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16)
卷二 (16)
1. 子懸
妊娠四五月,君相二火以養胎。平素火盛,以至胎氣不和,逆上心胸,脹滿疼痛,名曰子懸。宜紫蘇飲或子懸湯。若肝脾氣血虛而有火不安者,宜紫蘇飲兼逍遙散(方見子氣條中)。若脾虛而不安者,宜四君芎歸湯。若胃熱而不安者,宜加味四君湯。若脾鬱而不安者,宜加味歸脾湯。若胎動困篤者,宜蔥白湯。
紫蘇飲
白話文:
懷孕四五個月,君相二火用來養胎。平時火氣旺盛,以至於胎氣不和,逆行到心胸,會造成脹滿疼痛,這種情況稱為子懸。應該喝紫蘇飲或子懸湯。如果肝脾氣血虛,還有火不安寧的情況,應該喝紫蘇飲,並搭配逍遙散(配方請參考子氣條)。如果脾虛且不安寧的情況,應該喝四君芎歸湯。如果胃熱且不安寧的情況,應該喝加味四君湯。如果脾氣鬱結且不安寧的情況,應該喝加味歸脾湯。如果胎動頻繁且痛苦的情況,應該喝蔥白湯。
大腹皮(二錢),川芎,陳皮(去白),白芍(酒炒),蘇葉(各一錢),當歸(二錢),人參,甘草(各五分),薑(四片),蔥白(三莖)
水煎服。(一方有香附,無人參)
白話文:
取大腹皮兩錢、川芎、陳皮去白、白芍酒炒、蘇葉、當歸兩錢、人參、甘草各五分、薑四片、蔥白三莖,加水煎服。另一方則用香附代替人參。
如腹疼加木香、香附(制)各一錢。咳嗽加枳殼(麩炒),桑白皮各一錢。熱加條芩、淡竹茹各一錢。嘔加砂仁、半夏(薑製、炒黃)各一錢。瀉加茯苓、白朮(蜜炙)各一錢。
子懸湯
白話文:
如果腹部疼痛,再加入木香、香附各一錢。如果咳嗽,再加入枳殼(用麩子炒過)、桑白皮各一錢。如果發熱,再加入條芩、淡竹茹各一錢。如果嘔吐,再加入砂仁、半夏(用薑汁炮製、炒至金黃)各一錢。如果腹瀉,再加入茯苓、白朮(用蜂蜜炙過)各一錢。
人參(一錢),當歸身,白芍(各二錢),黃芩,丹參,蘇葉,陳皮,砂仁,香附(各八分,制),薑(三片),蔥白(三莖)
白話文:
人參(六公克),當歸身、白芍(各十二公克),黃芩、丹參、蘇葉、陳皮、砂仁、香附(各五公克,經過炮製),生薑(三片),蔥白(三根)
水煎服。
四君芎歸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當歸,川芎,砂仁,炙甘草(各一錢),薑(三片),蔥白(三莖)
水煎服。
加味四君湯
白話文:
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君子湯加芎歸 人參、蜜炙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砂仁、炙甘草(各一錢),生薑(三片),蔥白(三根)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枳殼(麩炒),柴胡,黃芩,山梔仁(炒,各一錢),甘草(五分),薑(三片),蔥白(三莖)
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
白話文:
人參,白朮(用蜂蜜烘烤過),茯苓,枳殼(用麩皮炒過),柴胡,黃芩,山梔仁(炒過,每種一錢),甘草(五分),薑(三片),蔥白(三根)
人參,黃耆,白朮(蜜炙),茯苓,棗仁(各二錢),遠志(制),當歸(各一錢),柴胡,山梔仁,枳殼(麩炒,各八分),木香(不見火),炙甘草(各五分),圓眼肉(七枚)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蔥白湯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術(用蜂蜜烤過)、茯苓、棗仁(各二錢),遠志(經過處理)、當歸(各一錢),柴胡、山梔仁、枳殼(用麩皮炒過,各八分),木香(不要碰到火)、炙甘草(各五分),圓眼肉(七片)
蔥白二十七莖煮汁飲之。生胎即安,死胎即下。不效,再服此方,神效之極。惟脈浮、滑胎者宜之。本草云:通陽氣安胎。
白話文:
將 27 根蔥白煮成湯汁飲用。胎兒若存活,此方能保胎安胎;胎兒若已死亡,此方能將胎兒排出體外。若此方無效,可再服用一次,會有很好的效果。此方只適用於脈浮、滑胎者。本草綱目記載:蔥白能通陽氣,安胎。
2. 子煩
妊娠五六月,少陰君火以養精,六七月少陽相火以養氣。平素火盛或值天時火熱,內外之火相亢而心驚膽怯,煩躁不安者,名曰子煩。責之心虛有火,宜竹葉湯或竹瀝湯,甚則知母飲或犀角散。若左寸微弱,宜知柏養心湯調服安神丸。
竹葉湯
白話文:
在懷孕五到六個月時,少陰君火用來滋養胎兒精氣,六到七月時少陽相火用來滋養胎兒之氣。如果孕婦一向火氣旺盛,或者遇上天氣炎熱,內外之火互相亢進,就會出現心驚膽怯、煩躁不安的症狀,稱為「子煩」。這時應診斷為心虛有火,可以使用竹葉湯或竹瀝湯來治療;如果症狀嚴重,則可以使用知母飲或犀角散。如果左寸脈微弱,則可以使用知柏養心湯與安神丸一起服用來調養。
白茯苓(二錢),麥門冬(去心),黃芩(各一錢五分),竹葉(七片),燈心(十莖)
白話文:
-
白茯苓(12公克)
-
麥門冬(去心),(6公克)
-
黃芩(各6公克)
-
竹葉(7片)
-
燈心(10根)
水煎,日服二次。(一方有當歸、防風、梔子仁)
白話文:
將藥物用水煎煮後,每天服用二次。(一方含當歸、防風、梔子仁)
若血虛煩熱加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若氣虛煩躁加人參、白朮(蜜炙)、炙甘草各一錢。
竹瀝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血虛煩熱的症狀,可以再加入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
如果患者有氣虛煩躁的症狀,可以再加入人參、白朮(蜜炙)、炙甘草,各一錢。
赤茯苓一兩,以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入竹瀝一杯和勻服。又竹瀝一味,細細飲之亦妙。
知母飲
白話文:
赤茯苓一兩,用一飯碗水煎煮。等煮到只剩七分,就把藥渣撈除,然後加入竹瀝一杯,攪拌均勻喝下。此外,單服竹瀝,慢慢喝下,也有很好效果。
知母,麥冬(去心),黃耆(生用)、甘草(各一錢),子芩,赤茯苓(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至七分,去渣,入竹瀝一杯,溫服。
白話文:
-
知母:具有清熱、滋陰、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火旺、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
麥冬(去心):具有養陰、清熱、潤肺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肺燥、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
-
黃耆(生用):具有補氣、固表、益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表虛、自汗、畏寒等症狀。
-
甘草(各一錢):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氣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
子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
-
赤茯苓(各一錢半):具有利水滲溼、健脾益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泄瀉等症狀。
氣虛加人參一錢,口渴加石膏一錢,熱甚者加犀角(銼)五分。
犀角散
白話文:
-
氣虛:人參一錢
-
口渴:石膏一錢
-
發燒嚴重:犀角(銼碎)五分
犀角(五分,鎊),地骨皮,麥冬(去心,各二錢),茯神一錢五分),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柏子養子湯
白話文:
犀角(五分,研成粉末),地骨皮、麥冬(去中心,各二錢),茯神(一錢五分),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生黃耆,麥冬,棗仁,人參,柏子仁(各一錢),茯神,川芎,遠志(制,各八分),當歸(二錢),五味子(十粒),炙甘草(五分),薑(三片)
水煎服。
安神丸
白話文:
-
生黃耆:一錢
-
麥冬:一錢
-
棗仁:一錢
-
人參:一錢
-
柏子仁:一錢
-
茯神:八分
-
川芎:八分
-
遠志:八分(炮製過)
-
當歸:二錢
-
五味子:十粒
-
炙甘草:五分
-
生薑:三片
黃連(酒炒),生地黃,當歸身(各三錢),炙甘草(五分)
白話文:
黃連(用酒炒過),生地黃、當歸身(各三錢),炙甘草(五分)
上為末,蒸餅糊丸如黍米大,辰砂二錢為衣,柏子養心湯送四十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蒸過的麵糰將藥粉包成像黍米般大小的丸子,再用兩錢的辰砂粉末包在外層。最後,用柏子養心湯送服四十顆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