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 (2)

1. 論內障外障

龍木論曰:眼疾有七十二般,內障二十三候,外障四十九候,病狀一一不同。據其疾狀認識既不差錯,治療必有所憑。

謹按諸候詳見本論。然內障為黑水,神光昏翳。外障則有翳膜者。是今論中雖具諸候,而所用藥多本風熱,故並略去。然內障有因於痰熱,氣鬱,血熱,陽陷,陰虛,脫榮所致,種種病因皆略之不議。況外障之翳,有起於內眥,外眥,睛上,睛下,睛中。當視其翳色從何經而來。

如東垣治例,魏邦彥夫人目翳從下而上,病自陽明來也。綠非五色之正,殆肺腎合而為病也。乃就畫家以墨調膩粉合成色,諦視之與翳色同矣。肺腎為病者無疑。乃瀉肺腎之邪,而以入陽明之藥為之。使既效而他日復病,作者三。其所從來之經與翳色各異。因詢此必經絡不調,目病未已。

問之果然如所論治之疾遂不作。若此憑其色,究其所兼,所本之因,處治而不愈者,蓋邪蘊日久而實元氣陰氣不足所致也。當以王道論治庶可。但世俗不能守此理,遂致失明者多矣。悲夫!

白話文:

龍木論述說:眼睛疾病共有七十二種類型,其中內障有二十三種症狀,外障則有四十九種症狀,每種病症的表現都不相同。根據病症的特徵來辨識,就能避免診斷錯誤,治療也就有了依據。

詳細地說,各種症狀在本論中都有詳細的說明。然而,內障通常影響的是眼睛的黑色部分,導致神光昏暗。而外障則常伴有翳膜等症狀。在本書中雖然列舉了所有可能的症狀,但因為大多數使用的藥物都是針對風熱病因,因此我們在此略過不談。然而,內障的產生可能因為痰熱、氣鬱、血熱、陽氣下陷、陰虛、以及脫榮等多種原因,這些因素在這裡我們都不深入討論。至於外障的翳,可能發生在內眼角、外眼角、眼球上方、下方或中央。應該觀察翳的顏色,以判斷它是由哪個經絡引起的。

比如,東垣先生在治療的例子中,魏邦彥夫人的目翳是由下往上擴散,顯示病源來自陽明經。綠色並非常見的正常顏色,可能是肺和腎的問題共同造成的。於是,他利用畫家的方法,將墨汁與膩粉混合製成顏色,仔細對比後發現,這種顏色與病人的翳色完全一樣。由此可以確定,病源確實在肺和腎。於是,他使用清肺腎的藥物,同時搭配進入陽明經的藥物。結果,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但幾天後,病人的病情再次復發,而且每次復發的經絡和翳色都不同。因此,他認為這必定是經絡運行不順,導致眼睛疾病一直無法痊癒。

經過詢問,病人的確如他所預料。按照這種理論進行治療,病情終於不再復發。如果僅僅依靠表面的顏色,而不深究其根源和病因,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這可能是因為邪氣長期積聚,導致正氣和陰氣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遵循王道的治療原則,或許才能奏效。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並不能堅持這一原則,導致許多人最終失明,這真是令人悲傷!

2. 論瞳子散大

東垣曰:瞳子散大者,由食辛熱之物太甚故也。所謂辛主散熱,則助火上乘於腦中其精,故散精。散則視物亦散大也。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者也。今視物不真,則精衰矣。蓋火之與氣勢不兩立,故經曰:壯火食氣,壯火散氣。手少陰足厥陰所主風熱連目系,邪入中人,各從其類,故循此道而來攻頭目腫悶,而瞳子散大,皆血虛陰弱故也。當除風熱涼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氣,則愈矣。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瞳孔散大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食用過多辛辣燥熱的食物所致。辛辣的食物本質上具有散熱的作用,食用過量會助長火氣,使火氣上升到腦部,影響腦中的精華,導致精華散失。一旦精華散失,看東西也會出現放大散亂的情況。

要知道,精明是用來辨識萬物的。如果看東西不清不楚,就表示精華已經開始衰退。火氣和正氣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因此古書有記載:旺盛的火氣會消耗正氣,使正氣散失。手少陰和足厥陰這兩個經絡主導風熱,當風熱侵襲身體,就會循著這些經絡進入頭目,造成頭目腫脹悶痛,並使瞳孔散大,這都是因為血液不足、陰氣虛弱所致。

對策是去除風熱,涼血補血,收斂已散失的氣,這樣病情就能得到改善。

3. 論倒睫赤爛

東垣曰:夫眼生倒睫拳毛者,兩目緊急皮縮之所致也。蓋內復熱,致陰氣外行。當去其內熱併火邪,眼皮緩則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臉向外,速以三稜針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針鋒,立愈。

目眶歲久赤爛,俗呼為赤瞎是也。當以三稜針刺目眶外,以瀉濕熱而愈。

按以上所論,可謂深達病情。然此證亦多是血熱陰虛火動所致。蓋血所以滋經脈養毛髮者也。故當外治以瀉其瘀熱,內治以杜絕其源,可也。

白話文:

[討論倒睫赤爛問題]

東垣先生說:眼睛長出倒生的睫毛和捲曲的毛髮,通常是因為雙眼肌肉緊繃、眼皮收縮所導致的。這是由於體內過熱,使得陰氣往外散發。應當消除體內的熱氣及火邪,一旦眼皮恢復正常,睫毛就會自然伸出,眼睛上的翳障也會消退。治療方法是用手把內眼瞼往外拉,然後迅速地用三稜針刺出血來,以左手的指甲擋在針尖前,疾病就能立刻痊癒。

若眼睛框長期紅腫腐爛,一般稱之為"赤瞎"。應使用三稜針在眼睛框外部刺血,藉此排除體內的濕熱,即可痊癒。

按照以上的理論,可見對病情的理解十分深入。然而這種病狀多數是因血液過熱、陰虛火旺所致。血液本質上是滋養經脈和毛髮的。因此,應當從外在治療,排除體內的淤積熱氣;同時,從內部調理,截斷疾病的根源,這樣纔能有效治療。]

4. 論目不能遠視為陰氣不足

東垣曰:能遠視不能近視者,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也。乃氣虛而血盛也。血盛者,陰火有餘;氣虛者,氣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能近視不能遠視者,陽氣有餘,陰氣不足也。乃血虛氣盛。血虛氣盛者,皆火有餘,元氣不足。火者,元氣、穀氣、真氣之賊也。元氣來也,徐而和,細細如線。邪氣來也,緊而強,如巨川之水,不可遏。

謹按:陽氣者,猶日火也。陰氣者,金水也。先儒所謂:金水內明而外暗,日火內暗而外明者也。然人目眼備臟腑五行精華相資而神明,故能視,即此理之常也。雖經曰:目得血而能視,殊不言氣者,蓋血得氣為水火之交,而能神明之也。否則陰虛不能視遠,陽乏不能視近,是為老人桑榆之漸然。然學者於目病能求諸此,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對於視力不佳的探討,指出是因體內陰氣不足】

東垣先生說:如果一個人能看到遠處,但看不清近處,這代表他體內的陽氣不足,陰氣過剩,也就是氣力虛弱而血液過多的情況。血液過多,表示陰火過旺;氣力虛弱,顯示氣力不夠強壯。這類情況常見於老年人,像日落時分的光景。反之,如果一個人能看到近處,卻看不清遠處,那表示他體內的陽氣過剩,陰氣不足。這意味著血液量少,而氣力旺盛。血液量少,氣力旺盛,都是因為體內的火氣過旺,而元氣不足。元氣來臨時,其運行緩慢且平和,就像細線一般。邪氣來臨時,其勢頭緊湊且強大,如同奔騰的大河,無法阻擋。

詳細來說,陽氣就像是太陽或火,陰氣就像是金屬和水。古人曾說過,金屬和水在內部明亮,外部昏暗;而太陽和火在內部昏暗,外部明亮。然而,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楚事物,是因為它集中了臟腑和五行的精華,互相補助,使得視覺功能得以正常運作。雖然古籍上記載「眼睛獲得血液才能看見」,但並未提到氣的作用,這是因為血液必須得到氣的調節,才能使水火交感,進而產生視覺。若非如此,陰氣不足便無法看遠,陽氣不足則無法看近,這正是老年人視力逐漸衰退的現象。然而,如果學習醫學的人能夠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眼疾,那麼他的理解程度已經超過一半了。

5. 論目疾分三因

陳無擇云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併,致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侵淫眼系,蔭注於目,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胬肉,白膜瞞睛,皆內所因。或數冒風寒,不避暑濕,邪中於項,乘虛循系,以入於腦,故生外翳。醫論中所謂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隨八風所中,變生諸證,皆外所因。

或嗜欲不節,飲食無時,生食五辛,熱啖炙爆,馳騁田獵,冒涉煙塵,勞動,外情喪明之本,皆不內外因治之。

按論中所言致證之因,至為詳悉,惜乎其方多本於風熱及水臟陽虛處治而未備,學者當自為通變矣。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疾病常源自情緒失控,如過度喜悅、憤怒或憂慮思緒交織,導致身體臟腑機能失調,氣血鬱結生成痰涎,這股逆氣會往上衝,遇到腦部虛弱時,就會侵害眼周神經系統,影響視力健康。輕微的可能只是視覺模糊不清,嚴重的則可能形成障礙物遮蔽視線、眼屎增多、胬肉增生、白膜覆蓋眼球等症狀,這些都是由內在因素引發的。

或者,如果經常遭受風寒侵襲,不避開炎熱或潮濕的環境,邪氣趁虛進入頸部,沿著神經系統進入腦部,因而產生眼睛外部的障礙物,這就是所謂的外在因素。醫學理論中提到的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都是根據不同風邪所引發的各種症狀,全都是由外在因素造成。

再者,如果對自身慾望沒有節制,飲食不規律,經常吃辛辣食物,喜歡熱食燒烤,熱衷於田園狩獵,長時間暴露在灰塵中,過度勞累,這些都是造成視力衰退的根本原因,同樣地,這些也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按照理論中所描述的導致病症的原因,可見其分析非常詳細。可惜的是,大多數的治療方法都側重在風熱或水臟陽虛的處理,而未能全面涵蓋,學習者應該自行靈活運用與調整。

6. 論偷針眼

巢氏曰:凡眼內眥頭忽結成疱,三五日間便生濃汁,世呼為「偷針」,此由熱氣客在眥間,熱搏於津液所成。但其勢輕者,小小結聚,汁潰熱歇乃瘥。

謹按世傳眼眥初生小疱,視其背上即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眼時即瘥,故名「偷針」,實解太陽經結熱也。人每試之有驗。然巢氏但具所因而不更分經絡,其諸名實所遇者多矣。

白話文:

巢氏表示:凡是眼睛內角突然長出水泡,大約三到五天內就會產生膿汁,世人稱這種情況為「偷針」。這是由於熱氣滯留在眼睛內角,熱氣與體內津液交纏而形成。然而,如果病情較輕,只會出現小範圍的聚集,等到膿汁排出,熱氣消退,病情就會好轉。

根據古法,當眼睛內角剛開始長出小水泡,觀察其背後就會發現有像傷口一樣的小紅點,用針刺破它,眼睛很快就會康復,因此被命名為「偷針」,實際上這是解決太陽經絡熱結的有效方法。人們經常嘗試這個方法,並且確實有效。但是巢氏只描述了病因,並沒有進一步區分是哪條經絡的問題,實際上遇到各種不同名稱的病情非常普遍。

7. 眼目治法

8. 治風之劑

局方密蒙花散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並暴赤腫

羌活 白蒺藜(炒) 木賊 密蒙花 石決明(各一兩) 菊花(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食後調下。

三因羌活散治風毒上攻眼目昏澀翳膜生瘡及偏正頭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 川芎 天麻 青皮 旋覆花 南星(炮) 藁本(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入姜三片、薄荷七葉。

按以上並足太陽厥陰藥也。

東垣明目細辛湯治兩目發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眼睫成紐眵糊多癮澀而難開,眉攢腫悶,鼻塞涕唾稠黏,大便秘澀

麻黃 羌活(各三錢) 防風(二錢) 藁本 白茯苓 當歸尾(各一錢) 川芎 細辛 蔓荊子(各半錢) 荊芥穗(一錢半) 生地黃(一錢酒製) 椒(八個) 桃仁(二十個) 紅花(少許)

上㕮咀分作四服,每服水煎食後熱服。

按此足太陽厥陰手少陰藥也。

機要四物龍膽湯治目赤暴發雲翳疼痛不可忍

四物湯(各半兩) 羌活 防風(各三錢) 防己 龍膽草(各二錢)

上㕮咀作數服,水煎。

按此足厥陰太陰太陽藥也。

防風飲子治拳毛倒睫

黃耆 甘草 人參(各一錢) 葛根(半錢) 防風 細辛葉 蔓荊子(各半錢) 當歸(七分半)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按此足太陽陽明手足太陰藥也。

白話文:

[治療風邪的藥方]

局方密蒙花散用於治療風氣侵襲導致雙眼視力模糊、眼眵增多、畏光流淚及突然紅腫。

藥材包括:羌活、炒白蒺藜、木賊、密蒙花、石決明各一兩,菊花二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在飯後調服。

三因羌活散適用於治療由風毒上攻引起的雙眼模糊、眼膜生瘡,以及偏正頭痛和眼前出現小黑點等症狀。

藥材包括:羌活、川芎、天麻、青皮、旋覆花、炮南星、藁本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加入三片薑和七片薄荷。

以上兩種藥方都屬於足太陽厥陰類藥物。

東垣明目細辛湯適用於治療雙眼發紅微痛、畏光怕日、怯風寒怕火,睫毛糾結、眵糊多癢澀難開,眉間腫悶、鼻塞涕稠,以及大便乾燥等症狀。

藥材包括:麻黃、羌活各三錢,防風二錢,藁本、白茯苓、當歸尾各一錢,川芎、細辛、蔓荊子各半錢,荊芥穗一錢半,生地黃一錢(酒製),花椒八個,桃仁二十個,紅花少量。將這些藥材切碎分成四次服用,每次用水煎煮,在飯後熱服。

此藥方屬於足太陽厥陰和手少陰類藥物。

機要四物龍膽湯適用於治療眼睛突然紅腫,雲翳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材包括:四物湯各半兩,羌活、防風各三錢,防己、龍膽草各二錢。將這些藥材切碎,分多次用水煎煮服用。

此藥方屬於足厥陰太陰太陽類藥物。

防風飲子適用於治療睫毛倒生的情況。

藥材包括:黃耆、甘草、人參各一錢,葛根半錢,防風、細辛葉、蔓荊子各半錢,當歸七分半。將這些藥材切碎,作為一次用量,用水煎煮,在飯後服用。

此藥方屬於足太陽陽明和手足太陰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