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竹林女科證治》,這部在中醫婦科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經典著作,據傳源自紹興竹林寺高僧的醫術,後經整理與付梓,最終由方昌翰等人推廣流傳。全書以中醫理論為根基,針對女性一生中各個生理階段——從青春期到育齡期,再到更年期及特殊病症——進行深入的辨證分析與治療探討。其核心思想緊扣「辨證論治」,強調醫師需精準判斷病患個體的體質、病因、病位及病機,進而確立適切的治療方案。有別於概括性的療法,本書特別關注女性生理的獨特性與變化,從根本上調理氣血、平衡陰陽,視女性身體為一複雜而協調的整體。這種對個體差異的高度重視,貫穿全書始終,使其成為中醫婦科臨床與理論學習的寶貴資源。

書中內容架構清晰,將女性常見病症分門別類。首先,「調經」被視為婦科治療的基石。作者詳盡地闡述了月經異常的各種類型,如月經先期多屬血熱,推薦使用清熱涼血之方「加味調經丸」;月經後期則多因氣血不足或寒濕,以「正經養血湯」補血通經;至於經期不定、或前或後者,則從脾胃虛弱論治,提出理脾養血的思路與方藥如「紫金丸」或「加減八物湯」、「調經烏雞丸」。此外,對於難纏的經期疼痛、經量異常(過多或過少)、乃至罕見的經血外溢,本書都提供了具體的辨證思路與經驗方,如用於血瘀痛經的「通經湯」或「玄胡散」,以及應對血熱迫血妄行的「犀角地黃湯」等,足見其診治之細膩與周全。

繼調經之後,「助孕與胎產保健」是本書的另一重點。對於不孕症,作者強調調理腎氣與沖任二脈的重要性,提出了如「紫金丸」、「調經烏雞丸」等補腎養血、調經助孕的方劑。這些方藥旨在改善生殖系統的內在環境,為受孕創造有利條件。進入孕期,本書並未忽視孕婦的特殊需求,針對胎動不安、惡阻(孕吐)等常見症狀,提供了「安胎飲」、「丁香散」等相對溫和且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體現了對母胎安全的重視與中醫安胎固胎的獨特優勢。

「產後調養」是女性恢復健康、避免後遺症的關鍵階段。本書特別強調產後「養血化瘀」的重要性,認為這有助於惡露順利排出及氣血的恢復。經典方劑如「生化湯」、「四物湯」被反覆提及,用於活血化瘀、補益氣血,是產後護理的核心方。同時,對於產後常見的併發症,如惡露不盡伴隨腹痛、乳汁不足等,書中也提供了具體的處方,如用於溫經化瘀的「紅花當歸湯」或促進泌乳的「催乳湯」,顯示其對產後複雜情況的全面考量,力求幫助產婦儘快恢復元氣,遠離病痛。

除上述依據生理階段劃分的內容外,本書也獨立討論了多種常見的婦科病症。「瘕瘕癥」(如現代醫學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被歸因於宮寒、氣滯血瘀,提出溫通化瘀之方如「加味溫經湯」、「濟川煎」;白帶異常則根據其顏色、量、質、味等不同表現,辨證分型,側重於健脾除濕與補益氣血,記載了如「八珍益母丸」等方劑;而崩漏與閉經這類出血或停經的急慢性病,本書則根據血熱妄行、氣血虛損等不同病機,提供清熱、止血、補血、調經等多元化的治療思路與方藥,如用於氣血大虧導致崩漏的「十全大補湯」或治療閉經的「和經湯」等。這些內容覆蓋了婦科臨床的廣泛範疇。

更為難得的是,《竹林女科證治》還專門考量了女性在「青春期」、「育齡期」及「更年期」等不同生命階段的生理特點。例如,青春期少女多因氣血未充、衝任未盛導致月經初潮不穩或經期不調,治療側重於疏通氣血,推薦「疏經湯」;育齡期女性則強調氣血調養與生育後的虛損恢復,提出如「八物湯」等滋補方案;更年期女性面臨腎氣衰退、衝任虛衰帶來的陰虛火旺或氣血失調,治療則以養陰潤燥為主,推薦「八珍益母丸」等方,以緩解潮熱、經閉等症狀。這種按年齡段細分診療方案的思路,使得全書的診治體系更顯完善與貼近實際,體現了中醫因時、因人而異的治療原則。

《竹林女科證治》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得益於其對「經驗方」的大量收錄與詳細描述。書中所列方劑多是歷代醫家的驗證之方,結合作者或編者的臨床經驗,極具實用價值。這些具體的藥方與其適應症的詳細對應,為後世中醫學習者和臨床醫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範例,降低了辨證施治的門檻,提高了臨床療效的可預測性。

總而言之,《竹林女科證治》不僅是一部針對女性疾病的臨床指南,更是中醫學整體觀、辨證論治思想在婦科領域的生動體現。它通過對氣血、陰陽、臟腑、經絡之間相互關係的深刻理解,指導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女性的健康問題。其詳實的病症分析、豐富的治療方劑以及對個體差異和生理階段的重視,使其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與臨床價值,無疑是中醫婦科學傳承與發展中的瑰寶,為後世醫者提供了寶貴的臨床經驗積累與理論指導。


原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一 (13)

卷一 (14)

卷一 (15)

卷一 (16)

卷一 (17)

卷一 (18)

卷一 (19)

卷一 (20)

卷一 (21)

卷一 (22)

卷一 (23)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二 (15)

卷二 (16)

卷二 (17)

卷二 (18)

卷二 (19)

卷二 (20)

卷二 (21)

卷二 (22)

卷二 (23)

卷二 (24)

卷二 (25)

卷二 (26)

卷二 (27)

卷二 (28)

卷二 (29)

卷二 (30)

卷二 (31)

卷二 (32)

卷二 (33)

卷二 (34)

卷二 (35)

卷二 (36)

卷二 (37)

卷二 (38)

卷二 (39)

卷二 (40)

卷二 (41)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三 (15)

卷三 (16)

卷三 (17)

卷三 (18)

卷三 (19)

卷三 (20)

卷三 (21)

卷三 (22)

卷三 (23)

卷三 (24)

卷三 (25)

卷三 (26)

卷三 (27)

卷三 (28)

卷三 (29)

卷三 (30)

卷三 (31)

卷三 (32)

卷三 (33)

卷三 (34)

卷三 (35)

卷三 (36)

卷三 (37)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四 (12)

卷四 (13)

卷四 (14)

卷四 (15)

卷四 (16)

卷四 (17)

卷四 (18)

卷四 (19)

卷四 (20)

卷四 (21)

卷四 (22)

卷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