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一 (11)
卷一 (11)
1. 二十三四歲經證
婦人二十三四歲,心腹脹滿,氣升上隔,飲食不思,腹中結塊成膜。此因經後潮熱,誤食生冷,聚成痰飲。若不早治,後成大患,決經湯主之。
決經湯
陳皮,白茯苓,枳殼(麩炒),川芎,赤芍,蘇葉,檳榔,桔梗,白朮(蜜炙),半夏(制,各五分),當歸,香附(制),厚朴(薑製,各七分),甘草(三分),紅花,黃連(酒炒),柴胡(各六分),砂仁(四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如咳嗽,加五味子、杏仁(去皮尖)各五分;口乾潮熱,加竹瀝,陳酒各半杯,薑汁少許。
白話文:
婦女在二十三、四歲時,如果出現心口和肚子脹滿,感覺氣往上衝到胸膈,沒有食慾,肚子裡形成硬塊或像薄膜一樣的東西,這是因為月經後身體發熱,又誤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痰濕積聚。如果不趕快治療,以後會變成大病,應該用決經湯來治療。
決經湯
陳皮、白茯苓、麩炒枳殼、川芎、赤芍、蘇葉、檳榔、桔梗、蜜炙白朮、製半夏,各取五分;當歸、製香附、薑製厚朴,各取七分;甘草三分;紅花、酒炒黃連、柴胡,各取六分;砂仁四分。
加三片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如果咳嗽,加入五味子和去皮尖的杏仁,各五分;如果口乾發熱,加入竹瀝和陳酒各半杯,少許薑汁。
2. 二十五六歲經證
婦人二十五六歲,血海虛冷,經脈不調,腰腹疼痛。或下白帶,或如魚腦,或如米泔,信期不定,每月淋漓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此氣血兩虛也。補經湯、溫經丸主之。
補經湯
當歸,鹿茸(酥炙),香附(童便制,各七分),白芍,川芎,熟地(各六分),黃耆(蜜炙),白朮(蜜炙),白茯苓,黃芩(酒炒),陳皮(去白),砂仁,人參,阿膠(炒),小茴,山茱萸(各五分),沉香,粉甘草(各二分),玄胡索(五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如咳嗽潮熱,加五味子、杏仁(去皮尖)各五分,竹瀝少許。
溫經丸
人參,砂仁(各五錢),白朮(蜜炙),川芎,熟地,當歸,厚朴(薑汁製),香附(各一兩,童便制),夏金砂,銀蟲砂,側柏葉(各二兩),殭蠶(炒),防風(各五分),粉甘草(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分作三股聽用。烏骨雄雞一隻,要三四年老大者。用竹刀殺死,除去血毛頭足肛內雜臟不用,水洗。將陳老酒一大碗,將研過藥末納一股於雞肚內,一股入酒內。以文武火煮極熟,將雞骨肉折開,再用原汁熬干。將雞骨肉並藥末曬乾或焙乾,研極細末,將留下一股藥末投入雞肉末內,和極勻,糯米飯為丸。每日空心酒下五十丸。
白話文:
婦女在二十五、六歲時,可能因為體內血氣虛弱、寒冷,導致經脈不順暢,出現腰腹疼痛的症狀。有時會分泌白色分泌物,有時像魚腦,有時像米漿一樣,月經週期也不固定,每個月都滴滴答答流個不停。臉色呈現青黃色,四肢沒有力氣,頭暈眼花,這都是氣血兩虛的表現。可以用補經湯和溫經丸來治療。
補經湯
使用當歸、炙酥過的鹿茸、用男童小便浸泡過的香附(各七分)、白芍、川芎、熟地(各六分)、蜜炙過的黃耆、蜜炙過的白朮、白茯苓、用酒炒過的黃芩、去除白色內膜的陳皮、砂仁、人參、炒過的阿膠、小茴香、山茱萸(各五分)、沉香、粉甘草(各二分)、玄胡索(五分)。
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如果出現咳嗽、發熱的症狀,可以加入五味子、去除皮尖的杏仁各五分,再加一點竹瀝。
溫經丸
使用人參、砂仁(各五錢)、蜜炙過的白朮、川芎、熟地、當歸、用薑汁製過的厚朴、用男童小便浸泡過的香附(各一兩)、夏金砂、銀蟲砂、側柏葉(各二兩)、炒過的殭蠶、防風(各五分)、粉甘草(二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分成三份備用。選用三、四年的老雄雞一隻,用竹刀殺死後,除去血、毛、頭、腳和內臟,用水洗淨。準備一大碗陳年老酒,將一份藥粉放入雞腹中,一份放入酒中。用小火慢煮至極熟,將雞肉骨頭拆開,再用原汁熬乾。將雞肉骨頭和藥粉曬乾或烘乾,磨成極細的粉末,將剩下的一份藥粉投入雞肉末中,充分混合均勻,再用糯米飯做成藥丸。每天空腹用酒送服五十丸。
3. 二十七八歲經證
婦人二十七八歲,身體困倦,飲食少進,經水時下淋漓不止。或成片塊,或流赤白黃水。面色青黃,目眩眼花,四肢痠痛,將成崩漏。宜服潤經湯。
潤經湯
當歸(一錢),白芍,川芎,香附(醋製),熟地(各八分),阿膠(蛤粉炒珠),黃芩,蒲黃(炒),側柏葉(鹽水炒),白朮(蜜炙,各六分),砂仁(四分),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服。如咳嗽,加五味子、杏仁(去皮尖)各六分;氣急,加半夏(制)、蘇葉各四分;泄瀉,加肉豆蔻(煨)。粟殼各四分,肚痛,加枳殼(麩炒)、玄胡索、乾膝(炒,令煙盡)各六分;若虛冷,可服補經湯、溫經丸(方見此條前),以補心血;若口乾潮熱,不可用溫經丸,可服八珍散(方見此條後四條中),以扶其脾胃。切忌亂服藥餌,若已半身不調,可用調經散(方見此條第五條中)治之。
白話文:
婦女在二十七八歲時,感到身體疲倦困乏,吃不下東西,月經來時滴滴答答流個不停,有時會流出成塊狀的經血,有時則是帶有紅色、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臉色呈現青黃色,眼睛昏花,四肢痠痛,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演變成崩漏。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潤經湯來調理。
潤經湯 的藥方如下:
當歸(一錢)、白芍、川芎、醋製香附、熟地(各八分)、用蛤粉炒過的阿膠珠、黃芩、炒過的蒲黃、鹽水炒過的側柏葉、蜜炙過的白朮(各六分)、砂仁(四分)、炙甘草(三分)。
將以上藥材加上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出現咳嗽,可以加入五味子和去皮尖的杏仁各六分;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可以加入製半夏和蘇葉各四分;如果腹瀉,可以加入煨過的肉豆蔻和粟殼各四分;如果肚子痛,可以加入麩炒枳殼、玄胡索、炒到沒有煙的乾膝各六分。
如果是虛寒體質,可以服用補經湯或溫經丸(藥方在本文前面),來補養心血。如果是口乾舌燥、發熱的情況,就不適合服用溫經丸,應該服用八珍散(藥方在本文後面第四條),來調理脾胃。
絕對不要亂服藥,如果身體已經出現半身不適的情況,可以使用調經散(藥方在本文第五條)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