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1. 卷二
2. 痿證門
3. 諸痿因肺熱相傳
內經曰: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蹶。心氣熱生脈痿,故脛縱不任地;肝氣熱為筋痿,故宗筋弛縱;脾氣熱生肉痿,故痹而不任;腎氣熱生骨痿,故足不任身。然治痿獨取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闕也,云云。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詳見本文)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當肺部過熱導致葉片乾燥,這會影響到五臟,進而引起萎縮和無力的情況。具體來說,心臟過熱會導致脈絡萎縮,使得小腿肌肉鬆弛,無法承受身體重量;肝臟過熱會導致筋絡萎縮,使得主要的筋膜鬆弛;脾臟過熱會導致肌肉萎縮,造成身體麻痹無力;腎臟過熱會導致骨骼萎縮,使得雙腳無法支撐身體。
然而,在治療萎縮症時,特別注重的是陽明經。因為陽明經是連結五臟六腑的海洋,負責滋養主要的筋膜。主要的筋膜負責束縛骨骼並維持關節活動。如果陽明經虛弱,就會導致主要的筋膜鬆弛,腰帶般的筋膜無法拉扯,因此會導致腳部無力,無法行走。(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以上是根據古文的現代翻譯。
4. 痿因內臟不足所致
陳無擇云:人身有皮毛、血脈、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其形,內則有肝、心、脾、肺、腎以主之。若隨情妄用,喜怒勞逸,致內臟精血虛耗,使皮血筋骨肉痿弱無力,以運動故致痿躄狀,與柔風腳氣相類。柔風腳氣皆外所因,痿則內臟不足之所致也。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人體由皮毛、血脈、筋膜、肌肉、骨髓構成外形,體內則有肝、心、脾、肺、腎等臟器來主宰運作。如果任意放縱情緒,如過度的喜悅、憤怒、勞累或安逸,導致內臟的精血消耗過度,使得皮膚、血液、筋絡、骨骼和肌肉變得虛弱無力,進而影響運動機能,產生類似癱瘓的症狀,這種情況與柔風腳氣病有些相似。然而,柔風腳氣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而這種癱瘓的狀態則是因為內臟功能不足所導致的。
5. 痿因血少
原病式曰:病痿皆屬肺金。大抵肺主氣,病則其氣膹郁,至於手足痿弱,不能收持。由肺金本燥,燥則血液衰少,不能營養百骸,故也。
白話文:
原本的醫學理論指出,所有關於肌肉無力的疾病都主要與肺部功能有關。大體上來說,肺部主宰氣息,一旦生病,就會導致氣息鬱積不通,進而使手腳感到無力,無法正常活動。這是由於肺部本來就偏乾燥,如果更乾燥就會使得血液量減少,血液不足就無法滋養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這就是造成肌肉無力的原因。
6. 治痿與治痹不同
張子和曰:痿因肺熱相傳四臟,其脈多浮而大。今人便作寒濕腳氣,治之驟用燥藥、針艾、湯蒸,痿弱轉甚。此證與治痹頗異。風寒濕痹猶可蒸湯燔灸,惟痿因熱而成,若作寒治是殺之也。
白話文:
張子和說:痿症是因為肺部有熱,然後這個熱影響到了其他四個臟器,這種情況下,脈搏通常會顯得浮而且大。但現在有些人就把這種病當作是由寒濕引起的腳氣病來治療,一開始就使用燥藥、針灸、艾灸或熱湯蒸療等方法,結果反而讓患者變得更加虛弱。
這個病和痹症的治療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風、寒、濕引起的痹症,還可以用熱湯蒸療或者火灸的方法治療,但是痿症是由熱造成的,如果按照寒症來治療,那簡直就是在害死病人。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治療疾病時要對症下藥,不能一概而論,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7. 治痿大法
丹溪曰:內經《痿論》中說,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躄。又說,諸痿皆屬於土,指病之本在肺。又說,昏惑、瘛瘲、瞀悶、瞀昧、暴病,都屬於火。又說,四支不舉、舌本強、足痿不收、痰涎有聲,都屬於土。又《禮記注》說:魚肉天產,以養陽作陽德,以為倦怠,悉是濕熱之病,當作諸痿治之。
何況局方中,治風之方兼治痿者,十居八九。不思諸痿皆起於肺熱,傳入五臟,散為諸證,大抵只宜補養。若以外感風邪治之,寧免實實虛虛之禍乎?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至於振掉不能久立,善暴僵仆,皆以木病。
風者木之氣,何為皆屬於火?曰舌本強、痰涎有聲,何為皆屬於土?《痿論》未嘗言及,而吾子合火土二家之病,而又與倦怠並言,總作諸痿治之,何也?予曰:按《原病式》說:風病多因熱甚。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風而有癱瘓諸證者,熱甚故也。又《病源》說: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
今脾濕受邪,故舌強。又河間曰:胃膈熱甚,火氣炎上,故津液湧而為痰涎。潮上因甚稠黏難出,故作聲也。一以屬脾,一以屬胃熱,謂之屬火與土,不亦宜乎?或曰:內經治痿之法,獨取陽明何也?曰:諸痿生於肺熱,只此一句便見治法大意。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
此固是就生克言補瀉,而大經大法不外於此五行之中。惟火有二,腎雖有兩水,惟其一。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經曰:一水不能勝二火,理之必然。金體燥而居上,主氣,畏火者也。土性濕而居中,主四支,畏本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
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剛急,肺受邪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營攝一身,脾傷則四支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駱龍吉亦曰:風火相熾,當滋腎水。東垣先生取黃柏為君,黃耆等補藥為輔佐,而無一定之方。有兼痰積者,有濕多者,有熱多者,有濕熱相半者,有狹寒者,臨病制方,其善於治痿乎?雖然,藥中肯綮矣。若將理失宜,聖醫不治也。但是患痿之人,若不淡薄食味,吾知其必不能安全也。
謹按:五痿等證,內經特立篇目,所論至詳。後代諸方,獨於此證概多缺略。考其由來,皆因混入中風條內故也。丹溪先生痛千古之弊,憫世之罹此疾者,多誤於庸醫之手,故叮嚀告戒,極其明白。有志之士,必當於此究心焉。若夫陳無擇謂痿因內臟不足所致,誠得之矣。然痿之所不足者,乃陰也,血也。
而諸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根據《內經·痿論》所述,如果肺部過熱導致肺葉乾枯,五臟都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痿躄症狀。它還指出,所有的痿症基本都和脾胃有關,即病根在肺。再者,提到的昏惑、瘛瘲、瞀悶、瞀昧、暴病等病症,都歸類為火病。同時,四肢無力、舌頭僵硬、腳部痿弱無法活動、痰多且聲音嘶啞,都被認為是脾胃問題。再根據《禮記注》的說法,魚肉等天然食物能夠滋養身體,但若是身體疲倦無力,都是濕熱疾病,應當按照痿症來治療。
再者,在中醫方書中,用來治療風症的方子,有八九成也能用來治療痿症。然而很多人忽略了痿症大多是由肺熱引起,傳到五臟,形成各種病症。一般來說,只適合進行滋補調養。如果按照外感風邪的方式治療,豈不是容易造成病情虛實錯亂的風險嗎?
有人問:所有風病引起的震顫、眩暈都歸屬於肝臟,所有突然發生的強直都屬於風病。但像震顫不能長時間站立,或是突然倒地等,都歸屬於肝木病。風是木的氣象,為什麼又都歸屬於火呢?舌頭僵硬、痰多有聲,為什麼都歸屬於脾胃呢?《痿論》並未提及這些,你卻把火和土的病症結合,並和疲倦一起討論,統一當作痿症來治療,這是為什麼呢?
我的回答是:根據《原病式》的說法,風病多半是因為熱度過高。一般說的風病,只是表象,忘了根本的原因。所以,中風出現的各種症狀,都是因為熱度過高。再根據《病源》所述,脾臟的經絡連接舌頭。現在脾臟受濕邪影響,所以舌頭才會僵硬。再者,河間先生認為,胃膈熱度過高,火氣上升,所以產生大量痰涎。因為火氣上升,痰液變得稠厚,難以吐出,所以才會有聲音。一個歸屬於脾臟,一個歸屬於胃熱,稱之為火和土,這不是很合理嗎?
有人問:《內經》治療痿症的方法,為什麼只針對陽明經呢?答案是:所有痿症都是由肺熱引起,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治療的基本原則。《內經》說: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這確實是從五行相剋的角度來談補瀉,但基本法則不離五行。只有火有兩種,腎臟雖然有兩個水,但實際上只有一個。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所以,《內經》說:一水不能勝二火,這是自然的道理。金性質乾燥且位於上方,主管氣,怕火。土性質濕潤且位於中間,主管四肢,怕木。火性質上炎,如果慾望無節制,水就會失去滋養,火少了畏懼,開始欺侮勝過它的東西。
肺受到火邪影響,導致肺熱。木性質堅韌急躁,肺受到邪熱影響,金失去了滋養,木少了畏懼,開始欺侮勝過它的東西。脾臟受到木邪影響,導致損傷。肺熱無法營養全身,脾臟受傷,四肢就無法正常運作,導致痿症。瀉南方,肺金就會清涼,東方也就不再實,脾臟怎麼會受傷呢?補北方,心火就會下降,西方也就不再虛,肺熱又怎麼會存在呢?所以,陽明經充實,宗筋就能潤滑,束縛骨骼,利於關節運動。治療痿症的方法不出這個範疇。
駱龍吉先生也說:風火旺盛,應該滋養腎水。東垣先生以黃柏為主藥,搭配黃耆等補藥,但沒有固定配方。有的患者有痰積,有的濕氣重,有的熱度高,有的濕熱各半,有的寒氣重,需要根據病情製定配方,他真是善於治療痿症啊!雖然藥物已經對症下葯,但如果調理不當,再高明的醫生也無能為力。只要是痿症患者,如果不控制飲食口味,我知道他們一定不能安然無恙。
根據《內經》,五痿等症狀都有專門的章節,論述詳細。後世的各種方書,對於這個症狀的描述大多簡略。研究原因,都是因為被混入中風條款內。丹溪先生痛恨千年的弊端,同情世上遭受這種疾病的患者,多數被庸醫誤診,因此反覆叮嚀警告,講解非常清楚。有志之士,必須深入研究。陳無擇認為痿症是由內臟不足導致,這確實是正確的。然而,痿症的不足,是陰和血。
而各種痿症的治療,都應該考慮到滋養陰血,調整陰陽平衡,才能真正達到治療的效果。
8. 痿證治法
雜方
東垣清燥湯治濕熱成痿:以燥金受濕熱之邪,是絕寒水生化之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
黃耆(一錢半) 蒼朮(一錢) 白朮 橘皮 澤瀉(各半錢) 五味子(九個)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麥門冬 當歸身 生地黃 曲末 酒黃柏 豬苓(各二分) 柴胡 黃連 甘草(炙各一分)
上咀每半兩水煎空心熱服。
健步丸治膝中無力屈伸不得,腰背腿腳沉重,行步艱難。
羌活 柴胡 炒滑石 甘草(炙) 栝蔞根(酒洗各半錢) 防風(三錢) 澤瀉(三錢) 酒苦參 川烏(各一錢) 肉桂(半錢) 酒防己(一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桐子大七十丸,空心煎愈風湯送下。
三因加味四斤丸治腎臟肝虛熱淫於內,致筋骨痿弱不能勝持。
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乾木瓜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 菟絲子(酒浸軟另研細) 熟地黃 五味子(酒浸各一分)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五十丸,溫酒米飲下食前。
按此方云熱淫於內而用溫補何也?然陰血衰弱,血不養筋,筋緩不能自勝持,陽燥熱淫於內,故用此養陽滋陰,陰實則水升火降矣。
白話文:
[治療痿證的方法]
綜合各種藥方,
東垣清燥湯用於治療因濕熱導致的痿證:身體遭受濕熱侵害,影響了腎臟的功能,導致腎虧,進而引起嚴重的痿證,使腰部以下變得軟弱無力,甚至無法行動。
藥物包括:黃耆、蒼朮、白朮、橘皮、澤瀉、五味子、人參、白茯苓、升麻、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麴末、酒黃柏、豬苓、柴胡、黃連和甘草等。這些藥物需研磨後,每次使用半兩,用水煎煮,在空腹時熱服。
健步丸用於治療膝蓋無力,彎曲困難,以及腰背腿腳沉重,行走困難的情況。
藥物包含:羌活、柴胡、炒滑石、甘草、栝蔞根、防風、澤瀉、酒苦參、川烏、肉桂和酒防己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製成大小如桐子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粒,空腹時用煎好的愈風湯送服。
三因加味四斤丸用於治療腎臟和肝臟虛弱,內部過熱導致筋骨乏力,無法承受身體重量的情況。
藥物包括:蓯蓉、牛膝、天麻、乾木瓜、鹿茸、菟絲子、熟地黃和五味子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溫酒或米飲吞服,最好在飯前服用。
有人會問,此方雖說治療內部過熱,但卻使用溫補的藥物,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這是因為陰血衰弱,血液無法充分滋養筋骨,導致筋骨無力,無法支撐身體。由於內部有過多的燥熱,因此使用此方滋養陽氣,滋潤陰液,當陰液充足時,就能促進水升火降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