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三 (22)
卷三 (22)
1. 乍寒乍熱
產後乍寒乍熱,總由氣血虛損,陰陽不和而然。若陽勝則乍熱,陰勝則乍寒。若陰勝而寒多者,宜增損四物湯、理陰煎(方見前外感發熱條中)。若陽勝而熱多者,宜四物湯(方見上氣虛發熱條中)、三陰煎。若陽氣陷入陰中而乍寒乍熱者,宜補中益氣湯(方見上氣虛發熱條中)、補陰益氣煎(方見前外感發熱條中)。若陰陽俱虛而寒熱者,宜八珍湯(方見前陰虛發熱條中)、十全大補湯。
若敗血不散流入陰中而作寒熱者,宜決津煎、殿胞煎。
增損四物湯
人參,當歸,白芍(炒),川芎,乾薑(炒,各二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水煎服。
三陰煎
當歸(二三錢),熟地黃(三五錢),炙甘草(一錢),白芍(酒炒),棗仁(各二錢),人參(隨宜)
水煎服。
嘔惡加生薑三五片;汗多煩躁加五味子十四粒;汗多氣虛加黃耆(蜜炙)一二錢;小腹隱痛加枸杞二錢;脹悶加陳皮一錢;腰膝筋骨無力加杜仲(炒)、牛膝。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朮(蜜炙),黃耆(蜜炙),茯苓,熟地黃,當歸,白芍(炒),川芎(各一錢),炙甘草,肉桂(各五分)
薑棗為引,水煎服。
決津煎
當歸(三五錢),澤瀉(一錢五分),牛膝(二錢),肉桂(一錢),熟地黃(二三錢),烏藥(一錢)
水煎服。
嘔惡加乾薑(炮)一錢;陰滯不行加附子(制);氣滯痛脹加香附(制)一二錢;血滯加紅花(酒炒)一錢;小腹不暖而痛極者,加吳茱萸五六分;大便結澀加肉蓯蓉一錢。
殿胞煎
當歸(五七錢),川芎,炙甘草,茯苓(各一錢),肉桂(五七分或一錢)
水煎服。
脈細而寒或嘔惡加乾薑(炒)一錢;血熱多火去肉桂,加白芍(酒炒)一錢;脈弱陰虛加熟地黃三五錢;氣滯加香附(制)一錢;腰痛加杜仲(炒)一錢。
白話文:
產後忽冷忽熱,通常是因為氣血虛弱、陰陽失調所導致。如果體內陽氣過盛就會發熱,陰氣過盛就會發冷。如果陰氣過盛導致發冷較嚴重,適合使用增減四物湯或理陰煎(藥方見之前外感發熱的篇章)。如果陽氣過盛導致發熱較嚴重,適合使用四物湯(藥方見之前氣虛發熱的篇章)或三陰煎。如果陽氣衰弱而陷於陰氣之中導致忽冷忽熱,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藥方見之前氣虛發熱的篇章)或補陰益氣煎(藥方見之前外感發熱的篇章)。如果陰陽兩虛導致忽冷忽熱,適合使用八珍湯(藥方見之前陰虛發熱的篇章)或十全大補湯。
如果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瘀血流入體內而導致忽冷忽熱,適合使用決津煎或殿胞煎。
增減四物湯
人參、當歸、炒白芍、川芎、炒乾薑各二錢五分,炙甘草一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三陰煎
當歸二到三錢,熟地黃三到五錢,炙甘草一錢,酒炒白芍、酸棗仁各二錢,人參用量隨個人情況調整,加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噁心想吐,加入三到五片生薑;如果汗多煩躁,加入十四粒五味子;如果汗多氣虛,加入一到二錢蜜炙黃耆;如果小腹隱隱作痛,加入二錢枸杞;如果胸悶脹氣,加入一錢陳皮;如果腰膝筋骨無力,加入炒杜仲、牛膝。
十全大補湯
人參、蜜炙白朮、蜜炙黃耆、茯苓、熟地黃、當歸、炒白芍、川芎各一錢,炙甘草、肉桂各五分,加薑、棗引藥,加水煎煮後服用。
決津煎
當歸三到五錢,澤瀉一錢五分,牛膝二錢,肉桂一錢,熟地黃二到三錢,烏藥一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噁心想吐,加入一錢炮製過的乾薑;如果陰氣阻滯不行,加入製附子;如果氣滯導致脹痛,加入一到二錢製香附;如果血瘀,加入一錢酒炒紅花;如果小腹冰冷疼痛,加入五到六分吳茱萸;如果大便乾結不順暢,加入一錢肉蓯蓉。
殿胞煎
當歸五到七錢,川芎、炙甘草、茯苓各一錢,肉桂五到七分或一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脈細而發冷或噁心想吐,加入一錢炒乾薑;如果血熱火氣大,去掉肉桂,加入一錢酒炒白芍;如果脈弱陰虛,加入三到五錢熟地黃;如果氣滯,加入一錢製香附;如果腰痛,加入一錢炒杜仲。
2. 太陽感風
產後太陽感風,大喘、大吐、大嘔,不治證也。喘則元陽將絕,況大喘乎!吐則胃氣將亡,況大吐乎!嘔則脾氣將脫,況大嘔乎!治宜轉氣救產湯大劑與之。喘吐止當有生機,否則仍死。若太陽證口吐膿血,頭痛必破,心煩不止,腹痛如死,或作結胸,小見證便難救,若齊見必死。宜佛手散多加人參,佐以肉桂、荊芥即愈。
轉氣救產湯
人參,麥冬(去心),白朮(蜜炙),當歸,川芎,荊芥,桂枝
水煎服。
佛手散
當歸(五錢),川芎(三錢)
水煎服。
白話文:
產後如果感受風邪侵襲太陽經,出現嚴重的喘氣、劇烈嘔吐、不斷乾嘔,這是無法醫治的危險情況。喘氣代表元陽氣即將耗盡,更何況是嚴重的喘氣呢!嘔吐代表胃氣即將敗亡,更何況是劇烈嘔吐呢!乾嘔代表脾氣即將脫離,更何況是不斷乾嘔呢!治療上應該用轉氣救產湯,而且要加大劑量給予。如果喘氣和嘔吐停止,或許還有生還的機會,否則仍然會死亡。如果太陽經證候出現口吐膿血、頭痛劇烈、心煩意亂不止、腹痛如絞,或形成結胸的狀況,只要出現一些症狀就難以救治,如果全部症狀同時出現,必定死亡。應該用佛手散,並多加人參,佐以肉桂、荊芥,這樣就可以治癒。
轉氣救產湯
人參,麥冬(去除心部),白朮(用蜂蜜炒過),當歸,川芎,荊芥,桂枝
用水煎煮服用。
佛手散
當歸(五錢),川芎(三錢)
用水煎煮服用。
3. 少陽感風
產後少陽感風。譫語、煩躁,更加驚悸者死,蓋少陽膽也。膽無汁不能潤心,心無血不能為養。是以心中恍惚而譫語、煩躁、驚悸相因而生也。夫膽受邪不發表則血無以生,然徒發表則血更耗散。宜佛手散(方見上太陽感風條中),加人參、棗仁、麥冬、竹茹、硃砂、熟地黃治之。
白話文:
產後婦女如果少陽經受到風邪侵襲,出現胡言亂語、煩躁不安,而且更加心悸的話,會有生命危險,因為少陽對應的是膽。膽沒有膽汁就不能滋潤心臟,心臟沒有血液就不能得到滋養。所以,心中會恍惚不定,接著出現胡言亂語、煩躁、心悸等症狀,這些是連鎖反應產生的。膽受邪氣侵擾,如果不用發散的方式把邪氣排出,血液就無法生成;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地發散,又會使血液更加耗損。應該使用佛手散(藥方在之前的太陽感風條目中有提到),再加入人參、棗仁、麥冬、竹茹、硃砂、熟地黃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