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24)
卷二 (24)
1. 子滿
妊娠五六月間,腹大異常,胸膈脹滿,小水不通,遍身浮腫,名曰子滿。此胞中蓄水也。若不早治,生子足手必然軟短,形體殘疾或水下即死,宜鯉魚湯。
鯉魚湯
白朮(蜜炙,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當歸,赤芍(各一錢),橘紅(五分),鯉魚(一尾,不拘大小,去鱗臟,白水煮熟,取汁),生薑(五片)
上將魚汁一鍾半入藥,煎至一鍾,空心服。以水盡,腫消為度。
如胎死腹中,脹滿未除,須再服一劑。
白話文:
懷孕五、六個月時,肚子異常腫大,胸口和橫膈膜脹滿難受,小便排不出來,全身都浮腫,這種情況叫做「子滿」。這是因為子宮內積水造成的。如果不趕快治療,生出來的孩子手腳一定會軟弱短小,身體會有殘疾,甚至可能因為胎兒浸在水中而死亡。應該服用鯉魚湯來治療。
鯉魚湯
白朮(用蜂蜜炙過,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當歸、赤芍(各一錢)、橘紅(五分)、鯉魚(一尾,大小不拘,去除魚鱗和內臟,用清水煮熟,取魚湯)、生薑(五片)。
將魚湯一碗半加入藥材中,煎煮至剩下一碗,空腹服用。喝到水腫消退為止。
如果胎兒死在腹中,脹滿的情況還沒有解除,就必須再服用一劑。
2. 子腫
妊娠五六個月,遍身浮腫,腹脹喘促,高過心胸,氣逆不安,小便不利者,屬水氣為病,名曰子腫(俗云:琉璃胎)。此胎中有水也,宜防己湯。若面目虛浮,四肢作腫,宜全生白朮散,未應,佐以四君子湯。若下部腫甚,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子氣條中)加茯苓三錢。若脾虛腫滿,宜單氏白朮散。若胎前浮腫,脾肺俱病者,宜五皮散。若濕熱腫滿,宜梔子散。
防己湯
防己,赤茯苓,桑白皮,紫蘇葉(各一錢),木香(不見火,五分),姜(三片)
水煎服。
全生白朮散
白朮(蜜炙,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茯苓皮(各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如未應佐以四君子湯,即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各一錢,煎湯調服。
單氏白朮散
白朮(蜜炙),當歸(各二錢),人參(一錢),川芎(八分),大腹皮,茯苓(各七分),陳皮(四分),甘草(三分),姜(三片)
水煎服。
如水瀉至腫,加山藥、扁豆、澤瀉。
五皮散
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陳皮,生薑皮(各等分)
加木香(少許)濃煎汁半鍾,空心服。
白話文:
懷孕五、六個月時,如果出現全身浮腫,肚子脹氣、呼吸急促,腫脹部位高過胸口,氣往上衝很不舒服,小便又不順暢,這屬於體內水氣引起的疾病,稱為子腫(俗稱琉璃胎)。這是胎兒體內有積水,要用防己湯來治療。
如果只是臉部和四肢虛浮腫脹,應該用全生白朮散,如果沒效果,再搭配四君子湯。如果是下半身腫得很厲害,要用補中益氣湯(方子在子氣條目裡)再加茯苓三錢。如果因脾虛導致腫脹,要用單氏白朮散。如果懷孕前就浮腫,而且是脾和肺都出問題,要用五皮散。如果是濕熱引起的腫脹,要用梔子散。
防己湯
防己、赤茯苓、桑白皮、紫蘇葉(各一錢)、木香(不炒過,五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服用。
全生白朮散
白朮(用蜂蜜炒過,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茯苓皮(各五錢)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如果沒效果,再搭配四君子湯,也就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各一錢,煎湯調服。
單氏白朮散
白朮(用蜂蜜炒過)、當歸(各二錢)、人參(一錢)、川芎(八分)、大腹皮、茯苓(各七分)、陳皮(四分)、甘草(三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拉肚子拉到水腫更嚴重,要加山藥、扁豆、澤瀉。
五皮散
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陳皮、生薑皮(各等量)
加少許木香,用濃汁煎煮半鐘,空腹服用。
3. 子暈
妊娠七八月,忽然卒倒,僵仆不省人事,頃刻即醒,名曰子暈,宜葛根湯。亦有血虛、陰火炎上,鼓動其痰而眩暈者,宜葛根四物湯。亦有氣血兩虛而眩暈者,宜八珍湯。
葛根湯
葛根(一錢二分),桂枝(去皮),麻黃(去節,各八分),白芍,甘草(各六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一鍾半,先將麻黃、葛根煎至一鍾,去沫,入諸藥煎七分,溫服。
葛根四物湯
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一錢),葛根,秦艽,防風(各八分),牡丹皮(六分),細辛(三分)
水煎,入竹瀝一杯和勻,溫服。
八珍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各等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七、八個月時,突然昏倒,身體僵硬倒地,不省人事,但很快就醒來,這叫做子暈。這種情況適合服用葛根湯。
也有因為血虛、體內陰火旺盛,導致痰液被鼓動而引起頭暈的,這種情況適合服用葛根四物湯。
另外,也有因為氣血兩虛而導致頭暈的,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八珍湯。
葛根湯
葛根(1.2錢),桂枝(去皮),麻黃(去節,各0.8錢),白芍,甘草(各0.6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用水一碗半,先將麻黃、葛根煎至一碗,撈去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七分,溫熱服用。
葛根四物湯
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1錢),葛根,秦艽,防風(各0.8錢),牡丹皮(0.6錢),細辛(0.3錢)。
用水煎煮,加入竹瀝一杯攪勻,溫熱服用。
八珍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各等量),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用水煎煮服用。
4. 子癇
妊娠中風,頸項強直,筋脈攣急,口噤語澀,痰盛者昏迷,癲癇發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癇。輕則宜四物湯加黃芩、黃連以降火;半夏、陳皮以化痰。更加白朮以燥濕、強脾。名曰清痰四物湯。甚則角弓反張,宜羚羊角散。
清痰四物湯
熟地黃(三錢),白芍(酒炒),黃芩(酒炒,各二錢半),當歸(二錢),半夏(制、炒黃),陳皮,白朮(蜜炙,各一錢),姜(三片)
水煎,溫服。
羚羊角散
羚羊角(鎊,一錢),獨活,酸棗仁(炒),五加皮,防風,當歸(酒洗),川芎,茯神,杏仁(去皮尖、炒、杵),薏苡仁(各七分),木香(不見火),甘草(各五分),姜(三片)
水煎,不拘時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出現中風的症狀,像是脖子僵硬、筋脈抽搐痙攣、嘴巴緊閉說話困難、痰多嚴重時會昏迷、癲癇發作抽搐、失去意識,這種情況就叫做子癇。如果症狀輕微,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黃連來降火,再加半夏、陳皮來化痰。如果想要加強去濕氣、健脾的效果,可以再加白朮,這個方子叫做清痰四物湯。如果症狀嚴重到身體向後彎曲,就要用羚羊角散。
清痰四物湯
熟地黃(9克),白芍(用酒炒過)(7.5克),黃芩(用酒炒過)(7.5克),當歸(6克),半夏(炮製過、炒黃)(3克),陳皮(3克),白朮(用蜜炙過)(3克),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羚羊角散
羚羊角(磨成粉)(3克),獨活(2.1克),酸棗仁(炒過)(2.1克),五加皮(2.1克),防風(2.1克),當歸(用酒洗過)(2.1克),川芎(2.1克),茯神(2.1克),杏仁(去皮尖、炒過、搗碎)(2.1克),薏苡仁(2.1克),木香(不要經過火)(1.5克),甘草(1.5克),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