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理氣之劑

局方蟠蔥散治寒疝氣,疝衝心疼痛。

玄胡、蒼朮、甘草(各半斤),茯苓、蓬朮、三稜、青皮(六兩),丁皮、砂仁、檳榔(各四兩),桂、乾薑(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連須蔥一莖,水煎空心服。

鹽煎散治冷疝寒氣卒痛。

草果、砂仁、檳榔、厚朴、肉豆蔻、羌活、蒼朮、陳皮、蓽澄茄、枳殼、良薑、茯苓、茴香、大麥櫱、川芎、甘草(各二兩)。

上㕮咀或散,每半兩,水煎入鹽少許。

按此二方並燥脾導氣之藥,劫劑也。世俗多用之,故收入。

寶鑑川苦楝散治小腸氣痛不可忍。

廣木香、茴香(鹽一捻炒去鹽各一兩),大川楝子(一兩銼,用巴豆十粒破皮同炒黃,去巴豆)。

上為細末,每二錢,溫酒一盞,空心調下。

按此導手太陽寒氣之藥,較之前二方治疝,此殊有理。

白話文:

【理氣之劑】

局方蟠蔥散用於治療因寒冷引發的疝氣,特別是當疝氣衝擊心臟導致劇烈疼痛時。

其配方成分包括:延胡索、白朮、甘草(各半斤),茯苓、蓬朮、三稜、青皮(各六兩),丁香皮、砂仁、檳榔(各四兩),肉桂、乾薑(各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加入整根蔥(連蔥鬚)一根,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鹽煎散用於治療突然的冷疝寒氣所引起的劇烈疼痛。

其配方成分包括:草果、砂仁、檳榔、厚朴、肉豆蔻、羌活、白朮、陳皮、蓽澄茄、枳殼、高良薑、茯苓、茴香、大麥櫱、川芎、甘草(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或研成粉末,每次取半兩,用水煎煮,加入少量鹽一同服用。

這兩個處方都是燥脾導氣的藥物,屬於急症用藥。因為民間普遍使用,所以被收錄進來。

寶鑑川苦楝散用於治療小腸氣痛,當痛到無法忍受時。

其配方成分包括:廣木香、茴香(加一捻鹽炒制後去掉鹽,各一兩),大川楝子(一兩,先切碎,再與十粒剝皮的巴豆一同炒至微黃,然後去掉巴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溫酒送服,空腹服用。

這個處方是導通手太陽經脈的寒氣的藥物,相對於前兩個治療疝氣的處方,這個處方的理論更為合理。

2. 理血之劑

金匱當歸生薑羊肉湯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若寒多加生薑。嘔者加陳皮二兩白朮一兩。

蜘蛛散治陰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兩)

上二味為散取八分七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三因失笑散治小腸氣痛

五靈脂 蒲黃(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先用醋一合熬成膏。水一盞煎。

白話文:

[理血之劑]

使用金匱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疝氣,症狀包括腹部疼痛及脇部緊繃疼痛。

藥方成分如下: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將上述三種材料加入八升水中熬煮,濃縮至剩三升,每次溫熱服用七合,每日三次。如果寒冷感較重,可以增加生薑的份量。如果有嘔吐現象,則可添加二兩的陳皮和一兩的白朮。

蜘蛛散可用於治療陰狐疝氣,症狀表現為一側大一側小,且症狀會時常上下移動。

藥方成分如下:蜘蛛十四隻(需先烤焦)、桂枝半兩。

將以上兩種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分,每日二次,用溫開水送服。也可以製成蜜丸服用。

三因失笑散適用於治療小腸氣痛。

藥方成分如下:五靈脂和蒲黃,兩者份量相等。

將以上兩種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先將一合醋熬成膏狀,再加入一盞水一同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