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夏之後,每個人的肝火都開始旺了起來,大家聽到「肝火」兩個字,第一個聯想到的會是:該如何「降」肝火?這篇文章將所有改善肝火上炎的中藥方劑都盤點起來,列出一個清單,讓今天春夏期間面對肝火時,就會老神在在。當一個人體內有肝火時,通床會出現十種以上的症狀(點選閱讀),透過降肝火之後這些症狀會消失,所有症狀都得以改善!
現代運用資料分析技術去分析古代中醫治療「肝火上炎」的方法,可以找出將近100種以上的中藥方劑,若將這些方劑的組成成分加以解析,發現有將近200種(註1)的中藥都被用來組成降肝火的中藥方劑,若將這些方劑在加以簡單分類,會發現古人降肝火不是直接用降的這麼簡單,還有各種配方組成各種治療的藝術,這裡將這些方法歸納如下:
1. 猛烈降肝火、去濕熱、瀉下法
這類的中藥方劑為降肝火的大宗,大量運用非常猛烈的降火藥(例如龍膽、黃芩、黃柏、黃連、大黃、石膏、梔子等等中藥) ,有些配合去除體內的濕熱或清熱(例如: 滑石、澤瀉 、薏苡仁、犀角)這類的中藥方劑降肝火的速度可以說是非常快的,有些方劑甚至用大劑量的苦寒藥物來瀉火(例如:抑青丸 大量運用黃連降火),雖然效果很快,但是體內本來就寒氣很重的人,服用太多之後反而會傷到原本陽虛的體質。這類型中藥的代表藥物是 龍膽瀉肝湯 。
其餘類似的中藥在此列出可作參考:左金丸 、 當歸龍薈丸、 丹黃湯、 丹梔飲、 清肝飲、 四物龍膽湯、 瀉肝湯、當歸清營湯、 疏肝清耳湯、 消腫定痛湯、 涼驚丸、 九味蘆薈丸、 瀉青湯、 梔子清肝湯、 龍膽清肝散、 梔連瀉火湯、 柴青瀉肝湯、 三黃犀角湯、更衣丸
2. 養血、疏肝、清肝法
這類的中藥方劑,除了有一些降肝火、清肝火的中藥之外,還加了一些健脾胃、養肝血的中藥,為了就是不要讓降肝火的力道這麼強烈,同時也要保護脾胃。這類中藥方劑降肝火依然很有效,但是卻不會太激烈,因此比較受到多數中醫師喜愛。相關的方劑可參考:柴胡清肝湯 、 加味逍遙散 、 清肝解郁湯、 清肝益榮湯、 柴胡抑肝散、 柴胡飲子、 柴朮參苓湯 、 柴胡清肝飲、 柴胡清肝散、養血平肝散、 散火湯、 散花丹
3. 健脾、柔肝補腎法
有些中藥方劑的發明者,認為不能用太多苦寒瀉火藥物,這樣有可能會傷到脾胃。他們認為只要將脾胃的氣血提升起來,肝火就會自己降下去。因此這類方劑甚至完全沒有瀉肝火的中藥物,直接補脾即可瀉肝。《金匱要略》上提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其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就是基於這個原理,類似的中藥方劑如下: 痛瀉要方、 太和丸、 息怒養妊湯、 左金湯、 柴葛平胃散、 肝腎兩舒湯
甚至有一些方劑設計基於五行的原理,直接從補腎(例如: 千金補腎丸 )下手也可以降肝火。因為從中醫的五行理論,腎臟屬水,補腎代表水氣充足,可以滅除肝的熾熱之火。
4. 溫和的清熱肝火法
古代中醫師其實也有一派是不太喜歡用太多中藥的,甚至喜歡直接運用食物或茶飲來替代藥物。例如飲用菊花茶、 菊花粥 、 芹菜粥 也可以改善肝火。期待藉由茶飲來降肝火的讀者們,還可以試看看薄荷茶、決明子茶、夏枯草茶、桑葉茶、蒲公英茶、金銀花茶與荷葉茶,都是效果不錯且好喝的降肝火解決方案。
中醫強調五行,肝火只要旺起來就會去侵犯其他臟腑,因此有一些中藥方劑是專門用來處理因為肝火太旺侵犯其他臟腑的方法。例如,大部分的時候肝火如果太旺,肺臟因為太嬌嫩,會立即受到火熱的影響而造成咳嗽,因此改善肝火犯肺中藥方劑可參考: 黛蛤散 、 理痰湯 、 清肝化痰煎 、 清肝寧嗽湯、 柔肝宣肺湯 。肝火太旺會造成便秘,因此古人設計了改善肝火便秘的中藥方劑,或是直接透過腹瀉來降肝火,中藥方劑例如: 青麟丸 ,更衣丸。
最後阿編提醒各位讀者,一個人體內如果有肝火,運用這些中藥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改善,但是如果造成肝火的根本原因沒有去除(例如每天吃炸物,經常熬夜…等等),就算肝火消失後,過了不久肝火又會再度出現,所以降肝火的中藥還是必須謹慎使用才是!
註1: 古代降肝火中藥方劑組成中藥清單:
人參、大戟、大黃、女貞子、小薊、山茱萸、山楂、山藥、川貝母、川芎、川楝子、丹參、五味子、五倍子、元蔘、升麻、天花粉、天門冬、天南星、天麻、木瓜、木香、木通、木鱉子、火麻仁、牛蒡子、牛膝、半夏、半夏曲、玄參、瓜簍、瓜簍仁、甘草、甘遂、生地黃、生薑、白朮、白芍、白芥子、白芷、白前、白茅根、白荳蔻、白蔻、白頭翁、白礬、石決明、石斛、石菖蒲、石膏、石蓮肉、冰片、地骨皮、地榆、竹茹、肉蓯蓉、何首烏、吳茱萸、忍冬藤、杏仁、杜仲、決明子、牡丹皮、牡蠣、皂莢、芒硝、貝母、赤芍、赤茯苓、車前子、車前草、防己、防風、使君子、延胡索、枇杷葉、知母、羌活、虎骨、金箔、金銀花、附子、青皮、青蒿、青黛、芡實、前胡、厚樸、枸杞子、柏子仁、柳枝、砂仁、穿山甲、紅花、胡黃連、苦參、香附、枳殼、枳實、茺蔚子、夏枯草、射干、桔梗、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桑葉、柴胡、烏梅、神麴、秦艽、荊芥、茵陳蒿、茴香、茯苓、茯神、側柏葉、商陸、密蒙花、常山、敗醬草、梔子、淡竹葉、細辛、羚羊角、荷葉、蛇蛻、通草、連翹、陳皮、鹿茸、麥芽、麥門冬、寒水石、斑蝥、犀角、琥珀、紫草、紫菀、菊花、菟蕬子、蛤蚧、雄黃、黃芩、黃柏、黃耆、黃連、菖蒲、滑石、當歸、當歸尾、粳米、葛根、雷丸、槐枝、綠豆、綠茶、蒲黃、蒼朮、輕粉、蓖麻、熟地黃、蓮藕、蔥白、橘皮、橘紅、澤瀉、燈心草、蕪荑、龍膽、薄荷、薏苡仁、薤白、檳榔、蟬蛻、雞內金、蠍、礞石、蘆根、蘆薈、黨參、藿香、續斷、鶴蝨、麝香、鬱李仁、鬱金、鈎藤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