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

紅花

HONG HUA

  • 英文名稱:Carthamustinctorius L. Safflower Safflower, Floscarthami
  • 別名:刺紅花,紅藍花,草紅花,川紅花
  • 藥品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紅花的乾燥花,夏季花由黃變紅時採摘取管狀花,注意勿傷基部的子房,除去雜質,陰乾或微火烘乾,此時質較軟,色深紅最佳。(採收花朵時,應趁早晨露水未乾、苞葉銳刺較軟時進行,但也不宜過早。)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西藏, 四川, 山東, 西北地區, 浙江, 貴州, 東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紅花的傳統功效


1. 通經

紅花,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通經」功效尤為突出。多部經典本草均有論述,其作用機理與用量密切相關。

《神農本草經疏》精闢地闡述了紅花通經的原理:「紅藍花,乃行血之要藥」。它能治療產後血暈、口噤等症狀,是因為惡血不下,逆衝心臟所致。紅花入心入肝,促使惡血下行,從而改善症狀。同樣,對於產後腹內絞痛、胎死腹中,也是因為瘀血阻滯,紅花能活血化瘀,使瘀血排出。但其也強調:「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說明用量需謹慎。

《本草綱目》簡潔地概括紅花的功效為「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其中「通經」便是其核心功效之一。《本草匯言》進一步指出,紅花能「破血、行血、和血、調血」,適用於各種因血瘀而導致的婦科疾病,例如經閉不通、產後血暈、惡露不下等,皆可藉由紅花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平衡來改善。

《藥品化義》則更深入地探討了紅花用量的影響。文中指出,少用能補血,多用則破血,說明其功效與劑量呈現劑量效應關係,需要根據患者情況和病情輕重調整用量。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紅花具有顯著的通經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在於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從而改善因氣血阻滯導致的各種病症。但其藥性較為峻猛,用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謹慎控制,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籍對紅花的功效和應用有所側重,應結合患者情況,參考多方醫籍,才能準確判斷。

2. 活血化瘀

紅花,古籍中多稱其為活血化瘀要藥,其功效在歷代本草中多有記載。《神農本草經疏》言其「乃行血之要藥」,明確指出紅花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血液循環,解決血瘀問題。其治病機理,如《神農本草經疏》所述,針對產後血暈口噤等症,是因為惡血瘀滯,阻礙血脈運行,導致神志昏迷、口不能言。紅花入心入肝,能使惡血下行,從而改善症狀。

《開寶本草》記載紅花能治「產後血運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也強調了其化瘀通絡的功效。產後諸疾,多因血瘀所致,紅花正能解決此類問題。《本草綱目》則更簡潔地總結了其功效:「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涵蓋了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

《本草衍義補遺》提到「紅花,破留血,養血。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說明紅花的用量決定其功效的偏向。用量較多,則著重破血,清除瘀滯;用量較少,則偏向養血,調和血氣。《藥品化義》更進一步闡述了紅花用量的精妙,指出不同用量能產生瀉血、補血、調和血氣等不同效果,體現了古人對藥物劑量的精準把握和臨牀經驗的積累。《本草匯言》則將紅花的作用概括為「破血、行血、和血、調血」,並列舉了眾多因血瘀引起的疾病,指出紅花皆能有效治療,充分肯定了紅花在活血化瘀方面的突出地位。 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對紅花活血化瘀功效的肯定,以及其在不同病症中的應用,都體現了紅花在中醫藥領域的重要地位。

3. 清熱涼血

紅花,古籍中屢屢提及其清熱涼血之效,但其作用機制並非單純的「清熱」與「涼血」,而是透過活血化瘀來達到治療目的。不同典籍對其功效的描述,也展現了紅花藥效的多樣性及劑量的重要性。

《新修本草》、《開寶本草》等記載紅花能治產後血瘀、口噤、腹痛等症。這些症狀都與血瘀相關,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排除瘀血,從而緩解症狀。 《本草綱目》則更全面地概括其功效為「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說明紅花不僅能清熱涼血,還能潤燥、止痛等。

《神農本草經疏》深入分析紅花清熱涼血的機理:「行血之要藥」。它認為產後血瘀導致的血暈、口噤,是因惡血逆流上衝,紅花能使惡血下行,從而改善症狀。 《本草匯言》進一步闡述紅花在產後諸疾中的應用,指出它能治療因血瘀導致的各種症狀,例如血暈、口噤、腹痛、惡露不盡等。

《本草衍義補遺》則點明瞭紅花用量的關鍵:「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這說明紅花的藥性並非一成不變,劑量不同,功效亦有差異。劑量少時,能養血;劑量多時,則能破血。 《藥品化義》更詳細地說明瞭紅花不同劑量下,能達到瀉血、補血、調血的不同效果,其藥用價值取決於醫師的精準用藥。

綜上所述,紅花「清熱涼血」的功效,主要體現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上。古代醫家通過長期臨牀經驗,總結出紅花在治療血瘀相關疾病中的有效性,並根據病症和患者體質調整用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其清熱涼血的功效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或減少血液熱度,而是通過改善血液循環,排除瘀滯,從而達到清熱涼血的目的。

4. 通經絡

紅花,在古代中醫典籍中,其「通經絡」功效多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相關,並非單純指疏通經脈的物理過程,而是通過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經絡阻滯來實現的。

多部典籍記載紅花治療因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例如,《神農本草經疏》指出紅花「乃行血之要藥」,能治療產後血瘀導致的「血暈口噤」,因其能使「惡血下行」,解除瘀血對心肝經絡的阻滯。 《本草綱目》簡潔地概括其功效為「活血…通經」,說明其通經乃透過活血化瘀達成。《開寶本草》則記載其可治「腹內惡血不盡、絞痛」,此絞痛正是經絡不通、氣血瘀滯的表現。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說明紅花能治療各種因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例如經閉不通、跌撲損傷瘀積等,皆因氣血不和,阻滯經絡。

《藥品化義》則深入探討紅花的用量與功效,指出紅花「善通利經脈」,並強調其用量決定功效:多用則「使血走散」,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少用則能「疏肝氣,以助血海,大補血虛」,起到調和氣血的作用。 這也側面說明,紅花「通經絡」並非單一方向的強力疏通,而是根據用量和病情,可在活血化瘀和調和氣血間取得平衡,從而達到通經絡的目的。 《本草衍義補遺》也提到「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印證了這種劑量與功效的微妙關係。總之,紅花的「通經絡」功效,體現了古代醫家對藥物劑量與臨牀應用精妙的把握。

5. 調經

紅花,古稱紅藍花,歷代本草皆記載其具有良好的調經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在於活血化瘀,調節氣血運行。

從古代醫籍來看,《神農本草經疏》明確指出紅花「乃行血之要藥」,能治療產後血暈、口噤等症狀,其原理是疏通經脈,使滯留在體內的惡血下行,從而改善症狀。 《本草綱目》則簡潔地總結其功效為「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其中「通經」直接點明其調經作用。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闡述,紅花能「破血、行血、和血、調血」,並詳細列舉了許多因血瘀導致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產後諸疾等,皆可藉由紅花治療,顯示其在調經方面的廣泛應用。

《本草衍義補遺》提出紅花的用量決定其功效: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此說明紅花的藥性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劑量控制至關重要。 《藥品化義》更深入地闡述了此點,指出不同劑量下,紅花能瀉血、補血、調和氣血,實現不同的治療效果。例如,少量使用可以補血,疏肝理氣,調暢血海;而大量使用則能強力活血化瘀。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紅花調經功效的認識,從其活血化瘀的藥理作用出發,並根據劑量的不同,闡述了其在治療各種經期不適、產後病症等方面的應用價值。 其功效並非單純的「破血」,而是根據劑量和臨牀情況,達到活血、養血、調和氣血的綜合作用,從而達到調經的目的。

紅花的現代功效


1. 防癌抗腫瘤

紅花中的花青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和損傷,進而減少細胞損傷和發生癌症的風險。此外,紅花還能夠抑制某些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從而對抗癌症。

紅花的提取物及其成分豆肖醇在小鼠恩上實驗,具有抗癌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番紅花花蕊含有番紅花酸、番紅花、番紅花素等有強效的抗癌活性,具有抑癌、抗氧化、免疫調節等性質。

2. 降血脂

紅花生油、紅花籽油可能有助降血脂,在小鼠實驗中,餵食含有紅花生油的普通飼料,連續30天期間,可使血清膽固醇和肝膽固醇分別降低36%、30%。此外,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中,連續30天服用紅花籽油後,可顯著提高大鼠的LCAT(脂質轉運蛋白)活性,此一研究結果表明紅花及其油脂成分可能具有降血脂功效。

3. 預防心血管疾病

紅花煎劑對蟾蛉離體心臟和兔在位心臟的影響呈現兩種趨勢,小劑量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

紅花注射液對離體兔心有明顯的減慢心率的作用。給麻醉貓試用紅花浸劑0.16g/kg 靜脈注射作心臟停跳、心臟復跳的實驗,與乙酰膽鹼、袧掾酸鉀等心臟停跳藥相比較,紅花浸劑具有使心臟迅速恢復正常跳動而不易發生纖顫的優點。

紅花具有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實驗性心肌缺血,紅花對實驗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動物模型有不同的對抗作用。

4. 抗凝血

紅花水煎劑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成分紅花黃素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對已聚集的血小板有非常明顯的解聚作用,且隨劑量的增加作用增強,並能提高大鼠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顯著降低血栓的長度和重量,防止血栓的形成和發展。

紅花黃素還能延長家兔血漿的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試管內實驗表明,其醇提物可使犬全血凝固時間與血漿(乏血小板)復鈣時間明顯延長。

5. 止痛功效

紅花之止痛功效,乃其花青素、花糖苷等有效成分所致。此等有效成分具鎮痛作用,可舒緩身體不適,減輕疼痛。紅花多用於治療經痛、胸痛、腹痛、頭痛等症狀,亦可用於舒緩肝臟疾病所致之腹痛和痙攣。

  1. 減少發炎,緩解疼痛 紅花中的有效成分紅花酸,具有抑制環氧化酶 (COX) 活性的作用,可減少發炎因子的產生,進而減輕疼痛。
  2.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疼痛部位的癒合 紅花可以擴張血管,增強血液循環,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供應,促進組織癒合,有助於減輕疼痛。
  3. 鎮靜、抗焦慮 紅花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靜、抗焦慮的作用,可幫助緩解因疼痛引起的焦慮、不安、睡眠障礙等症狀。
  4. 消腫散瘀 紅花具有消腫散瘀的作用,可幫助改善因疼痛引起的腫脹、瘀青等症狀。

紅花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養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紅花的炮製


揀淨雜質,除去莖葉、蒂頭,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紅花注意事項重點:

  1. 孕婦忌用:紅花促進血液循環,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2. 月經期間忌用:紅花促進血液循環,可能加重月經量。
  3. 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紅花活血化瘀,可能加重病情。
  4. 高熱患者忌用:紅花發汗,可能加重高熱。
  5. 體質虛弱或氣血虧損者不宜長期使用:紅花可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紅花相關的方劑


紅花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月經腹痛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月經稀少四肢關節疼痛腹痛腦中風腦血栓塞類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損傷睡眠障礙心絞痛頭痛疼痛低血壓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