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連翹金貝煎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與連翹、金銀花、貝母等藥物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增強藥效: 金銀花與連翹藥性相輔相成,共同作用可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連翹金貝煎方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潤肺止咳: 連翹性寒,清熱解毒,金貝母性涼,潤肺止咳化痰,二者相合,可有效清熱解毒,潤肺止咳,適用於外感風熱,熱邪壅肺,咳嗽痰黃,胸悶氣促等症。
- 宣肺利氣止痛: 川貝母性涼,能宣肺利氣,止咳化痰,與連翹相配,可使藥力更能直達肺經,宣肺利氣,止痛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胸痛等症。
總之,川貝母在連翹金貝煎中起到潤肺止咳、宣肺利氣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連翹金貝煎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與連翹、金銀花等藥物配合,能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痛、乳癰、咽喉腫痛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利濕通淋:蒲公英亦具利濕通淋之效,能促進體內濕熱排出。在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症時,與連翹金貝煎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有助於清熱利濕、通淋止痛。
連翹金貝煎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夏枯草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與連翹、金銀花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腫瘡瘍、目赤腫痛等症。
- 疏肝利膽,清肝明目: 夏枯草亦具疏肝利膽之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膽汁鬱滯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暈目眩等症。與金銀花、連翹等藥物配合,可協同疏肝解鬱,清肝明目,增強療效。
連翹金貝煎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歸肺、心、膽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金貝煎方劑針對熱毒壅盛引起的病症,連翹的清熱解毒功效能有效緩解病情。
- 散結消腫: 連翹對於熱毒引起的腫痛、瘰癧、瘡瘍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金貝煎方劑常用於治療這些疾病,連翹的散結消腫功效能加速病症消退。
總之,連翹在連翹金貝煎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連翹金貝煎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陽分癰毒」,即因熱毒壅滯所致的瘡瘍腫痛,病位偏於上焦或體表陽分,如「臟腑肺膈胸乳之間」。古人以「陽毒」形容熱勢亢盛、紅腫焮痛之症,常見於乳癰、肺癰、癤腫等化膿性感染。方中強調「火盛煩渴」可加天花粉,顯示其針對實熱證,尤其熱毒蘊結局部、未成膿或初起膿未潰者,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連翹、金銀花
- 連翹用量獨重(一兩或五至七錢),為清熱解毒要藥,長於消癰散結,善治「瘰癧癰腫」;金銀花甘寒清熱,既透熱達表,又解血分熱毒,二藥相合,增強解毒消腫之力。
臣藥:貝母、夏枯草
- 貝母(土貝母性偏苦寒)化痰散結,針對熱毒痰瘀互結之證;夏枯草清肝火、散鬱結,尤擅化解肝膽鬱熱所致之乳癰、瘰癧,與連翹協同疏通壅滯。
佐使藥:蒲公英、紅藤
- 蒲公英涼血解毒,為乳癰良藥,助君藥直折局部熱毒;紅藤(即大血藤)活血通絡、敗毒消癰,用量較大(八錢),取其「通」以助散瘀消腫,防熱毒壅血成膿。
配伍特點
- 清解與散結並行:以連翹、金銀花清熱解毒為主,輔以貝母、夏枯草化痰散結,蒲公英、紅藤涼血活血,形成「清透熱毒→化痰瘀→散癰腫」的治療鏈。
- 酒煎增效:酒性辛散,可助藥力直達病所,增強活血通絡之效;若熱毒上攻(如頭頂部),則改用水煎,避免酒之溫燥助火。
推論可能的擴展應用
此方組成側重「熱毒痰瘀互結」,除原文所述胸乳癰腫外,邏輯上亦可應用於:
- 痰熱瘀阻之淋巴結炎(如頸部瘰癧),因夏枯草、貝母均擅此證。
- 肺癰初起(肺膿瘍未成膿期),因金銀花、連翹、紅藤均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瘀滯。
- 肝鬱化火兼熱毒之乳癰(如哺乳期乳腺炎),夏枯草疏肝、蒲公英專攻乳癰,配伍切中病機。
總結
連翹金貝煎以清解為核心,結合化痰、活血,體現中醫「癰疽首重解毒,兼調氣血」的思路,尤其適合熱毒初潰、痰瘀未深之陽證癰瘍。其組方層次分明,針對「毒-痰-瘀」復合病機,體現古人對癰毒病理的深刻認識。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3錢,貝母(土者更佳)3錢,蒲公英3錢,夏枯草3錢,紅藤七8錢,連翹1兩或5-7錢。
火盛煩渴乳腫者,加天花粉。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用好酒2碗,煎1碗服。服後暖臥片時。若陽毒內熱或在頭頂之間者,用水煎亦可。甚者連用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連翹金貝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金銀花3錢,貝母(土者更佳)3錢,蒲公英3錢,夏枯草3錢,紅藤7-8錢,連翹1兩或5-7錢。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主治:陽分癰毒,或在臟腑肺膈胸乳之間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