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經來臭如腐肉

此乃血弱,更傷熱物。譬如溝渠水乾,天氣無雨,久則臭也。身衰舊血少,新血不生,則臭如夏月腐肉。宜服龍骨丸,兼服通瘀飲。

龍骨丸

龍骨(煆),海螵蛸,生地黃(各一兩),白芍,當歸(酒炒),牡蠣粉,川芎,黃芩,白茯苓(各八錢)

共為末,煉蜜丸,空心酒下百丸。

通瘀飲

當歸(酒洗),三稜,莪朮,赤芍,丹皮,白朮(蜜炙),香附(童便制),豬苓,陳皮,木通(各八分),生薑(一片)

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因為體內血氣虛弱,又吃了過多熱性的食物所導致。就像水溝裡的水乾了,天氣又不下雨,久了就會發臭一樣。身體衰弱,舊血量少,新血又無法生成,就會像夏天腐爛的肉一樣發臭。應該服用龍骨丸,同時搭配通瘀飲。

龍骨丸

龍骨(煅燒過)、海螵蛸、生地黃(各一兩)、白芍、當歸(用酒炒過)、牡蠣粉、川芎、黃芩、白茯苓(各八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一百顆。

通瘀飲

當歸(用酒洗過)、三稜、莪朮、赤芍、丹皮、白朮(用蜂蜜炙過)、香附(用童便製過)、豬苓、陳皮、木通(各八分),生薑(一片)

用水煎服。

2. 經來如魚腦髓

經來如魚腦髓,雙腳疼痛不能舉動,乃下元虛冷,更兼風邪所致。當行血行氣,宜服蘇風止痛湯。

蘇風止痛湯

天麻,殭蠶(炒),紫金皮,烏藥(炒),牛膝,獨活川芎,當歸,乳香(去油),南藤,補骨脂(炒),生薑(三片),蔥白(二莖)

酒煎,空心服。

白話文:

月經來時像魚腦髓一樣,而且雙腳疼痛到無法抬起來,這是因為下元虛寒,又加上風邪侵襲所導致。應該要活血行氣,適合服用蘇風止痛湯。

蘇風止痛湯

天麻、炒過的殭蠶、紫金皮、炒過的烏藥、牛膝、獨活、川芎、當歸、去除油脂的乳香、南藤、炒過的補骨脂、生薑(三片)、蔥白(二根)。

用酒煎煮,空腹服用。

3. 經來如牛膜片

經來不止兼下物如牛膜片,昏迷倒地,乃血氣結聚變成此症。症雖驚人卻無大事,宜服朱雄丸。

朱雄丸

硃砂(水飛),雄黃(各一錢),白茯苓(二兩)

共為末,水丸,薑湯下五十丸。

白話文:

月經來潮不止,而且排出像牛的內臟薄膜一樣的東西,導致昏迷倒地,這是因為體內氣血凝結造成的這種症狀。雖然症狀看起來很嚇人,但並無大礙,應該服用朱雄丸。

朱雄丸

硃砂(用水淘洗過的)、雄黃(各一錢),白茯苓(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五十丸。

4. 經來下肉胞

經來不止,忽下肉胞三五個,狀如雞子大,軟如絮,用刀剖開,內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症亦驚人。宜服十全大補湯,五劑即安。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黃耆(炙),肉桂

姜三片,棗二枚,溫服。

白話文:

月經來潮不止,忽然排出三到五個像雞蛋大小的肉塊,摸起來像棉絮般柔軟。用刀剖開來看,裡面像石榴籽一樣。患者會昏迷不省人事,這症狀非常驚人。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五劑就能痊癒。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炙黃耆、肉桂。

加生薑三片、紅棗兩顆,溫熱服用。

5. 經從口鼻出

經不往下行,而從口鼻中出,名曰逆經。此由過食椒姜辛熱之物,熱傷其血,則血亂上行。宜服犀角地黃湯數劑。

犀角地黃湯

犀角,白芍,牡丹皮,枳殼(炒,各一錢),生地黃(三錢),黃芩,桔梗,陳皮,百草霜(各八分),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經血不往下走,反而從口鼻跑出來,這叫做「逆經」。這是因為吃了太多辣椒、薑等辛辣燥熱的食物,熱氣傷到了血液,導致血液不正常地往上竄。應該服用幾劑犀角地黃湯來治療。

犀角地黃湯

犀角、白芍、牡丹皮、炒過的枳殼(各一錢)、生地黃(三錢)、黃芩、桔梗、陳皮、百草霜(各八分)、甘草(三分)

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6. 逆經咳嗽氣急

經從口鼻出,五心煩熱,咳嗽氣急,治宜推血下行。先服紅花湯七劑,再服款冬湯,止嗽下氣,四五劑可安。

紅花湯

紅花,黃芩,蘇木(各八分),天花粉(六分)

水煎空心服。

款冬湯

款冬花,桔梗,粟殼(蜜炙),蘇子(炒),紫菀,知母(各八分),石膏,桑白皮(蜜炙),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逆經咳嗽氣喘

月經不從陰道排出,反而從口鼻出來,同時感到手心、腳心、胸口發熱煩躁,還會咳嗽、呼吸急促,治療原則應該是引導血往下走。先服用紅花湯七帖,之後再服用款冬湯,用來止咳、平降氣息,服用四、五帖就可以康復。

紅花湯

紅花、黃芩、蘇木(各二點四克),天花粉(一點八克)

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

款冬湯

款冬花、桔梗、粟殼(用蜂蜜拌炒過)、蘇子(炒過)、紫菀、知母(各二點四克),石膏、桑白皮(用蜂蜜拌炒過)、杏仁(去皮尖,各三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