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五 (5)
卷二十五 (5)
1. 治熱疏下之劑
金匱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者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按此出太陰嘔吐噦例藥也。
病機荊黃湯治暴吐者,上焦熱氣所沖也,脈浮而洪。
荊芥穗(一兩) 人參(五錢) 甘草(二錢半) 大黃(三錢)
上粗末,都作一服,水煎去滓,調檳榔散二錢,空心服。檳榔散方:檳榔二錢,木香一錢半,輕粉少許,為丸亦可。
按此厥陰、陽明、太陽經藥也。
發明人參利膈丸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滿,利脾胃壅滯,治膈氣聖藥。
木香 檳榔(七錢半) 人參 當歸 藿香(一兩) 甘草 枳實(各一兩) 大黃(酒浸) 厚朴(制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桐子大溫水送下。
按此太陰、陽明經藥也。
白話文:
【治療熱性腹瀉的藥方】
金匱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吃東西後馬上就吐的情況。
藥材:大黃(160克)、甘草(40克)。
將上述藥材加入三公升的水煮至剩下一公升,分兩次溫服。
這方藥出自治療太陰經引起的嘔吐症狀。
病機荊黃湯用於治療突然劇烈嘔吐,這是因為上焦部位有熱氣衝擊,脈象呈現浮且洪大的特徵。
藥材:荊芥穗(30克)、人參(15克)、甘草(7.5克)、大黃(9克)。
將藥材粗磨成粉,一次全部服用,用水煎煮去掉渣滓,再調入檳榔散2錢,空腹服用。檳榔散的配方如下:檳榔(6克)、木香(4.5克)、輕粉(微量),也可以製成丸狀服用。
這方藥適用於厥陰、陽明和太陽經的治療。
發明人參利膈丸能治療胸部不舒暢,咳嗽、喘息及胸悶,並能緩解脾胃阻滯,是治療膈氣的特效藥。
藥材:木香、檳榔(約28克)、人參、當歸、藿香(30克)、甘草、枳實(各30克)、大黃(酒浸)、厚朴(處理過,60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水滴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狀,溫水吞服。
這方藥適用於太陰和陽明經的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