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貝煎方劑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主治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等症。
金貝煎常用於治療熱性病症,金銀花可與其他藥材相配合,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金貝煎方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化痰散結: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之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氣喘胸悶等症狀,川貝母能有效清熱化痰,緩解肺部不適。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金貝煎方中其他藥物可能存在燥熱之性,川貝母的寒涼之性可以起到協調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療效。
總之,川貝母的加入,既能直接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又能協調方中藥性,使金貝煎方更具療效。
金貝煎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經。其性寒涼,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於金貝煎所治療的熱毒壅盛、疔瘡腫痛等症狀,能發揮顯著的功效。
二、利濕通淋:蒲公英同時具利濕通淋的作用,對於金貝煎所治療的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狀,能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有助於改善病症。
金貝煎方劑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金貝煎常用於治療乳腺增生、淋巴結腫大等病症,夏枯草可清熱散結,消散腫塊,緩解疼痛。
- 利濕通淋,疏肝理氣:夏枯草還具利濕通淋、疏肝理氣的作用。金貝煎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昆布、海藻等,以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同時疏肝理氣,改善乳房脹痛等症狀。
金貝煎中包含連翹,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善於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病、癰腫瘡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金貝煎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而連翹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消炎止痛,緩解病情。
- 疏散風熱: 連翹兼具疏散風熱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熱咳嗽等疾病。金貝煎中常加入其他具有疏風散熱功效的藥材,如薄荷、菊花等,連翹的加入可加強藥效,共同達到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目的。
主治功效
金貝煎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多部中醫古籍的記載,金貝煎主要用於治療乳癰,也就是現代醫學所稱的急性乳腺炎。此外,它也適用於治療其他陽分癰毒,例如發生在臟腑、肺膈、胸乳之間的癰腫。
病症表現
金貝煎所針對的病症,通常表現為:
- 乳房腫脹、疼痛:乳汁不通,壅結成塊,觸痛明顯。
- 紅腫熱痛:患處皮膚發紅,局部溫度升高,觸摸時疼痛加劇。
- 寒熱症狀:患者可能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
- 乳汁不通:乳汁排出不暢,甚至完全阻塞。
治療原理
金貝煎的組成為:金銀花、川貝母、蒲公英、夏枯草、連翹。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清熱解毒:金銀花、蒲公英、連翹均為清熱解毒的要藥,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其中,金銀花尤其擅長治療乳癰,蒲公英則能消腫散結,連翹可以疏風散熱,三者合用,清熱解毒之力更強。
化痰散結: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發揮其化痰散結的作用。乳癰的形成與痰濕瘀滯有關,川貝母可以化解痰濕,疏通乳絡,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活血消腫:金銀花、蒲公英、連翹也具有一定的活血消腫作用。紅藤能活血通絡,加強藥效。乳癰的發生與氣血瘀滯密切相關,這些藥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滯,減輕腫痛。
疏肝理氣: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降壓抗炎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取其疏肝理氣之功。乳癰的發生與肝氣鬱結有關,夏枯草可以疏泄肝氣,調理氣機,有助於乳汁的通暢排出。
綜合分析
金貝煎以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消腫、疏肝理氣為主要治則,針對乳癰等陽分癰毒的病機,標本兼治,療效顯著。從古籍記載來看,金貝煎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治療乳癰,並且被認為是治療此類病症的最佳方劑之一。
此外,部分古籍提到金貝煎用酒煎服,這是因為酒具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增強藥物的療效。同時,酒也能夠促進藥物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但若患者不能飲酒者則使用水酒各半煎煮即可。
總體而言,金貝煎是一首配伍精當、療效確切的方劑,值得後世醫家學習和借鑒。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3錢,貝母(去心)3錢,蒲公英3錢,夏枯草3錢,紅藤7-8錢,連翹1兩或5-7錢。
如火盛煩渴,乳腫者,加天花粉2-3錢。
酒2碗,煎1碗服,服後暖臥片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同名稱方劑
金貝煎, 出處:《竹林女科》卷三。 組成:金銀花3錢,貝母(去心)3錢,蒲公英3錢,夏枯草3錢,紅藤7-8錢,連翹1兩或5-7錢。 主治:吹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