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20)
卷二 (20)
1. 痛胎
妊娠,初受妊時,取常患腹痛者,此由血熱之故。名曰痛胎,一時不能速愈,宜服梔芩湯數劑。
梔芩湯
山梔仁,黃芩,當歸,元參,枳殼(麩炒),蘇梗,廣皮,白芍,杜仲(鹽水炒斷絲)
各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初期,如果孕婦本身就有腹痛的毛病,這種因為血熱引起的腹痛,就叫做「痛胎」。這種情況無法立即痊癒,應該服用幾帖梔芩湯來治療。
梔芩湯的組成:
山梔仁、黃芩、當歸、元參、麩炒枳殼、蘇梗、廣陳皮、白芍、鹽水炒斷絲杜仲,以上藥材等分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2. 滑胎
妊娠有三四月而墮者,有六七月而墮者,有屢孕屢墮者。由於氣血不充,名曰滑胎,宜固胎丸、益母丸。
固胎丸
人參,黃耆(蜜炙),茯苓,白朮(蜜炙),杜仲(鹽水炒),川續斷,山萸肉,白芍,丹參,川芎,山藥,當歸,生地黃,香附(制),砂仁,薄荷
水煎服。
益母丸
益母草(一斤),當歸(四兩)
為末。蜜丸彈子大,白湯下。
白話文:
懷孕三、四個月就流產的,有六、七個月才流產的,也有多次懷孕都流產的。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血不足,叫做滑胎,適合服用固胎丸、益母丸。
固胎丸
人參,黃耆(用蜂蜜炒過),茯苓,白朮(用蜂蜜炒過),杜仲(用鹽水炒過),川續斷,山茱萸,白芍,丹參,川芎,山藥,當歸,生地黃,香附(炮製過),砂仁,薄荷。
用水煎服。
益母丸
益母草(一斤),當歸(四兩)
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用白開水送服。
3. 胎熱
妊娠將臨月,兩目失明不見燈火,頭痛、眩暈、腮頜腫,不能轉側,此肝經熱毒上攻,由過食炙爆、火酒、辛辣等物。名曰胎熱。宜消風散、天冬飲。
消風散
荊芥,甘草,羌活,川芎,人參,茯苓,僵繭(炒),防風,藿香葉,蟬蛻(去翅、足),陳(去白),厚朴(薑製)
水煎,食遠服。
天冬飲
天門冬(去心),知母(炒),茯苓,羌活,人參,防風,五味子,茺蔚子
水一鍾,煎七分,食遠服。
白話文:
懷孕快到預產期時,如果孕婦出現雙眼失明看不見燈光,頭痛、頭暈、腮幫子和下巴腫脹,身體不能轉動側身,這是因為肝經的熱毒往上侵犯的緣故,原因是由於過量食用燒烤、油炸、烈酒、辛辣等食物。這種情況稱為胎熱。應該服用消風散、天冬飲來治療。
消風散
藥材包含:荊芥、甘草、羌活、川芎、人參、茯苓、炒僵蠶、防風、藿香葉、蟬蛻(去除翅膀和腳)、陳皮(去除白色內膜)、厚朴(用薑汁炮製)。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在飯後服用。
天冬飲
藥材包含:天門冬(去除內心)、炒知母、茯苓、羌活、人參、防風、五味子、茺蔚子。
將以上藥材加一碗水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服用。
4. 胎寒
妊娠不守禁忌,縱恣口腹,過食生冷瓜果及當風取涼,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脹痛,腸中虛鳴,四肢拘急,泄瀉欲絕,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氣飲。
安胎和氣飲
訶子(煨),白朮(蜜炙,各二錢),陳皮,良薑(炒),木香,白芍,炙甘草,陳米(各一錢),姜(五片)
水煎服。
白話文:
孕婦在懷孕期間沒有遵守禁忌,放縱口腹之慾,過量食用生冷的瓜果,又經常吹風受涼,導致胎兒受寒不安,出現胸腹脹痛、腸胃咕嚕作響、四肢抽筋拘急、腹瀉不止等症狀,這種情況就叫做「胎寒」。應該服用安胎和氣飲來調理。
安胎和氣飲
煨過的訶子、蜜炙過的白朮(各二錢),陳皮、炒過的良薑、木香、白芍、炙甘草、陳米(各一錢),生薑(五片)。
用水煎服。
5. 小產
小產非正產之證,不可作產前治。蓋小產,氣血大傷,胎動而下,必損帶脈,急宜大補氣血,則帶脈損處可以復生。他日受妊,庶無再損之患,宜大補地黃湯。
大補地黃湯
人參,白朮(蜜炙),當歸(各五錢),茯苓(三錢),熟地黃一兩),杜仲(鹽水炒,二錢),炮姜(五分)
水煎服。
白話文:
小產並非正常的生產狀況,不能當作生產前的病症來治療。因為小產會導致氣血大量損傷,胎兒躁動不安而滑落下來,必定會損害到帶脈,所以應當趕緊大補氣血,這樣帶脈受損的地方才能恢復。將來再次懷孕,才不會有再次受損的隱憂,應該服用大補地黃湯。
大補地黃湯
人參、蜜炙白朮、當歸(各五錢),茯苓(三錢),熟地黃(一兩),鹽水炒杜仲(二錢),炮姜(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6. 半產
妊娠三月(未成形而胎下)者為墮胎,五月而墮者為小產,七月而墮者為半產,此皆重於大產。但人視為輕,忽而殞,命者有之。治宜補血養氣,生新去瘀。若未足月,痛而欲產,下血不止,宜芎歸補血湯,倍加知母止之。產而下血不止,宜人參黃耆湯。產而血瘀心腹疼痛,手按愈甚,宜當歸川芎湯。
胎氣弱而小產,宜八珍湯(方見前胎虛不安條中)。血出過多而發熱,宜聖愈湯。汗出不止,宜獨參湯。發熱煩躁,大渴面赤,脈洪而虛,宜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細,宜姜附四君湯。
芎歸補血湯
黃耆(蜜炙),當歸,白朮(蜜炙),杜仲(鹽水炒),白芍(各一錢),乾薑,阿膠(炒珠),川芎,五味子,木香(不見火),人參,甘草(炙,各五分)
上加知母二錢,水煎服(一方無木香)。
人參黃耆湯
人參,黃耆(蜜炙),當歸,白朮(蜜炙),白芍,艾葉(各一錢),阿膠(炒珠,二錢)
水煎服。
當歸川芎湯
當歸,熟地黃,白芍(炒),玄胡索(炒),川芎,桃仁(去皮尖、搗),紅花,香附(制),青皮(炒),澤蘭葉,牡丹皮
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沖服。
聖愈湯
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酒蒸),生地黃(酒洗),黃耆(蜜炙,各一錢)
水煎服。
獨身湯
人參(二兩)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當歸補血湯
黃耆(蜜炙,一兩),當歸(三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姜附四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各一錢),乾薑(炮),附子(制熟,各五分)
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三個月(胎兒尚未成形就滑落)稱為墮胎,五個月滑落稱為小產,七個月滑落稱為半產,這些情況都比正常生產更加嚴重。但人們常常輕視,導致胎兒意外喪失,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治療原則應該是補血養氣,促進新血生成並排除瘀血。如果懷孕未滿月,出現疼痛並有生產跡象,且出血不止,應該服用芎歸補血湯,並加倍知母來止血。生產後出血不止,應該服用人參黃耆湯。生產後因血瘀導致心腹疼痛,按壓疼痛加劇,應該服用當歸川芎湯。
胎氣虛弱而導致小產,應該服用八珍湯(藥方在前面胎虛不安的條目中)。如果出血過多導致發熱,應該服用聖愈湯。如果汗流不止,應該服用獨參湯。如果發熱煩躁、口渴、面色潮紅,脈象洪大而虛弱,應該服用當歸補血湯。如果身體發熱、面色潮紅,脈象沉細,應該服用姜附四君湯。
芎歸補血湯
黃耆(蜜炙)、當歸、白朮(蜜炙)、杜仲(鹽水炒)、白芍(各一錢)、乾薑、阿膠(炒珠)、川芎、五味子、木香(不見火)、人參、甘草(炙,各五分)。
以上藥材再加上知母二錢,用水煎服(有的方子不加木香)。
人參黃耆湯
人參、黃耆(蜜炙)、當歸、白朮(蜜炙)、白芍、艾葉(各一錢)、阿膠(炒珠,二錢)。
用水煎服。
當歸川芎湯
當歸、熟地黃、白芍(炒)、玄胡索(炒)、川芎、桃仁(去皮尖、搗)、紅花、香附(制)、青皮(炒)、澤蘭葉、牡丹皮。
用水煎煮,加入童便、酒各少許,混合後服用。
聖愈湯
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酒蒸)、生地黃(酒洗)、黃耆(蜜炙,各一錢)。
用水煎服。
獨參湯
人參(二兩)。
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溫服。
當歸補血湯
黃耆(蜜炙,一兩)、當歸(三錢)。
用水一碗半煎至八分,飯後服用。
姜附四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各一錢)、乾薑(炮)、附子(制熟,各五分)。
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