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七 (2)
卷二十七 (2)
1. 論喉痹為傷寒所致
龐氏曰經云伏氣之病,古方謂之腎傷寒,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毒氣於少陰經,始衰不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當咽痛,以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痢。
謹按少陰傷寒一二日病,乃不自太陽傳也,因是經不足而卒中寒,寒邪抑鬱內格,陽氣為熱上行於咽門,經會之處,寒熱相搏而痛,或成喉痹,為醫不察脈證虛實,即用寒涼之劑攻治,卒致殞沒,而患者自謂其分,鳴呼冤哉!殊不察少陰病咽痛及生瘡,不能言聲不出者,藥用甘苦辛溫,制其標病以通咽嗌。
至若傷寒伏氣內發咽痛,兼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脹微弱者,用辛熱之藥攻其本病,以順陰陽,利止則水升火降,而咽痛自無也。此非雜病,一陰一陽結為喉痹之比,不可妄施針砭及寒涼之藥。且夫火熱之動,為病急速,子和論治已詳然。然傷寒伏氣為病咽痛或腫,本陰寒厥甚,逼熱上行其喉為痹,逼熱下行必便膿血,此標熱而本寒也。仲景自有治例,故子和略之不議。
若是則火熱喉痹腫甚者,急用藥吹點,或刺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衝等穴,以解脈絡之結。經者內與甘辛涼劑,降火制其標本,亦不可便用苦寒之藥攻治。倘有內寒格熱為病,吾恐反增其勢矣。
白話文:
龐先生說,根據古籍記載,所謂的'腎傷寒',是指在不適當的季節受到突然的寒冷侵襲,導致毒素在少陰經絡中潛伏,開始可能不會立即發病,但可能在十天到一個月後才會發作,其特徵是脈搏微弱,按照常理應該會出現咽喉疼痛,然而,傷寒並非直接導致喉痹的疾病,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下痢的症狀。
仔細研究會發現,少陰傷寒在一兩天內發病的情況,並不是從太陽經傳染過來的,而是因為該經絡本身能量不足,突然受到寒冷影響,使得寒邪在體內鬱積,阻礙了正常的陽氣運行,導致熱氣向上移動到咽喉部位,這時咽喉部位的經絡成為寒熱交戰的場所,造成疼痛,或者形成喉痹。如果醫生沒有詳細檢查脈象和病徵,就立刻使用寒涼的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急轉直下,而患者自己可能還以為這是命運的安排,這真是極大的冤枉!實際上,對於少陰經絡引起的咽喉疼痛,以及喉部長瘡,無法發聲的情況,治療應該使用甘苦辛溫的藥物,針對疾病的表面症狀,以幫助疏通咽喉。
再者,對於傷寒潛伏期後引發的咽喉疼痛,同時伴有下痢、排泄清冷的米泔水樣大便,外顯熱象,但面色蒼白、脈象微弱的病症,應使用辛熱的藥物來對抗根本病因,調和陰陽平衡,當下痢停止,身體的水火自然平衡,咽喉疼痛也就自然消失。這種情況並不是普通的疾病,不能與一般的陰陽失調導致的喉痹相提並論,不可以隨意使用針灸或寒涼的藥物。
再者,火熱病症發展迅速,子和先生在論述治療方法時已有詳細闡述。然而,對於傷寒潛伏期引發的咽喉疼痛或腫脹,其根源是體內陰寒過重,使得熱氣被迫向上移動,造成喉部阻塞,如果熱氣被迫向下移動,則可能導致排便帶有膿血,這就是表面看似熱症,但其實是體內寒症的表現。張仲景對此有相關的治療案例,所以子和先生並未深入討論。
因此,對於火熱導致的咽喉腫脹嚴重的情況,應立即使用藥物吹入或點塗,或者刺擊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衝等穴位,以解決脈絡堵塞的問題。對於內部,應使用甘辛涼的藥物,以降火並控制表面和根本的病情,但不能立即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患者內部有寒氣阻礙,而外部又有熱氣鬱積,我擔心這樣做可能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2. 論喉痹為痰飲所致
詳見痰飲門
白話文:
詳見痰飲門
3. 論喉痹為氣逆所致
詳見氣門
白話文:
詳見氣門
4. 論喉痹為風燥所因
陳無擇云風燥皆使喉痹,咽腫則不能吞,干則不能咽,多因飲啖辛熱,或復嘔吐咯傷,致咽系乾枯之所為也,與喉門自別。又有懸門暴腫,閉塞喉嚨,亦如喉閉,但懸壅在上齶,俗謂鶯翁,又謂之鵝聚。俗語聲訛,不可不備識。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風邪和乾燥都可能導致喉部發炎,咽喉腫脹會讓人無法吞嚥,乾燥則使人難以下嚥。這通常是由於食用過多辛辣、熱性食物,或是反覆的嘔吐、劇烈咳嗽造成傷害,導致咽喉部位乾燥枯萎所致,這種情況需與一般的喉部疾病區分開來。
另有一種情況是上齶部位突然嚴重腫脹,阻塞了喉嚨,其症狀類似喉部閉塞,但腫脹的位置是在上齶,民間常稱之為鶯翁,也有人叫它鵝聚。由於地方方言的差異,這些名詞可能被誤解,因此需要有所認識,以免混淆。
5. 喉痹治法
點吹藥
濟生二聖散治纏喉風急喉痹
鴨嘴膽礬(二錢半) 白殭蠶(炒去絲嘴半兩)
上為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
白礬散治急喉閉
白礬(一錢) 巴豆(二個去殼作六瓣)
上將礬於銚內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其內,候乾去巴豆,取礬研為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立愈。
楊氏一字散治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者
雄黃(研) 蠍梢 白礬(枯) 藜蘆 豬牙皂角(炙各等分)
上末,每用一豆大鼻內㗜之,立效。
三因玉鑰匙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 硼砂(半兩) 白殭蠶(一錢) 腦子(一字)
上研勻,以竹管吹半錢許入喉中,立愈。或加雄黃二錢,名金鑰匙。
白話文:
[喉炎治療方法]
使用點吹藥物的療法:
濟生二聖散用於治療急性喉炎和嚴重喉痹。
藥方成分:鴨嘴膽礬(2.5錢)、白僵蠶(炒去絲嘴,0.5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只需取少量,利用竹管吹入喉嚨中。
白礬散適用於急性的喉閉症。
藥方成分:白礬(1錢)、巴豆(2個,去殼後切成六瓣)。首先在銚內用慢火將礬熬化成液體,再將巴豆放入,待巴豆乾燥後取出,只保留礬研磨成粉末。每次只需取少量吹入喉嚨,即可立即痊癒。
楊氏一字散用於治療由時氣引起的喉炎,症狀包含咽喉堵塞、無法吞嚥食物、牙關緊閉、失去意識。
藥方成分:雄黃(研磨)、蠍梢、枯礬、藜蘆、豬牙皁角(烤炙,各等份)。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只需取一小粒,吹入鼻內,立刻見效。
三因玉鑰匙適用於治療由風熱引起的喉閉和纏喉風。
藥方成分:焰硝(1兩半)、硼砂(半兩)、白僵蠶(1錢)、腦子(一字)。將這些藥材研磨均勻,利用竹管將約半錢的藥粉吹入喉嚨,可立即痊癒。有時會加入雄黃2錢,稱為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