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 Spica Prunellae Vulgaris Selfheal Spike Ë Summer Withered Herbî, Spicaprunellae, Fruit-Spike Of Common Selfheal
其他名稱:棒槌草,乾葉葉,古牛草,地枯牛,夏枯頭,脹飽草,大頭花,榔頭草,六月幹,麥夏枯,燕面,六月乾,白花草,絲線弔銅鐘,牛枯草,乃東,燈籠頭,鑼錘草,牛佤頭,夕句,廣穀草,麥穗夏枯草,棒柱頭花,鐵色草,牛牯草,棒頭柱,羊腸菜,東風,燈籠草,鐵線夏枯
藥品來源:本品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 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19
夏枯草為清肝火、散鬱結的要藥,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經的病癥。本品配以菊花、決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腫痛、配以石決明、鉤藤,可平降肝陽,治頭痛、頭暈;配以玄參、貝母、牡蠣等品,可軟堅散結,治瘰歷結核。近年來臨床上又用於腫瘤。
可宣洩肝膽之鬱火,改善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及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如高血壓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常與菊花、決明子等同用;亦用於肝陰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常與當歸、枸杞子等同用。
用於肝鬱化火,痰火凝聚,結于頸項,而致瘰癧、癭瘤等病證。治瘰癧每與大貝母、玄參、牡蠣同用;治癭瘤多與海蛤殼、昆布、海藻等配伍。
用於瘰歷痰核。瘰歷痰核,多由肝氣鬱結,久而化火,痰火結鬱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鬱結,為治療瘰歷結核屬於痰火者一味常用藥物,長期服用有一定效果,臨床常配合玄參、貝母、連翹、牡蠣、昆布等同用。
具有清熱散結之特性,常用於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貝母。用於瘰癧(如淋巴腺結核)、癭瘤(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大),常配牡蠣、浙貝母。
用於瘰癧癭瘤。本品辛以散結,苦以泄熱,主入肝經,有良好的清肝散結之效。
治療肺結核:對浸潤型、慢性纖維空洞型、血型播散型肺結核,均有一定療效。對肺結核咯血者,可用夏枯草1兩,以黃酒2兩加水適量浸泡,然後蒸至無酒味時過濾,成人每次20~40毫升,日服3~4次,有止血效果。
《滇南本草》:祛肝風,行經絡。治口眼歪斜,行肝氣,開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癧,周身結核。
」《生草藥性備要》:去痰消膿。治瘰癧,清上補下,去眼膜,止痛。
」《本草從新》:治瘰癧、鼠瘻、癭瘤、症堅、乳癰、乳岩。
」《現代實用中藥》:為利尿藥。對淋病、子宮病有效;並能治高血壓,能使血壓下降。
」《本經》:主寒熱、瘰癧、鼠瘻、頭瘡,破症,散癭結氣,腳腫濕痹。
」夏枯草具有補血養肝的功效,其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包括甲氧基肉桂酸、醛酸、黃酮、酚酸等,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調節免疫等多種作用。
在中醫臨床上,夏枯草常被用於治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臟疾病,以及貧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本草衍義補遺》:補養血脈。
」朱震亨:《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癧散結氣。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而不言及。觀其退寒熱,虛者可使,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外以艾灸,亦漸取效。
」夏枯草具有清肝名目,散結之功效,主治瘰癧、癭瘤、乳癰、乳癌、眼睛痛、流眼淚、眩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與帶下。
常用於肝熱目赤腫痛,及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如高血壓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夏枯草具有滋補功效,可以幫助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進而強化筋骨。此外,夏枯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促進筋骨的健康。
在中醫臨床上,夏枯草常被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等與筋骨有關的疾病。此外,夏枯草也常被用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乏力等症狀,以及身體虛弱、疲勞等症狀。
夏枯草具有降血糖作用,作用強度為100mg降糖素相當於22.6u胰島素,這主要歸因於其中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例如縮砂糖、木糖醇、氨基酸等。
一些研究顯示,夏枯草的提取物能夠促進胰島素的釋放,提高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進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夏枯草的某些成分還能夠抑制腸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進而減緩葡萄糖的吸收,有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狀態。
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對某些致病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植物酚類、黃酮類、鞣質等化合物,這些成分能夠破壞細菌細胞壁、膜系統和核酸等結構,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從而起到抗菌作用。
研究顯示,夏枯草對多種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的細菌。此外,夏枯草還能夠對病毒產生一定的殺滅作用,例如對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夏枯草煎劑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孤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人型結合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對於常見皮膚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發炎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例如夏枯草素、槲皮素等。這些化合物能夠抑制發炎介質的釋放,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減少炎症反應和疼痛等不適症狀。
目前的研究顯示,夏枯草可以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疾病,有效減輕疼痛和炎症反應。此外,夏枯草還能夠用於治療病毒性感染和過敏反應等疾病。
實驗發現夏枯草對早期炎症反應有顯著抑制作用,並提示其抗炎作用與腎上腺皮質中糖皮質激素合成、分泌的加強有密切關係。並觀察到能抑制家免炎症反應,對特異性免疫機能能也有相當強的抑制性影響。
夏枯草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種生物鹼、黃酮類、多糖等,這些成分對於癌細胞的增殖、轉移等過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夏枯草用於治療癌症,對於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如甲狀腺瘤、淋巴肉瘤、子宮肌瘤等腫瘤,也有鼻咽癌、肺癌與食道癌案例,以複方為主。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誘導細胞凋亡、調節免疫功能等。
此外,夏枯草還具有一定的化療增敏作用,可以增強化療藥物對於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從而提高化療的療效。
近代實驗室發現,夏枯草具有明顯降血壓作用,用本品注射劑皮下注射可使動物胸腺、脾臟明顯萎縮,腎上腺明顯增大,表名本品可能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在長期、大量服用本品對防止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夏枯草莖葉、花穗及全草均有降壓作用,但穗的作用較弱。煎劑的降壓作用有快速耐受现象。近報導,由夏枯草提取的結品A及以A為主要疳元的總皂疳,具降壓活性,總皂疳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尤其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所引起的關節疼痛、酸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夏枯草還可以用於緩解經痛、頭痛等疼痛症狀。
內服:煎湯,6-15g,大劑量可用至30g;熬膏或入丸、散。久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