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丸

WAN SH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21%
膽經 14%
胃經 14%
肝經 7%
脾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完善丸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其清肝散結、利水消腫的功效,針對方劑中所要治療的病症發揮作用。

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肝熱、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肝經鬱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瘰癧、癭瘤等病症,夏枯草能清熱散結,改善症狀。此外,夏枯草還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濕熱阻滯導致的淋證、水腫等病症,也能起到治療作用。

因此,在完善丸中加入夏枯草,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肝散結、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完善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完善丸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猛的藥物,甘草可以協調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副作用。

二、補益脾氣,增強藥效: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完善丸可能針對脾胃虛弱或氣血不足等問題,甘草可以補益脾氣,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

完善丸中包含連翹,主要是因為連翹具備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癰疽疔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連翹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亦有一定幫助。

因此,完善丸中加入連翹,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完善丸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能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暑熱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完善丸的組成中可能包含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如黃芩、連翹等,而金銀花作為其中一味藥材,則有助於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完善丸主治功效分析

完善丸,又名閉管丸,其主要功效在於治療痔漏,且多用於患者在服用追管丸、消管丸等藥物,病情有所緩解後,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而使用。此方劑並非直接針對急性期痔漏,而是側重於病程稍久、或因飲食不慎導致的復發性痔漏。

治療原理

完善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組成的藥材特性,並結合古籍記載,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夏枯草:本藥性寒,味苦辛,擅長清肝火、散鬱結,能有效解除瘡瘍腫痛。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消散瘡毒結聚,是方中主藥。
    • 金銀花:同樣具清熱解毒之功,且能涼血止痢,對於瘡瘍紅腫、膿液產生有良效。其與夏枯草合用,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 連翹:味苦性涼,能疏散風熱,解毒消腫,並具散結作用,有助於消除瘡瘍周圍的硬結。
  2. 調和諸藥,緩和藥性:

  •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的作用。可減緩其他藥材的苦寒之性,並能補益脾胃,增強整體療效。
  1. 整體作用機制:
    • 完善丸中,諸藥合用,以夏枯草、金銀花為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針對痔漏的根本病機,即濕熱瘀阻、毒邪蘊結。連翹輔助疏散風熱,加強消腫散結之功,甘草則調和諸藥,使藥力更為緩和持久。
    • 本方並非單純的「攻邪」之劑,而是兼顧了「扶正」的理念。甘草的應用,一方面緩解了苦寒藥物的刺激性,另一方面也補益了脾胃,增強了機體抵抗力,這對於預防復發至關重要。

主治病症

綜合各方記載,完善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情況:

  • 痔漏: 主要針對痔漏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的情況。尤其適用於病人在服用過追管丸、消管丸後,病情有所好轉,但由於飲食或生活習慣不慎,導致復發者。
  • 瘡瘍硬結: 針對瘡口周圍出現的硬肉突出,可加用蠶繭,加強散結之力。

劑型與服用方法

  • 劑型: 各方記載稍有不同,有煉蜜為丸,有以軟飯為丸,但多以金銀花煎濃汁泛丸。丸藥大小也有不同,有麻子大,有綠豆大。
  • 服用方法:
    • 多於早晨空腹時,以淡鹽湯送服,利用淡鹽水引藥下行。
    • 通常服用量為三錢。

結語

完善丸以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配合調和脾胃、預防復發的理念,成為治療痔漏的有效方劑。其應用時機主要在病情緩解後,旨在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尤其適用於反覆發作的痔漏患者。通過分析其藥材組成與古籍記載,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該方劑的治療原理。

傳統服藥法


夏枯草8兩,甘草節4兩,連翹4兩(去子,為末),金銀花1斤。去管生肌。
煎濃湯為丸。每服3錢,晨以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完善丸, 出處:《驗方新編》卷七。 組成:夏枯草8兩,甘草節4兩,連翹4兩(去子,爲末),金銀花1斤。 主治:去管生肌。主治: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