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四十九 (2)
卷四十九 (2)
1. 胎自墮論
丹溪曰:「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乏,不足榮養其胎則墮。譬如枝枯則果落,藤痿則花墜。」又有勞恐傷情,內火便動,亦能墮胎。譬如風撼其木,人折其枝也。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隨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至三個月左右必墮。
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則澀,知其血虛也。以其壯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與數十帖,得保全而生。因而思之,隨於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虛,蓋孕至三月上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熟艾、阿膠等為安胎妙藥耶?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陽性施予,陰性轉化,如此胎兒才能形成。若血氣虛弱,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給胎兒,胎兒就會流產。這就像樹枝枯萎,果實就會掉落;藤蔓萎縮,花朵就會凋零一樣。」
另外,過度勞累或情緒驚恐也會傷害到身體,引發內火,導致胎兒流產。這就好比強風搖撼樹木,或是有人折斷樹枝。火能燒毀東西,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有些人認為是風寒傷害了子宮,但這並不是真正導致流產的原因。
我曾經看過一位姓賈的婦女,每次懷孕到三個月左右就流產。我為她把脈,發現她的左手脈搏雖大卻無力,且脈象沉澀,顯示她有血虛的問題。由於她還年輕,我決定為她補充中氣,讓她的血液自行恢復健康。當時正值初夏,我教她濃煎白朮湯,再加入一錢的黃芩末,連續服用數十帖,終於保住胎兒,順利生產。
由此可見,對於內熱且體虛的婦女來說,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因為懷孕到三個月左右,胎兒主要受到相火影響,因此容易流產。否則,為什麼黃芩、熟艾、阿膠等會成為安胎的良藥呢?
2. 難產論
丹溪曰:世之難產者,往往見於鬱悶安佚之人,富貴奉養之家。若貧賤者,鮮有之。古方止有瘦胎飲一論,而其方為湖陽公主作也,恐非至到之言。蓋用之者,其難自若。子族妹苦於難產,遇胎則觸而去之。予甚憫焉。視其形肥而勤於女工,知其氣虛,久坐氣不運而愈弱。兒在胞胎,因母氣虛不能自運耳。
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令其有孕,至五六月來告。遂於大全良方紫蘇飲加補氣藥與之數十帖,因得男甚快。因以此方隨母之性稟與時令加減服者,無不應用。臨蓐時腹不覺痛,產母亦無病。因名方曰達生散云。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世上常見難產的情形,多半發生在那些情緒鬱悶或生活安逸的人身上,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富裕家庭,受到精心照顧的婦女。然而,在貧窮的家庭裡,這種情況卻較為罕見。古籍中只有一篇關於「瘦胎飲」的討論,而且這個配方原本是為了湖陽公主所創,我懷疑這樣的論述未必全面。事實上,使用過此方的人,難產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
我的一個侄女深受難產之苦,每次懷孕都只能忍痛流產。我對她深感同情。觀察她的體型偏胖,且長時間從事繡花等女性手工勞動,我判斷她是因為氣血虛弱,長時間坐著工作導致氣血不暢,身體更趨虛弱。胎兒在母體內,因為母親氣血虛弱,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支持胎兒正常成長。
因此,我認為應該要補充母親的氣血,這樣胎兒才能健康成長,分娩也會更加順利。後來,當她再度懷孕,到了五六個月時來找我。我便在大全良方中的紫蘇飲基礎上,加入一些補氣的藥材,開了幾十帖藥給她。結果她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孩,一切都很順利。從那時起,我開始根據母親的體質和季節的不同,適度調整此方,效果非常好。服用後,產婦在分娩時幾乎感覺不到疼痛,產後也沒有出現任何疾病。因此,我將這個方子命名為「達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