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三十一 (2)
卷三十一 (2)
1. 通關節之劑
濟生庵䕡九治墜墮閃肭血氣疑滯腰痛。
菴䕡子(半兩)、沒藥、乳香(各二錢半)、補骨脂(炒)、威靈仙、杜仲(炒)、桂、當歸(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東垣趁痛丸治打撲閃損腰痛不可忍。
白萵苣子(炒黃)、白粟米(炒)、乳香、沒藥(各一錢)、烏梅(一個)。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用溫酒空心下。
按:此出厥陰例藥也。
補劑。
局方青娥丸治腎虛腰痛,或風寒乘之,血氣相搏為痛。
杜仲(姜炒一斤)、破故紙(炒八兩)、胡桃(二十個)。
上為末,蒜四兩為膏,和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一法,酒糊丸,不用蒜。
黃耆建中湯治男女諸虛不足,身重短氣,腰背強痛。
方見補虛門。
三因安腎丸治腎虛腰痛。
破故紙(炒)、胡蘆巴(炒)、茴香(炒)、川楝子(炒)、續斷(炒,各三兩)、桃仁(炒)、杏仁(炒)、山藥、茯苓(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百一選方補髓丹治老人虛弱,腎傷腰痛,不可屈伸。
杜仲(炒)、破故紙(各十兩,用芝麻五兩同研,以芝麻黑色無聲為度,節去芝麻不用)、鹿茸(一兩,燎去毛,酒浸炙)、沒藥(一兩,另研)。
上為末,和勻,用胡桃三十個,浸去皮,杵為膏,入麵少許,煮糊丸,如梧子大。每百丸,溫酒、鹽湯任下。
摩腰膏治傷寒濕腰痛。
附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半)、砂姜(一錢)、雄黃、樟腦、丁香(各一錢半)、麝香(五粒)。
上末,煉蜜為膏,薑汁化,如彈大。放掌中,火上烘熱摩之。
按:此法是代灸之意。灸者,宜腎俞二穴、腰俞一穴。見資生經。
白話文:
[關節疏通藥方]
濟生庵䕡丸治療跌打損傷、腰痛,由血氣阻滯引起。
藥材有庵䕡子(半兩)、沒藥、乳香(各二錢半)、補骨脂(炒過)、威靈仙、杜仲(炒過)、桂、當歸(各半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酒調和成丸,大小似桐子。每次服用七十粒,空腹時以溫酒或鹽湯吞服。
東垣趁痛丸治療摔打扭傷造成的腰痛難忍。
藥材有炒黃的白萵苣子、炒過的白粟米、乳香、沒藥(各一錢)、烏梅(一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以蒸熟的餅為丸,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細嚼慢嚥,空腹時以溫酒吞服。
補藥類
局方青娥丸治療腎虛腰痛,或是因風寒侵襲,血氣相互衝擊導致的疼痛。
藥材有杜仲(姜炒一斤)、破故紙(炒八兩)、胡桃(二十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四兩的大蒜搗成膏狀,和藥粉一起揉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以溫酒送下。另一種做法是以酒調和成丸,不使用大蒜。
黃耆建中湯治療男女各種虛弱不足,身體沉重,短氣,腰背僵硬疼痛。
藥方詳見補虛門。
三因安腎丸治療腎虛腰痛。
藥材有破故紙(炒)、胡蘆巴(炒)、茴香(炒)、川楝子(炒)、續斷(炒,各三兩)、桃仁(炒)、杏仁(炒)、山藥、茯苓(各二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以蜂蜜為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粒,空腹時以鹽湯吞服。
補髓丹治療老人虛弱,腎傷腰痛,無法彎腰。
藥材有杜仲(炒)、破故紙(各十兩,與五兩的芝麻一同研磨,直到芝麻變黑且無聲音為止,然後去除芝麻)、鹿茸(一兩,燒去毛,酒浸烤乾)、沒藥(一兩,單獨研磨)。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均勻混合,使用三十顆胡桃,浸泡去皮,搗碎為膏,加入少量麵粉,煮成糊狀,揉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粒,以溫酒或鹽湯吞服。
摩腰膏治療感冒濕氣引起的腰痛。
藥材有附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半)、砂姜(一錢)、雄黃、樟腦、丁香(各一錢半)、麝香(五粒)。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以煉蜜製成膏狀,用薑汁溶解,大小如彈珠。放在手掌中,在火上烘熱後按摩腰部。
這個方法類似於替代針灸療法。針灸療法中,應在腎俞二穴、腰俞一穴進行針灸。詳見資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