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2. 求嗣上

3. 求嗣總論

生人之道,始於求嗣,而求嗣之法,不越乎男養精、女養血兩大關鍵。蓋陽精溢瀉而不竭,陰血時下而無愆,陰陽交暢,精血合凝,胚胎結而生育滋矣。若陽虛不能下施於陰,陰虧不能上承夫陽,陰陽牴牾,精血乖離,是以無子。主治之法:男當益其精而節其欲,使陽道之常健;女當養其血而平其氣,使月事以時下,交相培養,有子之道也。

世人不察方,且推生克於五行,蘄補養於藥餌,以偽勝真,以人奪天,雖孕而不育,育而不壽者多矣。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繁衍後代,開始於求子這件事,而求子的方法,不外乎男性注重保養精氣、女性注重保養血液這兩大關鍵。因為男性的精液能夠源源不絕地釋放,不會枯竭,女性的月經能夠按時來潮,沒有延遲,陰陽二氣能夠順暢交流,精血才能夠互相結合凝結,這樣胚胎才能夠形成,生育才能夠順利進行。如果男性陽氣虛弱,無法將精氣施於女性,女性陰血虧損,無法承受男性的陽氣,陰陽之間產生衝突,精血就會分離,這樣就無法生育。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男性應該增益精氣並且節制性慾,使陽氣功能保持正常健康;女性應該滋養血液並且調和氣息,使月經能夠按時來潮,男女雙方互相培養,這才是能夠生育的方法。

現在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會從五行相生相剋的角度去推論,或者寄望於用藥物來補養,用虛假的道理取代真實的道理,用人為的力量去干擾自然的規律,這樣即使懷孕也可能無法順利生產,或者生下來也可能體弱多病,難以長壽。

4. 求嗣脈訣

求嗣之脈,專責於尺。右尺偏旺,火動好色;左尺偏旺,陰虛非福。惟沉滑勻,易為生息。微澀精清,兼遲冷極。若見微濡,入房無力。女不好生,亦尺脈澀。

白話文:

想要懷孕生子,診斷脈象的重點在於「尺脈」。如果右手的尺脈特別旺盛,代表體內陽氣偏盛,容易慾望強烈;如果左手的尺脈特別旺盛,代表陰虛,並非好現象。只有尺脈呈現沉取有力、滑順且均勻的狀態,才容易受孕。如果尺脈微弱、帶有澀感,代表精液稀薄,加上脈象遲緩且冰冷,受孕機率會降低。如果脈象呈現微弱且濡濕,代表性行為時力不從心。女性不易受孕,也通常是尺脈帶有澀感的緣故。

5. 相女有法

求嗣者,必先擇女,猶種植者必先擇地。蓋砂礫之場,難期稻黍;而薄福之婦,安望熊羆?故為後嗣計,不可不選擇也。大都婦人之質,貴靜而賤動,貴重而賤輕,貴厚而賤薄,貴蒼而賤嫩。

故唇短嘴小者不堪,此子嗣之部位也;耳小輪薄者不堪,此腎氣之外候也;聲細而不振者不堪,此丹田之氣本也;形體薄弱者不堪,此藏蓄之宮城也;飲食纖細者不堪,此倉廩血海之源也;發焦齒豁者不堪,肝虧血而腎虧精也;晴露臀削者不堪,臟不藏而後無後也;山根唇口多青氣者不堪,陽不勝陰,必多肝脾之滯逆也;脈見緊張弦澀者不堪,必真陰虧弱經候不調,而乏生生之氣也。他如未笄之女,陰氣未完,欲盛之婦,所生多女。

性情和者,調經自易;性情妒者,月水不勻。相貌惡者形重,顏容美者福薄。肉肥勝骨者脂滿子宮,骨瘦如柴者子宮無血。又有虎頭熊項、蜂目豺聲、橫面豎眉者,必多刑剋;潑悍奸險、陰惡刻薄者,均不利於子嗣。求嗣者不可不急講也。

白話文:

想要有後代的人,必須先慎選妻子,就像種植作物必須先選擇土地一樣。因為在沙礫地裡,難以期待收成稻米和黍粟;而福薄的女子,又怎能期望生出男孩呢?所以為了後代著想,不能不慎重選擇。

大致來說,女子的體質,以安靜為貴,不宜好動;以穩重為貴,不宜輕浮;以敦厚為貴,不宜單薄;以成熟為貴,不宜稚嫩。

因此,嘴唇短小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子女的部位;耳朵小又薄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腎氣的外在表現;聲音細弱沒有精神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丹田之氣的根本;體型瘦弱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藏養精血的宮殿;飲食挑剔食量少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儲存血液的倉庫;頭髮枯黃牙齒稀疏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肝血和腎精不足的表現;眼睛外露屁股削瘦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內臟虛弱無法藏精,導致無法生育;山根、嘴唇周圍常有青色的人不能選,因為那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容易有肝脾的氣血阻滯;脈象呈現緊張、弦硬、不順暢的人不能選,因為那代表體內的陰氣虛弱,月經不調,缺乏生殖的活力。此外,還沒到結婚年紀的女子,陰氣尚未成熟;過於性慾旺盛的婦女,容易生女兒。

性情溫和的人,容易調經;性情善妒的人,月經容易不規律。長相凶惡的人,體型會顯得笨重;容貌過於美麗的人,福氣通常比較薄。肉多於骨的人,子宮容易被脂肪填滿;骨瘦如柴的人,子宮容易缺乏血液。還有像虎頭熊頸、眼睛像蜂、聲音像豺狼、橫臉豎眉的人,通常會有很多刑剋;個性潑辣強悍、奸詐陰險、陰暗刻薄的人,都不利於生育後代。想要有後代的人,不能不謹慎挑選啊!

6. 子嗣專責男子

子嗣有無之責,全歸男子,而世俗專主婦人,此不通之論也。易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夫地之生物不過順承乎天,則母之生子亦不過順承乎父而已,安可以婦人為主耶?若以婦人為主,試觀富貴之家侍妾已多,其中豈無經水當期而無病者乎?有已經前夫頻頻生育,而娶以圖其易者,顧亦不能得胎。更遣與他人轉盼生子者,豈不能受孕於此,而能受孕於彼乎?是以子嗣之有無,責專男子。

無論老少強弱,俱要神足,神足全憑寡欲,寡欲則不妄交合,積氣儲精,待時而動,一舉而成。世人不察,以小產專責之母,不育專付之兒,壽夭專誘之數,不亦謬乎?蓋少年生子多有羸弱者,欲勤而精薄也;老年生子反多強壯者,欲少而精全也。又交接時不可大肆出入,密密揉之可也。

若大肆出入,胎風自不能免矣。故年老人得子多不受風者,不能大肆出入故也。又受胎後切不可再與之交,一恐傷胎暗產,一恐生子胎毒為患也。是男子必先自治而後及婦人則幾矣。

白話文:

子嗣的有無,完全是男子的責任,而世俗卻只歸咎於婦女,這是說不通的。易經說:「坤道順應天道而運行」,大地孕育萬物不過是順應天道,那麼母親生孩子也只是順應父親而已,怎麼能以婦女為主呢?如果以婦女為主,試看那些富貴人家,妻妾眾多,難道其中沒有月經正常且無疾病的女子嗎?有些人已經和前夫頻繁生育過,被娶來是希望她容易懷孕,卻反而不能懷孕。再把她嫁給別人,卻馬上生了孩子,難道是不能在這裡受孕,卻能在別處受孕嗎?所以說,子嗣的有無,責任完全在男子。

無論年紀大小、體質強弱,都要精氣神充足,精氣神充足全靠減少慾望,減少慾望就不會胡亂交合,能夠積蓄精氣,等待時機而動,一次就能成功。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小產的責任全推給母親,把不孕的責任全推給兒子,把壽命長短歸咎於命數,不是很荒謬嗎?年輕人生的孩子多半虛弱,是因為慾望強盛而精氣不足;老年人生的孩子反而多半強壯,是因為慾望減少而精氣飽滿。另外,在性交時不要大幅度的抽送,輕柔的摩擦就可以了。

如果大幅度的抽送,胎風就難以避免。所以老年人得子多半沒有胎風,就是因為他們無法大幅度的抽送。還有,懷孕之後絕對不可以再行房事,一是怕傷到胎兒導致流產,二是怕生出來的孩子帶有胎毒。所以男子必須先自我約束,然後才能照顧到婦女,這樣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