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五 (6)
卷十五 (6)
1. 辛熱發表攻裡之劑
飛龍奪命丹,治一切疔瘡惡腫癰疽初發,或發而黑陷,毒氣內陷者。
天南星 雄黃 巴豆(各一錢) 硇砂 黃丹 信石 乳香(各半錢) 斑蝥(十六個,去翅足) 麝(少許)
上為末,取蟾酥和為丸,如黃黍米大。每服十一、二丸,或十四、五丸,看瘡上下,食前後,以好酒送下。量人虛實與之。忌油膩、魚肉、葷物七日。
按:此方世俗多用之,故收入。然香竄燥毒之劑,蓋無經不至者,故能宣泄備汗、吐、下三法。病因食一切禽畜毒發所致,及瘡脈沉緊細數,毒蘊在裡,並濕毒,用之神效。但世人多不分此,更不審瘡之大熱大渴,毒氣焮發而脈浮洪在表,及膏粱積熱之人,未宜輕舉。況有以半夏代雄黃,殊不知雄黃治諸瘡及百節中大風中惡者之意。此與郭氏二方,皆手少陰例藥。茲則表裡法也。
白話文:
【飛龍奪命丹】,適用於所有剛開始發作的疔瘡、惡性腫瘤、癰疽,或是已經發黑陷入皮膚深處,毒素深入體內的情況。
所需材料:天南星、雄黃、巴豆各一錢;硇砂、黃丹、信石、乳香各半錢;斑蝥十六個(需去除翅膀和腳);麝香少量。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再加入蟾酥揉合成小丸,大小如同黃黍米。每次服用十一到十二粒,或十四到十五粒,根據病患的位置,選擇飯前或飯後服用,以好酒吞服。依照患者體質來調整用量。服藥期間需避免食用油膩、魚肉、葷食等食物七天。
說明:此方被民間廣泛使用,因此收錄進來。但此方含有大量香料、燥熱和有毒成分,能遍及全身,所以具有強烈的排汗、催吐和瀉下的效果。此藥適用於因食用禽畜中毒所導致的疾病,以及傷口脈搏緊繃細微、毒素深藏體內,或是濕毒情況,使用後有神奇療效。然而,人們往往忽略了分辨病症,更無法判斷傷口是否伴有高燒、極度口渴,毒素正在表面爆發,脈象浮洪,或是膏粱之輩的積熱情況,這時就不適合輕易使用。此外,有人會以半夏取代雄黃,但這樣會失去雄黃對治療各種瘡疾和大風病、惡疾的作用。此方與郭氏兩方都屬於手少陰心經的範疇。此方即是針對表裡法則的運用。
2. 辛平發表攻裡之劑
五香連翹湯治諸瘡腫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喉咽塞發寒熱
沉香、木香、麝香、連翹、射干、升麻、丁香、獨活、桑寄生、炙甘草(各一兩)、大黃(一兩半)、木通、乳香(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取利。
按丹溪曰:精要第一論云,不問癰疽瘡癤虛實冷熱,先與內托散、五香連翹湯、沉麝湯等諸方,不冷不熱,不問老幼少壯陰陽虛實冷熱,多服為妙。夫癰疽瘡癤臟腑陰陽有淺深虛實冷熱,用藥有補瀉溫涼,老幼少壯其稟受厚薄形志苦藥隨年歲而增損,奈何欲以不冷不熱四五方而通治之,又以多服為妙,此不能無疑也。學者當審經絡察病機而處治,大抵豈可仗此為通治之法。
白話文:
[辛平發表攻裡之劑]
五香連翹湯用於治療各種瘡腫,在初期一二天時就出現四肢冰冷,喉嚨堵塞,發熱與發冷的症狀。
藥方包含:沉香、木香、麝香、連翹、射干、升麻、丁香、獨活、桑寄生、炙甘草(各30克)、大黃(45克)、木通、乳香(各60克)。
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15克,用大約24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下約168毫升,溫熱時服用,目的是要引發排泄。
根據丹溪的描述,精要第一論中說,無論癰疽瘡癤是虛是實,是冷是熱,首先給予內託散、五香連翹湯、沉麝湯等方劑,這些藥性溫和,不論老幼壯弱陰陽虛實冷熱,多多服用爲好。然而,癰疽瘡癤在臟腑陰陽上有着深淺虛實冷熱的不同,用藥上有補瀉溫涼之別,老幼壯弱其體質和形態對苦藥的承受能力隨年齡而變化,怎麼能期望用幾個不冷不熱的藥方就能全面治療呢?更不能認爲多多服用就是最好的,這難免讓人產生疑問。學習者應當審察經絡,觀察病情,才能正確處理,總的來說,怎麼可以依賴這些藥方作爲全面治療的方法呢?
以上翻譯僅供參考,具體用藥應遵醫囑。
3. 辛涼發表攻裡之劑
千金漏蘆湯治積熱丹毒無名惡腫,脈洪實弦滑,發熱煩熱者
漏蘆 麻黃 升麻 赤芍 黃芩 甘草 白蘞 白芨 枳殼(各四兩) 大黃(十二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入姜煎。
按此出陽明例藥也,驅積熱蘊於表裡之劑。
防風通聖散
方見中風門。
按此表裡氣血之藥也,治一切風毒積熱瘡腫,脈候弦洪實數浮緊,氣血盛實有不可缺。此見近有秘傳外科家方,以是藥加人參、赤茯苓、黃耆、蒼朮、金銀花,名消腫托裡散。雖以參耆為主,復云人參無亦可,蓋使人不能無疑而難用也。且臨證加減,須較表裡之法。如表證多者,當從此方以辛甘為主散之也。里證多者,方可從變。故此分辛溫、辛平、辛涼之異。
白話文:
【辛涼解表攻裏的藥方】
千金漏蘆湯用於治療因熱毒積聚導致的丹毒或是不明原因的惡性腫脹,症狀包括脈搏強勁、滑順、且實,伴有發燒和煩躁熱感。
藥材包括:漏蘆、麻黃、升麻、赤芍、黃芩、甘草、白蘞、白芨、枳殼(各四兩)、大黃(十二兩)。
以上藥材切碎後,每次服用一兩,加入薑片一同煎煮。
這個方子出自陽明經典藥方,主要功能在於清除表裡的積熱。
防風通聖散
此方可在中風門診找到。
這個方子適用於表裡氣血,能治療各種由風毒、積熱導致的皮膚病、腫脹,症狀包括脈搏強勁、滑順、且實,以及脈象浮緊,對於氣血旺盛的人尤其適用。近來有一個外科密傳方子,在這個方子基礎上添加了人參、赤茯苓、黃耆、蒼朮、金銀花,命名為消腫托里散。雖然以人參、黃耆為主,但又指出即使沒有使用人參也是可以的,這讓人不免有所懷疑,使用時難免會有所顧慮。在實際應用時,根據病患的表裡情況來調整,如果表證較多,應選擇此方,以辛甘為主來散熱;若裏證較多,則可進行調整。因此,辛溫、辛平、辛涼的作用也就不同。
4. 內托之劑
香散治一切癰腫毒氣入腹托裡
乳香(明者一兩) 真綠豆粉(四兩一方止用二兩)
上二味合勻每服一錢或二錢甘草煎湯調下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來治療各種膿腫和毒素入腹的情況,有內託的效果。
藥材如下:優質乳香一兩,真品綠豆粉四兩(但有個配方只用了兩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服用時,用甘草煎煮的湯水來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