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竹林女科證治
基本信息
- 書名:竹林女科證治
- 作者:方昌翰
- 朝代:清朝
- 基本內容:本書是清代方昌翰所著的一部婦科專著,共分12卷,內容包括經、帶、胎、產、乳、崩漏、帶下、癃閉、癥瘕、狐臭、陰癢等婦科常見病症的診治。
- 目錄:
- 卷一:經律
- 卷二:帶律
- 卷三:胎律
- 卷四:產律
- 卷五:乳律
- 卷六:崩漏律
- 卷七:帶下律
- 卷八:癃閉律
- 卷九:癥瘕律
- 卷十:狐臭律
- 卷十一:陰癢律
- 卷十二:附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醫宗金鑒》為基礎,廣采諸家之長,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對婦科常見病症的診治提出了許多新見解。在經律中,提出了「經水不調,必有虛實」的觀點,並根據虛實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帶律中,提出了「帶下之源,必有濕熱」的觀點,並根據濕熱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胎律中,提出了「胎前宜調經,胎後宜調氣」的觀點,並根據胎前胎後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產律中,提出了「產後宜補血,宜養血」的觀點,並根據產後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乳律中,提出了「乳汁不通,必有血瘀」的觀點,並根據血瘀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崩漏律中,提出了「崩漏之源,必有虛熱」的觀點,並根據虛熱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帶下律中,提出了「帶下之源,必有濕熱」的觀點,並根據濕熱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癃閉律中,提出了「癃閉之源,必有氣虛」的觀點,並根據氣虛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癥瘕律中,提出了「癥瘕之源,必有氣滯」的觀點,並根據氣滯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狐臭律中,提出了「狐臭之源,必有濕熱」的觀點,並根據濕熱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陰癢律中,提出了「陰癢之源,必有濕熱」的觀點,並根據濕熱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
本書內容豐富,論述精闢,臨床實用價值極高,是研究婦科學的重要文獻。
評價
《竹林女科證治》是一部集臨床經驗和理論研究於一身的婦科專著,在清代婦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書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對提高婦科臨床療效起到了積極作用。
影響
《竹林女科證治》對後世婦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婦科專家都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清代醫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說:「方昌翰之竹林女科,為婦科之巨著,其論治精當,為後學所宗。」近代醫家張仲景在《婦科大成》中說:「竹林女科,為婦科之宗。」
參考資料
- 《竹林女科證治》
- 《醫宗金鑒》
- 《醫林改錯》
- 《婦科大成》
序
原序
卷一
- 調經上 [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或前或後,月經愆期,過期經行,形瘦經不調,形瘦過期經行,形肥過期經行,一月經再行,每月經來二三次,經來不止,數月行經,經來色紫,經來色淡,形瘦經少,形肥經少,經來過多,經來如豬肝水,經來如屋漏水,經來如黃泥水,經來如銅綠水,經來全白色,經來成塊如蔥白色,經來臭如腐肉,經來如魚腦髓,經來如牛膜片,經來下肉胞,經從口鼻出,逆經咳嗽氣急,經從大小便出,經來吊陰痛,經來小便痛,經來脅氣痛,經來遍身痛,經前腹痛,經來腰腹痛,經來小腹痛,經來未盡腹痛,經來潮熱氣痛,經來盡後作痛,經後腹痛,經來嘔吐,經來飲食後即吐,經來浮腫,經來泄瀉,經來常咳嗽,經來下白寸蟲,經來吐蚘蟲,經來潮熱不食,經來傷寒厥冷,經來狂言譫語,經前經後痢疾,熱入血室,石瘕證治,血結成瘕,腸覃證治]
- 調經下 [十三四歲經證,十五六歲經證,十七八歲經證,十九二十歲經證,二十一二歲經證,二十三四歲經證,二十五六歲經證,二十七八歲經證,二十九三十歲經證,三十二三歲經證,三十四五歲經證,三十六七歲經證,三十八九歲經證,四旬四一經證,四十二三經證,四十四五經證,四六四七經證,四旬七八經證,四九五旬經證,五旬以後經證,心虛經閉,脾虛經閉,形肥痰熱經閉,形肥痰滯經閉,形瘦血鬱經閉,形瘦血熱經閉,過食生冷經閉,過食辛熱經閉,房事觸傷經閉,性急多怒經閉,氣鬱血滯經閉,經閉浮腫,經閉腹大如鼓,室女經閉浮腫,室女經閉脹痛,室女實熱經閉,室女虛熱經閉,室女經閉腹痛,室女經閉勞嗽,室女經閉骨蒸,師尼室寡經閉,婦女失志經閉,崩漏標本證治,崩漏虛實證治,崩漏不止證治,鬱氣崩漏,腎虛崩漏,怒後崩漏,崩久不止,久崩成漏,崩後下白帶,漏下不止,殺血心痛,帶下虛熱,赤白帶下證治,瘦人赤帶多熱,肥人白帶多痰,白帶腥臭,白帶腹痛,白淫證治,白濁證治]
卷二
- 安胎上 [妊娠脈訣歌,驗胎有無,脈辨男女歌,胎辨男女法,預知男女法,轉女為男法,妊娠宜禁房勞,妊娠宜小勤勞,妊娠宜戒生冷,妊娠宜慎寒溫,妊娠宜知靜養,妊娠宜戒惱怒,妊娠須知調護,妊娠宜節飲食,妊娠飲食禁忌,妊娠藥物禁忌,妊娠宜服藥餌,妊娠護胎法,初月胎形,二月胎形,三月胎形,四月胎形,五月胎形,六月胎形,七月胎形,八月胎形,九月胎形,十月胎形,初月養胎,二月養胎,三月養胎,四月養胎,五月養胎,六月養胎,七月養胎,八月養胎,九月養胎,十月養胎,初月胎證,二月胎證,三月胎證,四月胎證,五月胎證,六月胎證,七月胎證,八月胎證,九月胎證,十月胎證,安胎總論,胎寒不安,胎熱不安,胎虛不安,胎實不安,胎痿不長,胎氣上逼,胎氣攻心,胎氣喘急,胎動,胎漏,痛胎,滑胎,胎熱,胎寒,小產,半產,小產胞宮下陷]
- 安胎下 [暗產須知,妊娠至寶,惡阻,子氣,子滿,子腫,子暈,子癇,子懸,子煩,子嗽,子瘧,子啼,子喑,轉胞,子淋,子痢,妊娠衄血,妊娠吐衄,妊娠怔忡,妊娠消渴,妊娠臟躁,妊娠燥渴,妊娠霍亂,妊娠泄瀉,妊娠大便虛急,妊娠遺尿,妊娠白帶,妊娠傷食,妊娠傷寒,妊娠中寒,妊娠中風,妊娠瘛瘲,妊娠中惡,妊娠中暑,妊娠頭痛,妊娠耳鳴,妊娠口痛,妊娠咽痛,妊娠心痛,妊娠乳腫,妊娠腰痛,妊娠腹痛,妊娠心腹痛,妊娠小腹痛,妊娠血塊痛,妊娠腹癰,妊娠陰癢,妊娠陰腫,妊娠腳痛,妊娠癱瘓,妊娠遍身痠懶,妊娠遍身瘙癢,火熱侵胎,房勞傷胎,跌撲傷胎,毒藥傷胎,毒物傷胎,鬼胎,胎死腹中,雙胎證治,預防難產]
卷三
- 保產上 [保產總論,滑胎,催生,產室,穩婆,弄痛,試痛,脈訣,臨產宜正臥,睡是妙策,忍痛,惜力,慢臨盆,臨產宜飲食,臨產貴運動,臨產禁巫邪,正產,難產,橫產,倒產,坐產,偏產,礙產,盤腸產,熱產,凍產,驚產,傷產,臨產服藥,臨產安慰,臨產血暈,交骨不開,胞衣不下,膀胱落下,子宮脫出,損破脬胞,產門不閉,產後調護,產後禁忌,乳少,乳出,吹乳,妬乳,乳癰,乳岩,盤腸產治,產後舌不收,產後乳懸,產下肉線,子母蟲,腸癢,產後身冷,兒枕痛,惡露不下]
- 保產下 [產後總論,血塊作痛,產後調治,惡露不下,惡露不止,外感發熱,火證發熱,陰虛發熱,氣虛發熱,乍寒乍熱,太陽感風,少陽感風,陽明感風,厥陰感風,少陰感風,風寒發厥,產後中風,虛極生風,咳嗽,喘促,蓐勞,產後發痙,鬱冒,血暈,血脫,虛汗,頭痛,脅痛,心腹痛,臍腹痛,心痛,遍身痛,腹痛,腰痛,腿痛,腳氣,失音不語,狂言譫語,驚悸,怔忡,嘔吐,消渴,霍亂,泄瀉,瀉痢,淋瀝,浮腫,小便不利,小便尿血,大便閉結,大便下血,附靈樞保產黑神丹]
卷四
- 求嗣上 [求嗣總論,求嗣脈訣,相女有法,子嗣專責男子,求嗣必先養精,養精須寡欲,養精須節勞,養精須息怒,養精須戒酒,養精須慎味,煉精之法,君相二火須知,男女情興,種子時候,進火妙訣,男有三至,女有五至,女有五傷,女有五候,遲速異勢,強弱殊情,童稚不孕,交合避忌,暗產須防,蓄妾之法,種子藥食宜慎,男子艱嗣病源,婦人不孕病源,種子誤治辨明,男子陰虛艱嗣,男子精少艱嗣,男子瘦弱艱嗣,男子精薄艱嗣,男子精滑艱嗣,男子精清艱嗣,男子精冷艱嗣,男子精寒艱嗣,男子虛寒艱嗣,男子陽痿艱嗣,男子陽虛艱嗣,男子火盛艱嗣,男子陽極艱嗣,男子雞精艱嗣,婦人虛弱不孕,婦人臟寒不孕,婦人形肥不孕,婦人瘦弱不孕,婦人素弱不孕,婦人相火盛,婦人脾胃寒,婦人氣鬱不孕,婦人血滯不孕,婦人經亂不孕,婦人經水不調]
- 求嗣下 [拭口法,開口法,斷臍法,裹臍法,浴兒法,護兒法,乳兒法,養兒訣,抱兒法,擇乳母法,藏胎衣法,回氣法,遍身無皮,遍身水泡,足趾向後,不啼,懸癰,馬牙,鵝口白屑,乳蕈,重舌,木舌,弄舌,夜啼,驚啼,臍風,噤口,撮口,感冒,吐乳,吐嘔不乳,眼閉,口角流涎,赤遊丹毒,蝦蟆瘟,胎黃,胎赤,胎青,走馬牙疳,舌瘡,腮腫,熱瘡,禿瘡,龜背,龜胸,外腎縮入,陰囊光腫,二便不通,小便不通,胎疝,木疝,肛腫,解顱,囟陷,發不生,齒不生,頭項軟,口軟,手軟,腳軟,斷乳法,鬾病,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