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論痰清濁

王隱君云論痰清白者為寒黃而濁者為熱,殊不知始則清白久則黃濁,清白稀薄漬於上,黃濁稠黏凝於下,嗽而易出者清而白也,咳而不能出則黃濁結滯者也。若咯唾日久,濕熱所郁,上下凝結,皆無清白者也。甚至帶血,血敗則黑痰為關格異,病人所不識。又清白者氣味淡,日久者漸成惡味,酸辣腥臊焦苦不一。

按此以痰之新久分清濁,可謂得病機之情矣。

2. 飲當去水溫補轉劇論

子和云留飲一證也,古人有四飲五飲之分,皆觀病之形狀而定名也。予論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愪鬱而得之者,有因之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而傷冷得之者。飲證雖多,其因無出於此。夫水陰物也,但積水則生濕,停酒則發燥,久則成痰。在左脅者同肥氣,在右脅者同息賁,入肺則多嗽,入大腸則為瀉,入腎則為湧水,在太陽則為支飲,皆由氣逆而得之。故在上則面浮,在下則腑腫,在中者支滿痞膈痰逆。

在陽不去者久則化氣,在陰不去者久則成形。今之用方者,例以飲為寒積,皆用溫熱之劑以補之,燥之水濕未除,反增心火。況留飲無補法,氣方補則轉增。豈知內經所謂留者攻之也。且白朮參苓服之尚加閉塞,況燔針艾火其痞可知。前人處五飲丸用礬石巴豆烏附,雖是下攻,終同燥熱。

今劉河間以十棗湯大黃牽牛制三花神佑丸,新得之疾服之,氣流飲去而愈。昔有病數年不愈,予診之,左手皆微小,右手皆滑而大。微小為寒,滑大為燥,以瓜蒂散湧其寒痰數升,汗出如沃。次以導水丸禹功散去腸中燥垢亦數升,其人半愈,然後以痰劑流濕降火,開其胃口,不逾月而瘥。

按此論飲乃水濕所為,發為諸證,不宜溫補,可謂詳明。但專以三花神佑丸為說,則失之太峻也(詳見總論中)。

論局方用熱藥治諸氣痰飲嘔吐膈噎之誤

丹溪曰:夫氣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飲食不謹,或外觸風雨寒暑,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蘊為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密無汗,津液不行,清濁相干,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病原,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時暫得快,以為神方。

厚味仍前不節,七情又復相仍,舊病被劫,暫開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證復作。如此延曼,自氣成積,自積成痰。此為痰為飲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謬藥又行,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此為痞為痛為嘔,以為噎鬲反胃之次第也。飲食湯液滯泥不行,滲道蹇澀,大便或秘,或溏下,失傳化,中焦愈停。

醫者不察,猶執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失,至此賓主皆恨藥欠燥熱,顒俟久服,可以溫脾壯胃,消積行氣,以異一旦豁然之效。不思胃為水穀之海,多血多氣;脾為消化之器,氣清和則健而運行不息。今久得香熱之味,偏助氣血沸騰其始也;胃液凝聚其久也;脾氣耗散,傳化漸遲。

醫者又曰:虛而積寒,非尋常草木可療。徑以烏附助佐丹劑,專意服之,積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乾槁,遂成鬲噎,亦曰反胃。仲景論飲有六,分別五臟諸證

3. 攻下之劑

金匱十棗湯治懸飲內痛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搗篩,以水一升半,煮大棗十枚,至八合,去渣納藥末,強人一錢匕,羸人半錢,平旦服之,不下,更加半錢,快下,後以糜粥自養。

按此出少陰水氣例藥,芫花之辛以散飲,二物之苦以泄水,甘遂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乃泄水之聖藥,性有毒,不可輕用,下同。

三因控涎丹:凡人忽患胸背,手足,頸項,腰胯隱痛,不忍,筋骨牽引,釣痛,時時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鬲上下變為此疾,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誤認癱瘓非也。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桐子大,曬乾,食後,臨臥淡薑湯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數。

一方妙應丸亦只上三味。

驚痰加硃砂 痛者加全蠍 酒痰加雄黃全蠍 臂痹加木鱉子(去油殼) 驚氣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朮 熱痰加盆硝 寒痰加丁香胡椒桂 宣明三花神佑丸

棗湯加牽牛大黃輕粉(詳見下劑)

按以上二方,仍十棗湯加減法也,並出少陰水氣例,前方去芫花,加白芥子,本草主上氣發汗,胸膈痰冷,蓋胸有痰,非此不達,此方加牽牛大黃,大瀉血氣之濕熱,而輕粉又去涎積也,虛家不可輕用。

金匱厚朴大黃湯治支飲脅滿者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水五升,煮二升,溫服。

按此即小承氣湯,陽明可下例藥也。

王隱君袞痰丸

括曰:甑里翻身甲掛金,於今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煆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桐子,意常斟,千般怪證如神效,水瀉雙身卻不任。

按此以大黃黃芩為君,大瀉陽明濕熱之藥,礞石以墜痰,沉香則引諸氣上而至天下而及泉為使,也有實熱者可用。

脾胃論蠲飲枳實丸:逐飲消痰,導滯清膈

枳實 半夏 陳皮(去皮各二兩) 黑牽牛(半斤取末二兩)

上末,水煮麵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薑湯下。

瑞竹堂方神仙墜痰丸

皂角不蛀者(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 生白礬(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清水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寶鑑大利膈丸:風痰實滿,喘嗽,風氣上攻

黑牽牛(四兩生用) 半夏 皂角 青皮(各二兩) 槐角(一兩炒) 木香(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