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四十九 (3)
卷四十九 (3)
1. 論局方胎產用藥之誤
丹溪曰:或問婦人一門,無非經候胎產,用藥溫熱,於理頗通。吾子其妄言乎?予曰:婦人以血為主,血屬陰,易於虧欠,非善於調攝者,不能保全也。余方是否?若神仙聚寶丹,則有不能忘言者。其方治血海虛寒,虛熱盜汗,理宜補養。琥珀之燥,麝香之散,可以用乎面色痿黃,肢體浮腫,理宜導濕。
乳香沒藥,自可治血,可以用乎胎前產後,虛實不同,逐敗養新,攻補雜病,積塊堅證,赤白崩漏,宜於彼者,必妨於此,而欲以一方通治乎?世人以其品貴名雅,又喜其常服,可以安神去邪,令人有子。殊不知積溫成熟,香竄散氣,服者無不被禍。自非五臟能言,醫者終不知覺,及至變生他證,悖理。
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哲具有訓戒。或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聖理中丸,雖是滋補,悉犯桂附乾薑僣熱之劑,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生,母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吃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展轉為病。醫者不識,委指他病,率爾用藥,寧不誤人?予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火鹽、諸般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小石首鯗魚,令甘淡食之。至半月以後,與少肉,雖雞子亦須豁開煮之,大能養胃卻痰。
彼當富貴之家,驕恣之婦,率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事不調,發脫體熱,皆是陽勝陰虛之病。天生血氣本自和平,日勝日虛,又焉知此等謬妄,有以啟之耶?
2. 論婦人服熱劑求子之誤
丹溪曰:無子之因,多起於父氣之不足,豈可獨歸罪於母血之虛寒?況母之血病,奚止虛與寒而已哉?然古方治婦人無子,惟秦桂丸一方,其性熱,其辭確,今之欲得子者,率皆服之,無疑。夫求子於陰血,何至輕用熱劑耶?或曰:春氣溫和則物生,冬氣寒凜則物消,不假熱劑,何由子髒得暖而成胎?予曰:詩言: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血氣不爭,平則陰陽不乖。
今得此丸,經血必轉紫黑,漸成衰少,或先或後,始則飲食驟進,久則口苦舌乾,陰陽不平,血氣不和,焉能成胎?縱使有成子,亦多病,以其能損真陰也。鄭憲史子,生七個月,得淋(云云,見淋閟門)。
謹按:婦人無子,多因經血不調,或陰虛血少,積聚痰氣,嗜欲等致種種不同,奚止虛與寒而已?然經寒者亦有之,但不可例為常法。爾是以先生論此,戒後人不得病機之的者,斯藥勿妄行也。
況無子之因,亦豈止於婦室者?如東垣云:李和叔問,中年以來,得一子,至一歲之後,身生紅絲瘤,不救,後三四子,至一二歲,皆病瘤,而宛何緣至此疾?翌日思之,謂曰:汝乃腎中伏火,精氣中多有紅絲,以氣相傳,生子,故有此疾,俗名胎瘤是也。
汝試視之,果如其言,遂以滋腎丸數服,以瀉腎中火邪,補真陰不足,忌酒辛熱之物,其妻與六味地黃丸,以養陰血,受胎五月之後,以黃芩白朮二味作散啖,五七服後,生子,至三歲前證不復作,今已年壯。噫!合觀先生以上所論,則其旨深矣。
3. 調經之劑
局方四物湯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㽲痛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各等分)
上㕮咀每半兩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陰厥陰藥也
逍遙散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甘草(炙半兩) 當歸 茯苓 白芍 白朮 柴胡(各一兩)
上㕮咀每半兩入姜薄荷葉煎服
按此足三陽三陰藥也散血中濕熱之劑
膠艾湯治勞傷血氣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漓不斷
阿膠(炒) 川芎 甘草(炙各二兩) 當歸 艾葉(炒各三兩) 熟地黃 白芍(各四兩)
上㕮咀每半兩水煎
按此溫經補血之藥也厥陰例
良方溫經湯治婦人血海虛寒月水不利
當歸 川芎 芍藥 桂心 牡丹皮 莪朮(各半兩) 人參 甘草 牛膝(各一兩)
上㕮咀每五錢水煎服
薑黃散治血臟久冷月水不調臍腹刺痛
當歸 牡丹皮 延胡(各二兩) 芍藥(三兩) 川芎 紅花 桂心 莪朮(各一兩) 川薑黃(四兩)
上為末每一錢水煎服酒同煎
按此二方通經之劑破血之藥非止於溫經也臟冷氣血滯者可用姑存之
加減四物湯
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煩疼漸瘦生潮熱脈微數本方去地黃川芎加澤蘭葉三倍甘草半分
經候過多本方去熟地黃加生地黃
經行身熱脈數頭昏本方加柴胡黃芩各半兩
經行微少或脹或疼四肢疼痛加延胡沒藥白芷與本方等淡醋湯調下末子
經候不調心腹㽲痛只用芎歸二味名君臣散
鹿茸丸治衝任虛損又為風寒所乘尺脈微小甚者可灸關元穴
鹿茸(炙) 赤石脂 禹餘糧(各一兩) 續斷(二兩) 柏葉 附子(炮) 熟地黃 當歸(酒浸) 艾葉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按此足少陰厥陰藥也今人多用之故收入治血虛濕勝帶下甚捷
元戎加味四物湯
氣充經脈故月事頻並臍下多痛本方加芍藥
經欲行臍腹絞痛本方加玄胡檳榔苦楝木香
經水過多本方加黃芩白朮
經水澀少本方加葵花紅花
經水適來適斷或有往來寒熱宜先服小柴胡去寒熱後以物湯和之
丹溪加味四物湯
經候過而作疼血氣俱虛也宜本方對四君子湯服之
經候將來作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