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二 (1)
卷十二 (1)
1. 宣劑
三因解毒雄黃丸治纏喉風及喉痹,卒然仆倒,失音不出聲,或牙關緊急者
雄黃(一兩) 巴豆(去油十四個) 鬱金(一錢)
上研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即蘇省。未吐再服,至如死者,亦以物斡開口灌之下咽,無有不活者。吐泄些小不妨。
丹溪方用射干汁和逆流水吐之;用桐油以鵝翎蘸探吐之;用燈火油腳吐之。
白話文:
[宣劑]這部分的內容提到的是「三因解毒雄黃丸」,用於治療纏喉風以及喉痹的病症,特別是突然昏倒、聲音嘶啞無法出聲,或是牙關緊閉的患者。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雄黃一兩、去油巴豆十四個、鬱金一錢。將這些藥材研磨後,與醋混合製成丸狀,大小約如綠豆。治療時,可用熱茶水送服七顆,此藥可促使患者嘔吐出固執的痰涎,隨即能甦醒過來。若尚未嘔吐,可再次服用,即使病重至似無生命跡象者,也應使用工具將其口腔撬開,將藥丸灌入使其吞下,如此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挽救生命。即使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一些嘔吐或腹瀉的反應,不必過度擔心。
丹溪方則提到了其他幾種治療方法:使用射幹的汁液配合逆流水來催吐;或是使用桐油,以鵝毛蘸取後探入咽喉引發嘔吐;甚至直接使用燈油的殘渣來催吐。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