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 (1)
卷五 (1)
1. 冷熱之劑
寶鑑蒺莉湯治陰疝疼痛:
蒺莉(去刺) 附子(炮) 梔子(去皮各半兩)
上為末,每三錢,水煎食前溫服。
丹溪方定疝氣疼痛速效:
枳殼 山梔子 唐球子 吳茱萸(皆炒遏) 荔枝核
上為末,用長流水調下一二錢,空心服。
又方治陽明受濕熱傳入太陽,惡寒發熱,小腹連毛際結核悶痛不可忍:
梔子(炒) 桃仁(炒) 枳殼(炒) 唐球子(等分)
上為末,於砂缽內入薑汁,用水一鍾蕩起煎熱服。
按以上太陽例藥也。
白話文:
【冷熱之劑】
寶鑑蒺莉湯治療因寒冷導致的睪丸疼痛:
蒺莉(去除刺)與附子(炮製過)、梔子(去皮),三者各取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以水煎煮,飯前溫熱服用。
丹溪方迅速緩解疝氣疼痛:
枳殼、山梔子、唐球子、吳茱萸(均炒過),以及荔枝核,這些藥材研磨成粉。用長流水調和一二錢,空腹時服用。
另一個方子用於治療因濕熱影響陽明經絡,並傳入太陽經絡,導致惡寒發熱,小腹連同生殖器周圍形成硬塊,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
梔子(炒過)、桃仁(炒過)、枳殼(炒過)、唐球子(等量)。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在砂缽中加入薑汁,再倒入一杯水,攪拌後煎煮熱服用。
以上是針對太陽經絡相關症狀的藥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