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17)
卷二 (17)
1. 子嗽
妊娠四五月,咳嗽、五心煩熱,胎動不安,名曰子嗽,宜服宜胎飲。若因外感風寒,喘急不食,宜桔梗散。若火盛乘金,胎氣壅塞,宜兜鈴散。痰多喘滿,宜百合散。
宜胎飲
白話文:
懷孕四五個月,出現咳嗽、五心煩熱、胎動不安的症狀,稱為子嗽,宜服用宜胎飲。若因外感風寒,出現喘急、不思飲食的症狀,宜服用桔梗散。如果火盛克金,胎氣壅塞,宜服用兜鈴散。痰多、喘滿的症狀,宜服用百合散。
乾地黃(三錢,酒洗),當歸身(酒洗),麥冬(去心,各一錢半),白芍(酒炒,二錢),阿膠(蛤粉炒珠),杜仲(鹽水炒斷絲),川續斷(鹽水炒),條芩,枳殼(麩炒,各一錢),砂仁(炒去殼,三分,研)
河水煎服。
桔梗散
白話文:
乾地黃(三錢,用酒清洗),當歸身(用酒清洗),麥冬(去除內芯,各一錢半),白芍(用酒炒,二錢),阿膠(用蛤粉炒珠),杜仲(用鹽水炒斷),川續斷(用鹽水炒),條芩,枳殼(用麩皮炒,各一錢),砂仁(炒熟去殼,三分,研磨成粉)
淡天冬(去心),赤茯苓(各一錢),桑白皮,桔梗,蘇葉(各五分),麻黃(三分,去節),川貝母(去心、杵),人參,炙甘草(各二分),薑(三片)
水煎服。(一方有杏仁、無貝母)
兜鈴散
白話文:
淡天冬(去掉芯),赤茯苓(各一錢),桑白皮,桔梗,蘇葉(各五分),麻黃(去掉節後三分),川貝母(去掉芯後研成粉末),人參,炙甘草(各二分),生薑(三片)
馬兜鈴,桔梗,人參,川貝母(去心、杵),甘草(炙,各五分),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豆汁浸、洗),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四分)
水煎服。(一方有枳殼、無人參、川貝母)
百合散
白話文:
馬兜鈴、桔梗、人參、川貝母(去除中心、搗碎)、甘草(烤過,各五分)、桑白皮、陳皮、大腹皮(用豆漿浸泡、清洗)、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四分)
百合,紫菀茸,川貝母(去心、杵),白芍,前胡,赤茯苓,桔梗(炒,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薑(五片)
水煎服。
白話文:
百合、紫菀茸、川貝母(去除內核並搗碎)、白芍、前胡、赤茯苓、桔梗(炒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薑(五片)
2. 子瘧
妊娠患瘧,寒熱往來,名曰子瘧。或熱多寒少及但熱不寒,口苦舌乾,大便秘澀,脈弦而數,宜醒脾飲。或寒多熱少及但寒不熱,噁心頭痛,面色青白,脈弦而遲,宜人參養胃湯。或無氣虛弱,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或飲食停滯,宜加減六君湯。或邪盛食少,宜驅邪湯。
醒脾飲
白話文:
妊娠期間患上瘧疾,寒熱交替,稱為子瘧。有的表現為發熱明顯,寒戰不顯著,甚至只發熱而不畏寒,口苦舌乾,大便乾燥難以排出,脈搏弦細而頻繁,宜服用醒脾飲。有的表現為畏寒明顯,發熱不顯著,甚至只畏寒不發熱,噁心頭痛,面色青白,脈搏弦細而緩慢,宜服用人參養胃湯。有的沒有氣虛、體弱的症狀,宜服用補中益氣湯(詳見前文子虛篇)。有的因飲食停滯而引起,宜加減六君湯。有的邪氣盛,食慾差,宜服用驅邪湯。
青皮,厚朴(薑汁炒),白朮(蜜炙),草果,柴胡,黃芩,茯苓,炙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人參養胃湯
白話文:
取青皮、厚朴(用薑汁炒)、白朮(蜜炙)、草果、柴胡、黃芩、茯苓、炙甘草各五分,加水煎服。
厚朴(薑製),橘紅(各八分),蒼朮(一錢,制),藿香葉,草果,茯苓,人參(各五分),炙甘草(三分),薑(七片),烏梅(一個)
水煎服。
加減六君湯
白話文:
厚朴(薑汁炒製),橘紅(各八分),蒼朮(一錢,炒製),藿香葉,草果,茯苓,人參(各五分),炙甘草(三分),薑(七片),烏梅(一個)
人參,白朮(蜜炙,八分),陳皮,蒼朮(制),藿香葉(各一錢),茯苓,桔梗,炙甘草(各五分),薑(三片)
水煎服。
驅邪湯
白話文:
人蔘、白朮(用蜜炙制,八分)、橘皮、蒼朮(已經過制)、藿香葉(各一錢)、茯苓、桔梗、炙甘草(各五分)、薑(三片)。
高良薑,白朮(蜜炙),草果,橘紅,藿香葉,砂仁,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錢),薑(五片),棗(二枚)
水煎服。
白話文:
良薑、白朮(用蜜汁炙過)、草果、橘紅、藿香葉、砂仁、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錢),生薑(五片),大棗(二枚)。
3. 子啼
兒啼腹中,有聲如鍾,名曰子啼。蓋母腹中有疙瘩,兒含口中,因母舉手向高處取物,疙瘩脫出兒口,是以啼哭,如聞鐘聲。古方用黃連濃煎汁,令母呷服自止。又法:撒錢於地,令妊婦曲腰,就地拾取錢文,則疙瘩仍入兒口,啼哭自止,此法更為至妙。
白話文:
嬰兒在母親腹中啼哭,聲音像鐘聲,叫做「子啼」。這是因為母親腹中有疙瘩,嬰兒含在嘴裡,母親舉手取高處的東西時,疙瘩從嬰兒嘴裡脫落,嬰兒因此啼哭,哭聲像鐘聲。古方用黃連濃汁,讓母親喝下就能自癒。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錢幣撒在地面上,讓孕婦彎腰在地上撿拾錢幣,疙瘩就會重新進入嬰兒嘴裡,嬰兒的啼哭就會停止。這種方法更為有效。
4. 子喑
妊娠三五月間,忽然失音不語,名曰子喑。此胞之絡脈絕也。蓋胞絡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故不能言。此非藥可愈,待十月滿足,子母分娩,則自能言,勿藥可也。
白話文:
懷孕三五月間,忽然失聲不語,叫做子喑。這是因為胎兒與母體的絡脈斷絕了。胎兒的絡脈連於腎少陰經脈,貫穿腎臟並連繫舌根,所以不能說話。這不是用藥可以治癒的,等到十月懷胎期滿,母子分娩,自然就能說話了,不要用藥。
5. 轉胞
妊娠八九月,小便不通,此氣虛不能舉胎,胎壓脬胞,展在一邊,胞系乖戾,水不能出,名曰轉胞。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則水道自行,宜參朮飲。若飽食後氣傷胎系,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壓膀胱,尿閉腹腫者,宜參朮二陳湯。又法:將孕婦倒豎起,則胎自墜轉,其尿自出,亦妙。
參朮飲
白話文:
懷孕八、九個月,小便不通暢,這是氣虛不能託舉胎兒,胎兒壓迫膀胱,偏向一邊,導致子宮系統異常,小便無法排出,這種情況稱作「轉胞」。如果胎兒能被託舉起來,懸浮在中間,子宮系統就能舒展,尿道也能自行通暢,此時應該服用參朮飲。
若是飽食後,氣傷胎系,胎系鬆弛不能自舉,而下壓膀胱,導致小便閉塞、腹部腫脹,應該服用參朮二陳湯。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將孕婦倒立起來,胎兒自然會向下墜落轉動,小便也就隨之排出,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人參,白朮(蜜炙),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陳皮,半夏(薑製、炒黃),炙甘草(各二錢),薑(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
人參: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
-
白朮(蜜炙):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髓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半夏(薑製、炒黃):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炙甘草(各二錢):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薑(三片):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棗(二枚):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水煎,空心服。服後隨以指探吐,候氣定又服又吐(以升提其氣、上竅通而下竅自利也)。
參朮二陳湯
人參,白朮(蜜炙),當歸,白芍,陳皮,半夏(薑汁製、炒黃),炙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煮後,空腹服用。服藥後隨即用手指引吐出,待氣息穩定後再次服用並再次引吐(以此提升氣息、使上竅暢通而下竅自然排泄)。
參朮二陳湯
人參,白朮(蜜炙),當歸,白芍,陳皮,半夏(薑汁製、炒黃),炙甘草(各三公分)
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