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八 (1)
卷十八 (1)
1. 內傷門
按此一門東垣先生內外傷辨法也,議論方制精備,故不取他書。但其間不繫內傷法,皆節而不錄。內論暑證者,附入暑門。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關於中醫的一個理論系統,由東垣先生所創立的「內外傷辨法」。這個方法的理論和方劑都十分精確詳細,因此在選擇參考資料時,沒有選用其他的書籍。然而,在這些方法中,並未包括全部的內傷理論,只是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對於討論暑病的部分,則附屬在暑病的章節中。
2. 辨脈法
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證,是從前客邪來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
故外感寒邪,則獨左手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或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
白話文:
古人通過脈象診斷疾病,認為脈象在人迎穴和氣口穴的大小可以分辨出內傷和外傷。人迎脈大於氣口表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則表示內傷。這種診斷方法是正確的,但並非全部。
外感風寒通常會產生過度的症狀,這是因為外邪入侵所致。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左手錶現出來,因為左手主要負責表皮系統,即陽性的循環,並且進行25次循環。
內傷主要是由飲食過量、飲食不適當、勞累等引起的不足之症。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右手出現,因為右手主要負責內部系統,即陰性的循環,並且進行25次循環。
因此,如果受到風寒的影響,左手的人迎脈會浮現緊張的脈象,按壓時會感覺到脈搏非常強大。緊張的脈象比弦狀脈更為急迫。這表明脈搏是足太陽寒水的脈象。按壓時脈搏強大且有力,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手少陰心火的脈象。丁與壬合在一起,內顯出脈搏強大的情況,這表明有傷寒的脈象。
如果受到風邪的影響,人迎脈會呈現緩慢且大,或者大於氣口的一倍、兩倍、甚至三倍。如果是由飲食過量引起的內傷,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的一倍,病情嚴重的可能在少陰處超過,嚴重的在太陰處超過兩倍,三倍。
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亦來薄肺。經云:「侮所不勝,寡於畏者是也。」故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也。澀者肺之本脈,大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洪大而數者,心脈刑肺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
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寒暑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云:「脈滑者有宿食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中的內傷飲食之脈,主要探討因飲食不適度、勞累過度導致的脈象變化及其對身體的影響。
如果飲食不適度,勞累過度,心脈可能會在氣口處出現異常脈象,這是因為心火會傷害肺部,而肝木受到心火的影響,也會侵擾肺部。根據經典的說法,這種情況表現為氣口脈象急促、大且頻率快,時而會有一段時間脈搏較細弱(即「一代而澀」)。脈搏細弱是肺部脈象的基本特徵,脈搏大且頻率快則表示元氣不足,脾腎功能不夠強健。如果脈象洪大且頻率快,是心脈傷害肺部的表現;脈搏急促則是肝木受到心火的影響,反而對肺金造成剋制。
如果勞累程度不嚴重,只在右關脈(與脾相關)處出現脈象大且頻率快的情況,這表示脾氣偏盛,但這是在五脈之中特別明顯的表現。如果飲食不適度,寒熱失調,首先右關胃脈會受損,變得微弱,甚至難以察覺,而右關脾脈的脈象大且頻率快,脈搏中間稍緩,這是一種代謝失調的表現。
如果飲食不適度,長時間積存未消化的食物,右關脈會呈現沈而滑的脈象。根據經典的描述,脈搏滑動是存在宿食的表現。
3. 辨內傷諸證與外感不同
上辨內外證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脈必沉細無力外傷風寒其脈必洪大有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脈象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舌必淡白外傷風寒其舌必紅赤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舌色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小便必赤黃外傷風寒其小便必清白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小便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大便必秘結外傷風寒其大便必通利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大便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腹中必不和外傷風寒其腹中必和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腹中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口必不欲食外傷風寒其口必和而能食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口欲食
白話文:
上辨內外證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脈搏必定會變得沈細且無力。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脈搏必定會變得洪大且有力。這是內傷與外傷在病症上的不同。
上辨脈象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舌頭必定會呈現淡白色。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舌頭必定會呈現紅赤色。這是內傷與外傷在舌頭顏色上的不同。
上辨舌色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尿液必定會呈現黃色或赤色。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尿液必定會呈現清澈或白色。這是內傷與外傷在尿液顏色上的不同。
上辨小便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大便必定會變得堅硬或凝結。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大便必定會變得流暢或順利。這是內傷與外傷在大便性質上的不同。
上辨大便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腹部必定不會感到舒適或和諧。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腹部必定會感到和諧或能正常消化食物。這是內傷與外傷在腹部感覺上的不同。
上辨腹中
內傷由飲食、勞役等引起的疾病,其口必定不會有食慾。外傷由風寒所引起的疾病,其口必定會感到和諧,並且能夠正常進食。這是內傷與外傷在口腔狀態上的不同。
上辨口欲食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身必不熱外傷風寒其身必熱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身熱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手足必不熱外傷風寒其手足必熱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手足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語必怯弱外傷風寒其語必高大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語言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胸中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胸中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胸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心下必不痞外傷風寒其心下必痞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心下痞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咽中必不痛外傷風寒其咽中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咽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鼻中必不塞外傷風寒其鼻中必塞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白話文: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指的是因飲食失調、勞累過度或工作壓力導致的身體疾病,這些病症通常不會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現象。相反地,外傷風寒引起的疾病,則會有體溫升高的症狀。這說明瞭內傷和外傷引起的病症在表現上有所不同。
在判斷體溫是否升高時,可以進一步觀察手腳的狀況。內傷飲食勞役等疾病的手腳通常不會感到熱,而風寒外傷所引發的疾病,手腳則會出現熱感。
對於語言的變化,內傷飲食勞役等病會讓人聲音變得微弱,而風寒外傷所引發的疾病,可能會使人聲音變得洪亮。
胸痛是另一個判斷疾病類型的重要指標。內傷飲食勞役等病通常不會引起胸部疼痛,而風寒外傷則會導致胸部疼痛。
心下(腹部)的狀態也可以作為診斷的參考。內傷飲食勞役等病不會使心下出現脹滿(痞)的情況,而風寒外傷則會使心下出現脹滿。
咽喉的疼痛也是區分兩種疾病的重要特徵。內傷飲食勞役等病不會引起咽喉疼痛,而風寒外傷則會造成咽喉疼痛。
最後,鼻子的通暢情況也是判斷疾病的一個指標。內傷飲食勞役等病通常不會導致鼻塞,而風寒外傷則會使人鼻塞。
以上內容總結了中醫對內傷與外傷的辨別方法,通過身體的不同反應來區分疾病類型。
上辨鼻塞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頭必不痛外傷風寒其頭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頭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目必不痛外傷風寒其目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目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耳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耳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耳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四肢必不痛外傷風寒其四肢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四肢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腰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腰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腰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背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背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背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項必不痛外傷風寒其項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白話文:
上辨鼻塞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頭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頭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頭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眼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眼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目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耳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耳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耳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四肢疼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四肢疼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四肢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腰部疼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腰部疼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腰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背部疼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背部疼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背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項部(脖子)疼痛;而受到風寒侵襲所引起的疾病,則會導致項部(脖子)疼痛。這是內因和外因所導致疾病的不同表現。
上辨項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手必不痛外傷風寒其手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手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足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足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
上辨足痛
內傷飲食勞役等病其腹必不痛外傷風寒其腹必痛此又內外證之不同也</p
白話文:
上辨項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手臂疼痛;若是受到風寒侵襲,則會引起手臂疼痛。這說明內因和外因導致的症狀有所不同。
上辨手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腳部疼痛;若是受到風寒侵襲,則會引起腳部疼痛。這說明內因和外因導致的症狀有所不同。
上辨足痛:
內傷、飲食過度或勞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不會引起腹部疼痛;若是受到風寒侵襲,則會引起腹部疼痛。這說明內因和外因導致的症狀有所不同。
4. 上辨筋骨四肢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以外,谷消水去,邪氣傳裡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濕故不渴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又當以此辨之。雖渴欲飲水者,當徐徐少與之,不可縱意而飲。恐水多峻下則胃氣愈弱。
輕則為脹,重則傳變諸疾,必反復悶亂,百脈不安,夜加增劇,不得安臥,不可不預度也。
上辨渴與不渴
仲景傷寒論中風能食,傷寒亦能食。二者皆口中和而不惡食。若勞役所傷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亦不知五穀之味。只此一辨,足以分內外有餘不足二證也。傷寒證雖亦能食而不惡食,口中和知五味亦知穀味。蓋無內證則心氣和,脾氣通知五穀之味矣。
上辨外傷不惡食,若勞役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皆惡食
白話文:
【對於外感風寒的邪氣,如果超過三天,體內的糧食和水分已經消耗殆盡,邪氣開始向體內深處擴散時,人才會開始感到口渴。若是因內傷、飲食失調或過度勞累導致長期生病的人,通常不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體內的邪氣已經深入血液脈絡,並帶有濕氣,所以不會感到口渴。初期勞累過度或飲食失調造成的嚴重問題,可能會讓人感到口渴,這是由於心火旺盛,上克肺金所致。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區分情況。即使感到口渴想喝水,也應緩慢少量地給予,不能任由其大量飲水。因為過量飲水可能會導致胃氣更加虛弱。
如果病情輕微,可能會出現腹脹的現象;如果病情加重,可能會引發多種疾病,讓人感到煩躁不安,夜間病情可能加重,無法安睡,必須提前考慮預防措施。
上文中,我們辨別了是否感到口渴。
在《傷寒論》中,風寒症狀下人仍能進食,這與傷寒症狀下的進食情況相似。兩者都表現為口腔中性、不反感食物。然而,因勞累、飲食失調或不適宜的冷熱飲食所引起的進食問題,則會讓人口感不佳,甚至對五穀之味也無感。僅憑這一區分,就能分辨出是否有內在的充盈或不足。即便傷寒症狀下人能進食但不反感食物,口中有味覺,也知道五穀的味道。這是因為沒有內在病症,心氣平和,脾氣能夠識別五穀的味道。】
【對於外感風寒後的進食情況,如果只是勞累、飲食失調或不適宜的冷熱飲食所導致的進食問題,人會對食物產生反感;而真正的傷寒症狀下,即使人能進食,但他們的口味正常,能辨別食物的五味,這表明他們沒有內在的病症,心氣平和,脾氣能識別五穀之味。】
5. 論飲食勞倦為胃氣不足所致
古者至人窮陰陽之化,究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積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腎乃傷。
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既脾胃虛弱,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傷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證,始得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大上衝,則氣高而喘,身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大。
白話文:
古人對於陰陽變化和生死的探究,所著的《內經》中提到,人的生命根基在於胃氣。人類依靠食物中的氣息維持生命,清氣、營氣、衛氣以及春季升騰的氣息,都是胃氣的別稱。胃是食物的海洋,飲食進入胃部後,會在這裡消化積聚,然後向上傳遞到脾,脾的氣息會散發精華,再上行至肺,調節水分流通,向下輸送到膀胱,使水分和精華四散,五經並行,與四季相應,五臟陰陽相調,形成常態。
若飲食無節制,冷熱不適,脾腎就會受損。喜怒憂恐,勞累過度,則會消耗元氣。當脾胃虛弱、元氣不足時,心火反而旺盛。心火是陰性的,源自下焦,與心有聯繫,若心不能主導命運,相火就會代替。相火會傷害包絡中的火,這對元氣來說是大敵。火和元氣不能共存,一方勝出另一方就會衰落。脾胃氣力不足時,會向下影響腎和肝,陰火得以乘虛而入。因此,脾胃問題初期可能表現為氣息急促、喘息、身體發熱、煩躁,脈搏強大且頭痛,或者口渴不休,皮膚不耐風寒而產生寒熱。這是因為陰氣上沖,導致氣息急促、身體煩熱、頭痛、口渴,脈搏強大。
脾胃之氣下流,穀氣不得升,是生長之令不行,無陽以護其榮衛,不任風寒,乃生風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之證,形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治之下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
內傷不足之病,苟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雲:「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
白話文:
脾胃之氣如果下降,穀物的精氣無法上升,這會影響生長的命令無法執行,沒有陽氣保護體內的營養與衛生系統,所以容易受風寒侵襲,產生風熱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脾胃之氣不足所造成的。然而,這與外在感受風寒的症狀在表徵上雖然相似,但其原理不同。外傷脾胃是指傷害了氣體,而外感風寒則是傷害了形體。外部傷害表現為過度,應當採取消減的方法;內部傷害表現為不足,應當採取補充的方法。對於需要下藥、催吐、抑制的治療方式,都是消減的方法;而溫暖、調和、調節、滋養的治療方式,則是補充的方法。
對於脾胃內傷導致的不足症狀,如果誤判為外感風寒導致的過度症狀,並進行消減治療,就會加重原本的虛弱狀態。難經中提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治療會讓醫生殺死病人。」因此,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補充脾臟的機能,提升陽氣,使用甘寒的藥物來降火,這樣纔能夠得到改善。內經中有提到:「勞累的就用溫暖的方式治療,消耗的也用溫暖的方式治療。」因為溫暖可以去除大的熱量,大忌使用苦寒的藥物來傷害胃部。現在我們要建立的[補中益氣湯]就是主要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