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四 (14)
卷四 (14)
1. 護兒法
嬰兒初生肌膚未實,衣服宜隨寒熱加減,但令背腹常暖為佳。春、夏、秋宜單衣,不宜暖衣,暖則筋骨軟弱,易發瘡瘍。冬月宜舊絮,不宜新綿,新則汗出,表虛腠理不密,易受風寒。平日宜見地氣,尤宜頻見風日。若藏於重幃密室,不見地氣、風日,則筋骨柔軟易致損傷。
嘗見富貴之子,重茵疊被,日在懷抱之中,雖數歲未能行走,時染災病。而田舍之兒,終日暴露,或飢或寒,絕無他病,亦可知愛兒之不在姑息矣。歌曰:養子須調護,看承莫縱馳,乳多終損胃,食壅即傷脾。被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須見日,寒暑順天時。真妙訣也。
又冬月嚴寒,不與烘火,惟以加衣厚暖,可無火毒諸患。又衣服被衲日曬日收,不宜在外夜露。書曰:天上有飛星惡鳥,不可干犯,小兒染著戾氣,生無辜疾,啼叫不絕,速宜換下。即將衣服雨則醋炭烘之,晴則太陽照之。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皮膚還很嬌嫩,穿衣服應該隨著天氣冷熱增減,但保持背部和腹部溫暖是最好的。春天、夏天和秋天適合穿單薄的衣服,不適合穿太厚的衣服,穿太暖會導致筋骨軟弱,容易長瘡。冬天適合穿舊棉絮做的衣服,不適合穿新棉花做的衣服,新棉花容易出汗,導致皮膚毛孔鬆散,容易受風寒。
平常應該讓嬰兒接觸地面的氣息,尤其應該經常曬太陽。如果把嬰兒藏在厚重的帳幔和密閉的房間裡,不接觸地氣和陽光,筋骨會變得軟弱,容易受傷。
我曾看過富貴人家的孩子,墊著厚厚的褥子,蓋著層層的被子,整天抱在懷裡,雖然已經好幾歲了還不會走路,而且經常生病。而農村的孩子,整天在外面活動,有時會餓到或冷到,卻很少生病。由此可知,愛護孩子並不是嬌慣他們。歌謠說:「養育孩子要好好照顧,不要放縱,奶喝太多會損害腸胃,食物吃太多會傷害脾臟。被子蓋太厚沒有好處,穿單薄的衣服才是適合的。沒有風的時候要曬太陽,寒冷炎熱要順應自然時節。」這真是絕妙的訣竅啊!
另外,冬天寒冷時,不要用火爐取暖,只要多穿衣服保暖,就可以避免火毒等疾病。還有,衣服和被子要每天曬太陽後收起來,不應該在外面過夜。古書說:「天上有會飛的惡鳥,不可以冒犯,小孩如果沾染到邪氣,會生無緣無故的疾病,哭鬧不停,應該趕快換下衣服。」如果衣服被雨淋濕,就用醋和炭火烘乾,晴天就拿去曬太陽。
2. 乳兒法
乳兒不可太飽,太飽則滿溢而成嘔吐。若太飽,以空乳吮之即消。凡初乳,須先捏去宿乳,而後與之。夏月不去熱乳,令兒嘔逆;冬月不去冷乳,令兒咳嗽。若夜間乳兒,須以手臂枕之,令乳與兒頭平,則兒不噎。母欲寐即奪其乳,恐睡熟則不知飽足而成嘔吐也。若母有妊,乳兒必患胎黃;母大醉,乳兒必患驚熱;母傷飽,乳兒必患喘急;母新房,乳兒必患疳瘦;母大怒,乳兒必患癲狂;母新吐,乳兒必患虛羸。又夏月甚熱,母浴後即與兒乳,令兒熱毒成痢,必須熟揉良久,方可乳兒。
又乳後不可與食,食後不可與乳,乳食相併,則難克化,結於胸中作痛,大抵成癖、成疳、成積,皆由於此。若父母交合之時,兒臥在旁驚醒啼哭,不可即與乳吮,蓋氣乳未定,多致殺兒。須靜片時,然後與之。又平日兒啼,不可聞啼即抱即乳,須常令乳哭,則胎中所受熱毒由此而散,胎中驚氣由此而解。期月之間,可免重舌、木舌、口噤、胎風、胎熱之患。
白話文:
嬰兒餵奶不應該餵太飽,太飽容易因為過滿而吐奶。如果餵太飽,可以讓嬰兒吸吮空奶頭,這樣就能幫助消化。所有剛開始分泌的乳汁,必須先擠掉之前殘留的乳汁,再給嬰兒喝。夏天如果不擠掉過熱的乳汁,會讓嬰兒吐奶;冬天如果不擠掉過冷的乳汁,會讓嬰兒咳嗽。如果晚上餵嬰兒,要用手臂枕著他,讓乳頭和嬰兒的頭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這樣嬰兒才不會嗆到。母親想睡覺時就要把乳頭拿開,以免睡熟後不知道嬰兒是否吃飽,導致他吐奶。如果母親懷孕了,餵奶的嬰兒一定會得胎黃病;如果母親喝醉了,餵奶的嬰兒一定會得驚熱病;如果母親吃太飽,餵奶的嬰兒一定會得喘急病;如果母親剛行房事,餵奶的嬰兒一定會得疳瘦病;如果母親大發脾氣,餵奶的嬰兒一定會得癲狂病;如果母親剛吐完,餵奶的嬰兒一定會變得虛弱。另外,夏天天氣很熱,母親洗完澡就給嬰兒餵奶,會讓嬰兒因熱毒而拉痢疾,必須要按摩乳房一陣子,才能給嬰兒餵奶。
還有,餵奶後不能馬上餵食物,餵食後也不能馬上餵奶,奶和食物一起吃,很難消化,會積在胸口引起疼痛,通常會形成偏食、疳積、食積等問題,都是因為這樣引起的。如果父母行房事時,嬰兒在旁邊被驚醒哭鬧,不可以馬上餵奶,因為精氣和乳汁還不穩定,容易導致嬰兒死亡。要等一會兒,然後再餵他。另外,平常嬰兒哭鬧時,不要聽到哭就立刻抱起來餵奶,要常常讓他哭一哭,這樣可以散發出胎中帶來的熱毒,也能夠消除胎中的驚嚇之氣。在滿月之前,可以避免嬰兒出現重舌、木舌、口噤、胎風、胎熱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