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攻下之劑

金匱十棗湯治懸飲內痛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搗篩,以水一升半,煮大棗十枚,至八合,去渣納藥末,強人一錢匕,羸人半錢,平旦服之,不下,更加半錢,快下,後以糜粥自養。

按此出少陰水氣例藥,芫花之辛以散飲,二物之苦以泄水,甘遂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乃泄水之聖藥,性有毒,不可輕用,下同。

三因控涎丹:凡人忽患胸背,手足,頸項,腰胯隱痛,不忍,筋骨牽引,釣痛,時時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鬲上下變為此疾,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誤認癱瘓非也。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桐子大,曬乾,食後,臨臥淡薑湯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數。

一方妙應丸亦只上三味。

驚痰加硃砂 痛者加全蠍 酒痰加雄黃全蠍 臂痹加木鱉子(去油殼) 驚氣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朮 熱痰加盆硝 寒痰加丁香胡椒桂 宣明三花神佑丸

十棗湯加牽牛大黃輕粉(詳見下劑)

按以上二方,仍十棗湯加減法也,並出少陰水氣例,前方去芫花,加白芥子,本草主上氣發汗,胸膈痰冷,蓋胸有痰,非此不達,此方加牽牛大黃,大瀉血氣之濕熱,而輕粉又去涎積也,虛家不可輕用。

金匱厚朴大黃湯治支飲脅滿者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水五升,煮二升,溫服。

按此即小承氣湯,陽明可下例藥也。

王隱君袞痰丸

括曰:甑里翻身甲掛金,於今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煆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桐子,意常斟,千般怪證如神效,水瀉雙身卻不任。

按此以大黃黃芩為君,大瀉陽明濕熱之藥,礞石以墜痰,沉香則引諸氣上而至天下而及泉為使,也有實熱者可用。

脾胃論蠲飲枳實丸:逐飲消痰,導滯清膈

枳實 半夏 陳皮(去皮各二兩) 黑牽牛(半斤取末二兩)

上末,水煮麵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薑湯下。

瑞竹堂方神仙墜痰丸

皂角不蛀者(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 生白礬(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清水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寶鑑大利膈丸:風痰實滿,喘嗽,風氣上攻

黑牽牛(四兩生用) 半夏 皂角 青皮(各二兩) 槐角(一兩炒) 木香(半兩

白話文:

[攻下類藥物]

金匱十棗湯用於治療胸腔積液引起的內臟疼痛

芫花(炒過)、甘遂、大戟(份量相同)

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用水一升半煮十顆大棗至剩八合水量,去掉殘渣加入藥末,身體壯實的人服用一錢,體弱的人服用半錢,早晨服用,如果沒有排便反應,可再增加半錢,排便順暢後,需以稀飯調理身體。

這配方出自治療腎水氣病的例子,芫花的辛辣能幫助散開胸腔積液,甘遂和大戟的苦味能幫助排水,甘遂直接作用於水氣聚集處,是排水的良藥,但因其毒性,使用時要謹慎。

三因控涎丹:突然感到胸部、背部、手腳、頸部、腰部等部位隱痛,無法忍受,筋骨被拉扯著疼痛,這種痛會移動且位置不定,這是因為痰涎在心肺之間造成疾病,或是手腳冰冷,氣脈不暢,但這不是癱瘓。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真白芥子(份量相同)

以上藥材研磨成末,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曬乾後,飯後或睡前用淡薑湯或溫水吞服五到七顆,最多十顆,如果痰多可增加藥量。

另一種妙應丸也是用這三種藥材。

驚嚇導致的痰可以加硃砂,疼痛可加全蠍,酒痰可加雄黃和全蠍,手臂麻痹可加木鱉子(去油殼),驚嚇導致的氣塊可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朮,熱痰可加盆硝,寒痰可加丁香、胡椒、肉桂。

宣明三花神佑丸

十棗湯加上牽牛、大黃和輕粉(詳細內容請參閱下文)

以上兩個配方,都是在十棗湯基礎上增減的,出自治療腎水氣病的例子,前一個配方去掉芫花,加上白芥子,本草記載它能治療上氣、發汗、胸膈痰冷,胸有痰時,非此藥不可,這個配方加上牽牛和大黃,大瀉血氣中的濕熱,輕粉又能去除痰涎積聚,但體虛的人不能輕易使用。

金匱厚朴大黃湯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引起的脅肋脹滿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個)

以上藥材用水五升煮至剩二升,溫熱服用。

此方即小承氣湯,是陽明腑實症狀的治療藥物。

王隱君袞痰丸

這個配方以大黃和黃芩為主,是大瀉陽明腑實濕熱的藥物,礞石能墜痰,沉香則能引導其他藥物上至天、下至地、深入泉中,有實熱的人可以使用。

脾胃論蠲飲枳實丸:排除積液,消除痰液,引導滯留物質,清理胸膈

枳實、半夏、陳皮(去皮,各二兩)、黑牽牛(半斤取末二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水煮麵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瑞竹堂方神仙墜痰丸

皁角(去皮、弦,酥炙至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生白礬(一兩二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水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溫酒服用五十丸。

寶鑑大利膈丸:治療風痰實滿、喘嗽、風氣上攻

黑牽牛(四兩,生用)、半夏、皁角、青皮(各二兩)、槐角(一兩,炒)、木香(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