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2021-09-18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症。為補血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同用,并隨證配伍相應的藥物。
《本草衍義》:地黃,經只言乾、生二種,不言熟者。如血虛勞熱,產後虛熱,老人中虛操熱,須地黃者,若與生、乾,常慮大寒,如此之類,故後世改用熟者。
《藥品化義》: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涼變溫,專人肝臟補血。因肝苦急,用甘緩之,兼主溫膽,能益心血,更補腎水。凡內傷不足,苦志勞神,憂患傷血,縱欲耗精,調經胎產,皆宜用此。安五臟,和血脈,潤肌膚,養心神,寧魂魄,滋補其陰,封填骨髓,為聖藥也。
何首烏性苦、甘、澀、性微溫。主治補肝益腎、養血益精血、祛風、烏鬚髮。治肝腎陰虧、髮鬚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症。
用於血虛而見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萎黃乏力,肝腎精血虧虛的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崩帶,鬚髮早白等症。製首烏能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治血虛萎黃、失眠健忘等,有補血寧神之效,常與熟地黃、當歸、酸棗仁等配伍;治肝腎精血虧虛,能補血益陰,固澀精氣,常與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等同用,如七寶美髯丹。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功效。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中漏下等。
《景岳全書.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功,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
臨床常與黃芪、人參配伍,補氣生血,治療血虛諸證,如「當歸補血湯」。與川芎、白芍和熟地黃配伍,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治療血虛血瘀、月經不調,如「四物湯」。與乳香、沒藥、紅花同用,活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如「復元活血湯」。
在中醫臨床上,最常配合黃耆、人參,以共同補氣生血,治療各種血虛證候,最有名的就是「當歸補血湯」,次常見的就是人參。
另一個家喻戶曉的方劑,就是「四物湯」,這是當歸加上,「川芎」、「白芍」和「熟地黃」,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
研究發現當歸具有促進骨髓造血功能,能增加外周血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骨髓有核細胞數,這種作用在外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時尤為明顯。當歸促進造血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當歸多糖。
尤其是女性每個月都有月經,當歸必然用來「調經止痛」,同時「潤腸通便」。最常被用來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女性疾病。
現代研究也發現,當歸具有促進骨髓造血功能,能增加外周血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骨髓有核細胞數,當歸促進造血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當歸多糖。
當歸常用於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當歸甘溫質潤,為補血要藥。常配熟地、白芍等同用,如四物湯。若氣血兩虛者,常與黃耆、人參等同用,如當歸補血湯、人參養營湯等。
也用於血虛或血虛而兼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症。當歸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為婦科要藥。如上述諸證,因於氣滯血瘀者,常配香附、桃仁、紅花;因於寒凝者,常配肉桂、艾葉,因偏血熱者,則常配赤芍、丹皮等。
阿膠性味甘、平。主治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為補血之佳品。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耆等補益氣血藥同用。
龍眼肉性甘、溫、無毒。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後或產後體虛、及由於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龍眼肉15-30克,大紅棗15克,水適量,同蒸熟食用。治婦女崩漏,貧血,血小板減少。
歸元仙酒:龍眼肉、當歸適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後,每日少量飲之,有養血益顏之功效。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新血,長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瘺,腦癰發背,瘰癧癭贅,瘡疥,及排膿消瘀血。
《醫學啟源》:補血,治血虛頭痛。王好古:搜肝氣,補肝血,潤肝燥,補風虛。
川芎具有抗心肌缺血功效,腹腔注射川芎煎劑能提高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小鼠心肌耗氧量。
鹿角膠性味甘、鹹、溫。主治補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備、陰疽瘡瘍。
《本草匯言》:鹿角膠,壯元陽,補血氣,生精髓,暖筋骨之藥也。前古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血氣精髓筋骨腸胃。虛者補之,損者培之,絕者續之,怯者強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屬之精,較草木無情,更增一籌之力矣。
海參性味甘、鹹、平。主治補腎益精、養血潤燥、止血。用於精血虧損、虛弱勞怯、陽痿、夢遺、腸燥便秘、肺虛咳嗽咯血、腸風便血、外傷出血、婦女經閉、腎虛不固遺精、尿頻、腎虛陽萎、陰血虧虛等。
雞血藤性味苦、微甘、溫。主治補血、活血、通絡。 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痺痛。
《現代實用中藥》:為強壯性之補血藥,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於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閉止等,有活血鎮痛之效。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