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止痛]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2-09-16

關於止痛功效

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覺,過去千年來所有的人都會疼痛,也是許多人去找醫生的原因!以美國美國為例,有一半看醫生的人是因為疼痛,是最普遍的原因

疼痛通常會自然消退,或通過簡單的止痛處理後消退,有些慢性疼痛不容易治癒,這裡列出一些中醫運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止痛藥,提供養生人士參考。

關於止痛功效的11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吳茱萸

吳茱萸

吳茱萸性辛、苦、熱、小毒。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1. 散寒止痛《神農本草經》載吳茱萸「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止痹。」吳榮萸可用於治療院腹冷痛、莉痛、頭痛及虛寒洩瀉,嘔吐吞酸等證。


2. 桂枝

桂枝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桂枝煎劑及桂枝水提物加總揮髮油的混合物給小鼠灌服,對熱刺激引起的疼痛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提高痛闕值,桂枝複方的鎮痛作用更好。

《本草經疏》提到桂枝:「實表祛邪。主利肝肺氣,頭痛,風痹,骨節攣痛。」.《本草再新》:「治手足發冷作麻、筋抽疼痛,並外感寒涼等症。」


3. 甘草

甘草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甘草可以用於止痛,最有名的就是「芍藥甘草湯」,又稱「去仗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第29條:「腿腳攣急或腹中疼痛;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足溫者;小腸腑發咳,咳而失氣。四時傷寒腹痛;小兒熱腹痛……」

千年來,芍藥甘草湯可謂治痛第一方,無論人體上下內外諸般痛症,均可用此方為主,隨證加味。


4. 高良薑

高良薑

高良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散寒止痛、溫中止嘔、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5. 白芥子

白芥子

白芥子性辛、溫。主治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化痰逐飲、散結消腫。

白芥子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補陽氣、驅散風寒、利水消腫、化痰止咳、止痛等功效。特別是對風寒濕痹痛、腹痛、頭痛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代研究表明,白芥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釋放內啡肽等止痛物質,從而起到止痛功效。此外,白芥子還可以減輕炎症反應,減少疼痛的發生和程度。


6. 薏苡仁

薏苡仁

薏苡仁性甘、淡、微寒。主治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神農本草經》記載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名醫別錄》雲:「除筋骨邪氣不仁。」

薏苡仁油注射入蛙的胸部、淋巴腔或啡腸肌中則可減少肌肉的攣縮、縮短其疲勞曲線。薏苡仁油對連續通電刺激的蛙胖腸肌神經肌肉也有抑制收縮作用。

腹腔注射薏苡仁素對電刺激法小鼠和輻射熱法大鼠均有鎮痛作用。薏苡仁水提物對熱板法小鼠也有鎮痛作用。


7. 附子

附子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附子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附子為中藥材中的毒藥之一,但如果適當地使用,它可以有效地緩解多種疼痛,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神經痛等。附子的止痛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含有類似於麻黃素的鹼性物質,能夠刺激神經末梢,從而減輕疼痛。

生附子能延長環己巴比妥的睡眠時間,抑制小鼠的自發活動。生附子對小鼠尾根部加壓致痛法能使痛闕值提高30% -40% 。給小鼠腹腔注射附子液經熱板法試驗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而除去生物鹼後的鎮痛作用明顯減弱。


8. 川芎

川芎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川芎具有止痛功效。川芎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川芎素、川芎嗪等,這些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有助於緩解肌肉和關節的疼痛。

此外,川芎還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細胞受到損傷產生的疼痛,對於頭痛、牙痛、經痛等疼痛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9. 鬱金

鬱金

鬱金性味辛、苦、寒。主治活血止能、行氣解鬱、清心涼血、疏肝利膽。主胸腹脅肋諸痛、婦女痛經、經閉、症瘕結塊、熱病神昏、癲狂、驚癇、吐血、衄備、血淋、砂淋、黃疸。

鬱金具有止痛功效。鬱金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姜黃素、樟腦、樟油等,這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感,對於頭痛、關節炎、胃腸疼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鬱金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障礙,對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10. 乳香

乳香

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乳香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乳香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乳香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能夠刺激體內的神經系統,減少疼痛感受,從而達到止痛的作用。

此外,乳香還具有抗炎、鎮痛、抗菌、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能夠幫助緩解身體的疼痛和炎症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有助於維護身體的健康。


11. 薑黃

薑黃

薑黃性味苦、辛、溫。主要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主血瘀氣滯諸證、胞腹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

薑黃入肝經血分,能活血通經止痛。一切疲血所致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均可隨證配伍用之。其功效與現代藥理作用的興奮子宮平滑肌有關。

薑黃興奮子宮平滑肌,50%薑黃煎劑或2%的鹽酸浸出液對小鼠和豚鼠離子子宮呈興奮作用,可使子宮發生陣發性收縮,濃度較大時則出現陣發性痙攣收縮;對兔在體子宮,灌胃給藥和靜脈注射均有收縮作用,可維持5-7 小時。


關於止痛功效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止痛功效的34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