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氣]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1-09-16關於降氣
《素問》提到「百病生於氣也!」然而這個「氣」直到2021年的今天都無法被證明,氣在中醫學中廣泛被提到,大體可分為人體之氣和外界之氣,例如:寒氣、濕氣、燥氣)。
氣的運行是氣的基本性質。在生理狀態下,人體之氣是運行不息的,各種氣往往有一定的運行方向,而且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繫,反之,則為病態表現。當一個人氣逆時,可運用中藥降氣寬胸,用於胃氣上沖,呃逆不止、嘔吐等症。在此列出具有降氣功效的中藥清單。
關於降氣的11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杏仁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本經》: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瘡,寒心奔豚。
治咳逆上氣:杏仁三升,熟搗如膏,蜜一升,為三分,以一分內杏仁搗,令強,更內一分搗之如膏,又內一分搗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過半方寸匕,則痢。(《千金方》杏仁丸)
2.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生薑有助於消化食物、排除積氣。因此,生薑被認為是一種可以降氣的食材。
這個氣是指「邪氣」,是指各種異常氣血運行所產生的病理現象,如積氣、胸悶等。而生薑具有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可以幫助排除積氣,進而有助於降低邪氣。
3. 半夏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半夏常被用於治療胃脘痛、嘔吐、胸悶、脹氣等症狀,主要是因為半夏具有降氣作用。半夏所含的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通過調和脾胃氣機,消除腸胃道中的氣滯和脹氣症狀,從而達到降氣的功效。
此外,半夏還可以用於治療食道炎、胃潰瘍等症狀,具有緩解胃部不適的功效。半夏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幫助胃腸道消化吸收。
6. 檳榔

檳榔性味苦、辛、溫。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檳榔在中草藥中也有降氣的功效。中醫理論認為,檳榔能夠消除胃腸内濕氣,促進脾胃運化,調節氣機,進而起到降氣的作用。因此,檳榔可以用來治療一些因胃腸濕氣而引起的癥狀,如脘腹滿悶、嗳氣、乏力等。此外,檳榔還能夠促進消化,有助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的改善。
《用藥心法》:檳榔,苦以破滯,辛以散邪,專破滯氣下行。
《本草約言》:檳榔,入胸腹破滯氣而不停,入腸胃逐痰癖而直下,能調諸藥下行,逐水攻腳氣。治利取其墜也,非取其破氣也,故兼木香用之,然後可耳。一雲能殺寸白蟲,非殺蟲也,以其性下墜,能逐蟲下行也。
《本草蒙筌》:檳榔,久服則損真氣,多服則瀉至高之氣,較諸枳殼、青皮,此尤甚也。
7. 薄荷

薄荷性味辛、涼。主升浮、既可疏散上焦風熱、又可疏理肝氣,用於疏風散熱、疏肝解鬱。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
薄荷被用作一種降氣藥物。所謂氣,是指人體的氣機能,包括脾氣、胃氣、肺氣、肝氣等。當氣機失調時,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如脹氣、噁心、嘔吐、胃痛、頭痛等。
薄荷具有辛涼解表、疏風散寒、宣肺利咽、清熱解毒等功效,能夠促進氣機暢通,調節氣機的平衡,從而達到降氣的效果。薄荷常常用於治療胃腸不適、噁心嘔吐、頭痛、經痛等症狀。
9. 草果

草果性味辛、溫。主治燥濕除寒、溫中、祛痰截瘧、消食化亂,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等症。
草果在中藥學中被歸類為「溫經行氣」的藥物,主要功效是散寒止痛、行氣化痰。因此,草果可以用來治療一些氣滯症狀,具有一定的降氣作用。
中醫認為,氣滯症狀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氣滯不流所致。草果具有行氣的作用,能夠促進氣血運行,消除氣滯的影響,從而達到降氣的治療效果。尤其對於脾胃氣滯、胸膈氣滯等症狀,草果的降氣作用更為明顯。
10. 車前子

車前子性味甘、淡、微寒。主治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車前子被認為具有降氣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車前子被歸類為「清熱瀉火」的藥物,可用於治療一些熱毒、火熱病症,如口乾舌燥、小便短赤等症狀。同時,車前子也被用來治療一些痰熱、濕熱病症,如咳嗽、痰多等症狀。車前子中含有多種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E、粘液質等,具有清熱瀉火、化痰濕的作用,可以降低身體內的熱氣,從而達到降氣的功效。
11. 大黃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大黃是中醫常用的通便藥材,也具有清熱瀉火、消腫解毒等功效。大黃可以降低胃腸道的胃氣和腸氣,有助於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
關於降氣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降氣的18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中藥分類標籤
- ▸ 發汗解表
- ▸ 散風寒
- ▸ 散風熱
- ▸ 清熱瀉火
- ▸ 清熱涼血
- ▸ 活絡止痛
- ▸ 清熱解毒
- ▸ 清虛熱
- ▸ 瀉下
- ▸ 活血化瘀
- ▸ 止咳化痰
- ▸ 溫裡溫中
- ▸ 止血
- ▸ 滋陰
- ▸ 補氣
- ▸ 補血
- ▸ 補陽
- ▸ 祛風除濕
- ▸ 芳香化濕
- ▸ 利水滲濕
- ▸ 理氣行氣
- ▸ 消食化積
- ▸ 安神
- ▸ 平肝息風
- ▸ 化腐生肌
- ▸ 開竅
- ▸ 峻下逐水
- ▸ 驅蟲殺蟲
- ▸ 固澀收斂
- ▸ 去風止痙
- ▸ 散結
- ▸ 潤燥
- ▸ 湧吐
- ▸ 外用
- ▸ 補中益氣
- ▸ 通經
- ▸ 清肝明目
- ▸ 清熱利尿
- ▸ 生津止渴
- ▸ 安胎
- ▸ 補益肝腎
- ▸ 健脾胃
- ▸ 發汗作用
- ▸ 排膿
- ▸ 利濕退黃
- ▸ 燥濕
- ▸ 緩解壓力
- ▸ 強筋骨
- ▸ 鎮靜
- ▸ 解毒
- ▸ 利尿功效
- ▸ 溫化寒痰
- ▸ 抗氧化
- ▸ 興奮中樞神經
- ▸ 清胃熱
- ▸ 利水消腫
- ▸ 排石
- ▸ 清熱利濕
- ▸ 止痛功效
- ▸ 抗發炎
- ▸ 降氣
- ▸ 調經
- ▸ 軟堅
- ▸ 改善睡眠
- ▸ 壯命門火
- ▸ 散血
- ▸ 解酒毒
- ▸ 通乳
- ▸ 接骨
- ▸ 通經絡
- ▸ 緩解咳嗽氣喘
- ▸ 消暑
- ▸ 固表止汗
- ▸ 強心功效
- ▸ 退翳
- ▸ 透疹
- ▸ 止咳平喘
- ▸ 破血消癥
- ▸ 止癢
- ▸ 治瘧
- ▸ 補腎
- ▸ 溫經
- ▸ 預防腫瘤或抗癌
- ▸ 除煩
- ▸ 澀精止遺
- ▸ 斂瘡
- ▸ 提振胸陽
- ▸ 潤肺
- ▸ 固崩止帶
- ▸ 壯陽
- ▸ 止瀉
- ▸ 清化熱痰
- ▸ 清肺熱利咽
- ▸ 除穢氣障氣
- ▸ 通便
- ▸ 益精
- ▸ 止嘔
- ▸ 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