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滋陰之劑

丹溪補陰丸,方見補虛門。

局方加減八味丸,治腎虛消渴引飲。

金匱腎氣丸,減附子加五味子。

上服如本方法,要略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仍用本方。

簡易地黃飲子,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

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黃耆、天門冬、麥門冬(去心)、澤瀉、石斛、枇淙葉(去毛炒)、枳殼(炒)、甘草(炒),各等分。

上㕮咀,每三錢,水煎服。

按此心腎脾肺藥也。以上三方,主下消之劑。

硃砂黃連丸,治心虛蘊熱,或因飲酒過多,發為消渴。

硃砂(一兩)、黃連(三兩)、生地黃(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燈芯棗湯送下。

按此心脾藥也,上消之劑。

白話文:

【滋養陰液的藥方】

  1. 丹溪補陰丸:可在補虛門找到其具體配方。

  2. 局方加減八味丸:治療腎虛導致的消渴症,患者會感到非常口渴想喝水。

  3. 金匱腎氣丸:去掉附子成分,加入五味子。上方使用方法如本法所載,主要用於治療男性消渴症,症狀是小便頻繁。

  4. 簡易地黃飲子:治療消渴症,咽喉乾燥、面色紅潤和煩躁不安。配方有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黃耆、天門冬、麥門冬(去心)、澤瀉、石斛、枇杷葉(去毛後炒)、枳殼(炒)、甘草(炒)。所有材料份量相同,全部切碎,每次取三錢用水煎服。

以上三種藥方主要是針對下消症的治療。

  1. 硃砂黃連丸:治療心臟虛弱伴隨的內熱,或是因為過度喝酒而引發的消渴症。配方有硃砂(一兩)、宣連(三兩)、生地黃(二兩)。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以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四五十粒,以燈芯棗湯送下。

最後一種藥方主要針對上消症,主要調理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