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五 (8)
卷十五 (8)
1. 辛熱發散之劑
托裡溫中湯治瘡為寒變而內陷者膿出清解,皮膚涼,心下痞滿,腸鳴切痛,大便微溏,食則嘔氣短,吃逆不絕,不得安臥,時發昏憒。
羌活(三錢) 附子(炮去皮四錢) 乾薑(炮三錢) 益智仁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 陳皮(各一錢) 炙甘草(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三盞,生薑五片,煎服。
衛生寶鑑曰:經云「寒淫於內,治以辛熱,佐以苦溫,以蓋附。」大辛熱溫中,外發陽氣,自里之表,以為君。羌活苦辛溫,透關節。炙甘草溫補脾胃,行經絡,通血脈。胃寒則嘔吐,吃逆不下食。益智丁沉大辛熱,以散寒為佐。瘡氣內攻,氣聚而為滿。木香陳皮苦辛溫,治痞散滿為使。按此手足太陽、陽明、三陰經藥也。
白話文:
【辛熱發散的藥方】
託裡溫中湯用於治療因寒邪變化導致的瘡疾內陷,症狀如膿液清澈稀薄,皮膚感覺涼冷,胸口有脹滿感,腸胃有咕嚕聲且伴隨劇烈疼痛,大便偏軟不成形,進食後易噁心嘔吐,呼吸短促,持續的呃逆,無法安穩睡眠,偶爾會感到頭暈。
藥方成分包括羌活(約9克)、炮製去皮的附子(約12克)、炮製的乾薑(約9克)、益智仁、丁香、沉香、木香、茴香、陳皮(各約3克)、炙甘草(約6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混合為一帖,加入三碗水和五片生薑一同煎煮後服用。
根據《衛生寶鑑》記載:古籍有言「體內受寒,應以辛熱之藥治療,輔以苦溫之藥,使用如附子等藥材。」大量辛熱藥材能溫暖中焦,促進體表陽氣發散,由內而外調理身體,作為主藥。羌活性苦辛溫,能穿透關節。炙甘草溫補脾胃,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若胃部受寒,易引起嘔吐,食物難以下嚥。益智仁、丁香、沉香具有強大的辛熱特性,能驅散寒邪,作為輔藥。當瘡疾的病氣向內侵襲,氣血聚集導致脹滿。木香和陳皮,兩者皆具苦辛溫的特性,可治脹滿,作為引導藥。該方適用於手足太陽、陽明、三陰經絡的疾病。
2. 辛涼攻裡之劑
機要內疏黃連湯治瘡皮色腫硬發熱而嘔大便閉脈洪實者
黃連 芍藥 當歸 檳榔 木香 黃芩 梔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兩) 連翹(二兩) 大黃(二兩半)
上㕮咀,每服一兩,入姜煎。
按此本黃連湯加大黃,手足少陽,足陽明,太陰,手三陰之藥也。丹溪曰:精要以大黃治癰疽之要藥,以其宣熱拔毒。第二論曰:瘡始作,皆須以大黃等藥極轉利之,又排日不廢。繼又自言患癰疽者,每有瀉泄皆是惡候。此又不能無疑者也。借曰前說用大黃,恐因病體實而大腑秘結,有積熱沉痼之疾者發也,止可破結導滯,推令轉動而已,豈可謂極轉利之?而且排曰不廢,若利下之後,又與利藥,恐非防微杜漸之意。瘡之始作,即周禮腫瘍之時也。腫在肌肉,若非大滿大實堅之證,自當行仲景發表之法,借五香湯為例,散之於外,何必遽以峻下之藥奪其里,自取其禍。切詳河間謂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其在外盛而內行,其脈沉實,當先疏其內以絕其源。又謂嘔啘心逆發熱而煩,脈沉而實硬腫發悶,皮肉不變色,根深而大病在內,臟腑秘結,當急疏利之宜。黃連湯先服一二帖,次加大黃,未效再加二錢,以利為度。如有熱證,只與黃連湯。無熱證,少煎內托,復煎散,時時呷之。如此則內外皆通,血氣流行。彼加大黃者,自因體實而腑秘也,未當如此之多。
聖濟射干散治瘡疽發背諸瘡腫痛脈洪實數者
射干 犀角 升麻 玄參 黃芩 麥門冬 大黃(各一兩) 山梔(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加竹葉芒硝一錢,以利為度。
按此足陽明,手太陰經藥也。
托裡散治一切惡瘡發背丁疽便毒始發,脈洪弦實數,腫甚欲作膿者,三服消盡。
大黃 牡蠣 栝蔞根 皂角針 朴硝 連翹(各三錢) 當歸 金銀花(各一兩) 赤芍 黃芩(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半兩,水酒各半煎服。
按此足厥陰,太陰,陽明經葉也。
破棺丹治諸熱腫一切風熱瘡證,發熱多汗大渴,便閉譫語結陽之證
大黃(二兩半,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半丸,病重一丸至二丸,食後童便入酒半盞化服之,或白湯合酒化服。
按此仲景正陽,陽明經藥也。
瀉心湯治瘡毒癰腫發躁煩渴,脈實洪數者
大黃(四兩) 黃連 山梔 漏蘆 澤蘭 連翹 黃芩 蘇木(各二兩) 犀角(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五錢,水煎服。
按此手少陰,太陰,少陽藥也,出足陽明例。
白話文:
[辛涼攻裡之劑]
-
黃連湯方:主要成分包括黃連、芍藥、當歸、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連翹和大黃。所有藥材混合後研磨,每次服用一兩,加入薑煮開。
-
丹溪提到大黃是治療瘡癤的關鍵藥物,因其能宣熱解毒。他認為,在瘡癤初發時應使用大黃等藥物極力促進腸胃蠕動,並持續不斷地服用。然而,他也指出,如果患有瘡癤的人出現頻繁的腹瀉,這可能是不良症狀。對於使用大黃的問題,丹溪認為,如果病人的身體壯實且腸胃功能受阻,有積累的熱病,那麼使用大黃可以破除結塊,幫助腸胃運行。但是,他強調,不能過度使用,以免造成過度的腸胃刺激。
-
聖濟射干散:適用於背部或其他部位的瘡癤,伴有脈搏洪大實證。主要成分包括射干、犀角、升麻、玄參、黃芩、麥門冬和大黃。
-
託裡散:適用於各種惡性瘡癤、背部或丁瘡,伴有脈搏洪大實證。主要成分包括大黃、牡蠣、栝樓根、皁角刺、朴硝、連翹、當歸、金銀花、赤芍和黃芩。
-
破棺丹:適用於各種熱症和風熱瘡癤,伴有高熱、大量出汗、口渴、便祕、胡言亂語和陽結的症狀。主要成分包括大黃、芒硝和甘草。
-
瀉心湯:適用於瘡毒、癰腫、煩躁、口渴和脈搏實大數的症狀。主要成分包括大黃、黃連、梔子、漏蘆、澤蘭、連翹、黃芩和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