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子宮脫出

子宮脫出,痛不可忍,名曰瘣疾。此由臨盆太早,努力太過而然。宜用蓖麻子去殼十四粒研爛,塗頭頂心,入即洗去。或用蛇床子五兩、烏梅十四個煎水,日洗五六次,內服參薑湯。

參薑湯

白話文:

子宮脫出,疼痛難忍,稱為脫出症。這是由於分娩過早,用力過猛而導致。應將蓖麻子去殼十四粒研磨成細末,塗抹在頭頂正中,塗抹後立即清洗乾淨。或者用蛇牀子五兩、烏梅十四個煎水,每天清洗五六次,同時服用參薑湯。

人參(另燉沖藥服),白芍(酒炒),淮山藥(各一錢),當歸身(二錢),乾薑(炮,五分),甘草(炙,五分)

水煎服。

白話文:

  • 人參:一錢,另燉沖藥服用。

  • 白芍:一錢,用酒炒製。

  • 淮山藥:一錢。

  • 當歸身:二錢。

  • 乾薑:炮製,五分。

  • 甘草:炙製,五分。

2. 損破脬胞

臨產損破脬胞,小便不禁,宜補脬飲。但服藥時須斂氣,不得作聲,如作聲則無效。

補脬飲

白話文:

分娩時損壞了膀胱,導致小便失禁,宜服用補脬飲。但服藥時必須屏住呼吸,不得發出聲音,若發出聲音則無效。

黃絲絹(天生黃者,三尺,用炭灰淋汁,煮爛,以青水漂極淨),黃蠟(五錢),白蜜(一兩),馬庇勃,茅草根(各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服。

白話文:

  • 黃絲絹(天然黃色的絲綢,長三尺,用炭灰浸泡的汁液煮熟,漂洗乾淨)。

  • 黃蠟(五錢)。

  • 白蜜(一兩)。

  • 馬庇勃(二錢)。

  • 茅草根(二錢)。

3. 產門不閉

產門不閉乃氣血大虛不能收攝也。宜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或痛而覺熱,宜加味逍遙散。或憂思傷脾而血熱者,宜加味歸脾湯。若暴怒傷肝而動火者,宜龍膽瀉肝湯。

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產門不閉,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收斂造成的。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五味子。如果疼痛並感覺到發熱,應該服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憂思傷脾導致血熱,應該服用加味歸脾湯。如果是暴怒傷肝導致動火,應該服用龍膽瀉肝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黃耆(蜜炙),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薑(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人參、白朮(用蜂蜜炙燒過)、茯苓、黃耆(用蜂蜜炙燒過)、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薑(三片)、棗(兩枚)

當歸,白芍,白朮(蜜炙),茯神,甘草,柴胡,丹皮,梔子(炒,各七分),薑(三片)

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

白話文:

當歸:滋補氣血,活血化瘀。

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白朮(蜜炙):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茯神:寧心安神,益氣健脾。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梔子(炒,各七分):清熱瀉火,除煩安神。

薑(三片):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人參,黃耆,白朮(蜜炙),茯苓,酸棗仁(各二錢),遠志(制),當歸,柴胡,梔子(炒,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龍眼肉(七枚)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 人參:二錢

  • 黃耆:二錢

  • 白朮(蜜炙):二錢

  • 茯苓:二錢

  • 酸棗仁:二錢

  • 遠志(制):一錢

  • 當歸:一錢

  • 柴胡:一錢

  • 梔子(炒):一錢

  • 木香:五分

  • 炙甘草:五分

  • 龍眼肉:七枚

龍膽草(酒炒),人參,天冬(去心),麥冬(去心),甘草,黃連(炒),梔子(炒),知母(各五分),黃芩(七分),柴胡(一錢),五味子(三分)

水煎,溫服。

白話文:

龍膽草(用酒炒過),人參,天冬(去掉心),麥冬(去掉心),甘草,黃連(炒過),梔子(炒過),知母(各五分),黃芩(七分),柴胡(一錢),五味子(三分)

4. 產後調護

產後上床,宜厚鋪裀褥,高枕靠墊。勿令睡下,致血不行,宜仰臥,不宜側睡。宜豎膝,不宜伸足。宜閉目靜養,切忌大喜大怒。亦勿熟睡,恐倦極熟睡,血氣上壅,因而眩暈。亦不宜高聲急叫。以致驚恐。每日以手從心下輕輕按摩至臍,日五七次,則惡血盡下,次日乃止。

白話文:

產後上牀,被褥應鋪得厚一些,並且用枕頭和墊子墊高,不要平躺著睡覺,以免血液無法流動。應該仰臥,不宜側睡。應該彎曲膝蓋,不應伸直腳。應該閉上眼睛靜養,注意不要大喜大怒。也不要睡得太熟,因為睡得太熟,血氣會上衝,從而引起眩暈。也不要高聲尖叫,以免受到驚嚇。每天用手從心口輕輕按摩到肚臍,每天五到七次,這樣惡血就會全部排出,第二天就會停止。

不問有無病痛,宜以益母草煎湯攙和童便,日服數次(童便須臨時取用,亦須清淡者為貴)四壁須遮圍使無空隙,庶免風寒。夏日忌貪涼用扇、食冷硬物及當風坐臥。百日內忌夫婦交合,犯之終身有病。滿月後方可梳頭洗足,否則手足腰腿必有痠痛等證。不可獨宿,恐致虛驚。

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至滿月,氣血平復,方可照常理事。

白話文:

無論是否有病痛,都要用益母草煎湯,並加入新鮮童便,每天服用數次。(童便應當現取,而且要清淡不混濁)四周應當用被子或布簾圍起來,使沒有空隙,這樣才能避免風寒侵襲。夏季要避免貪涼使用扇子、吃冷硬的食物,以及在風口處坐臥。產後一百天內禁止夫妻交合,否則終身都會落病。產後滿月後纔可以梳頭、洗腳,否則手腳、腰腿必有痠痛等症狀。產後不能獨自睡覺,以免受到驚嚇。

5. 產後禁忌

產後七日內毋犯冷水,毋洗下部。毋梳頭以勞力,毋起早以冒風,毋行走以傷筋骨。至七日外方可用溫水洗下部,尤須防產門進風。月內毋多言,毋勞女工,毋用涼水洗手足,即溫水亦宜少洗。毋受驚恐,毋動怒氣,毋過飲食,毋犯房勞,即一百二十日內亦不可勞神勞力。毋食重濁之物,以壅滯經絡。

白話文:

產後七天內不要碰冷水,不要清洗下半身。不要梳頭以避免勞累,不要早起以避免受風,不要走動以避免損傷筋骨。直到七天後才能用溫水清洗下半身,尤其要防止產門進風。產後一個月內不要多說話,不要做繁重的女工,不要用涼水洗手足,即使是用溫水也應該少洗。不要受到驚嚇,不要動怒,不要過度飲食,不要過度房勞,即使是一百二十天內也不可以勞神勞力。不要吃重濁的食物,以避免阻滯經絡。

毋食辛熱之物,使血妄行。毋食生冷之物,使血凝結。毋食消導耗散之物,以損氣血。毋多飲醇酒,以致神昏失誤。毋多食鹹味,以燒乾乳汁。產後忌冒風而產門更宜緊防,雖七日外亦須遮蓋緊密,臍腹宜時用衣服烘熱溫之。雖暑月亦宜厚蓋,否則腹寒血氣不行且多疼痛。

白話文:

  1. 不要吃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引起血流不止。

  2. 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免導致血凝塊。

  3. 不要吃消導、耗散的食物,以免損傷氣血。

  4. 不要多喝烈酒,以免神智昏沉、判斷失誤。

  5. 不要多吃鹹味的食物,以免灼傷乳汁。

  6. 產後要避免吹風,產門更需要嚴格防護,即使過了七天,也需要嚴密遮蓋,臍腹要經常以衣物保暖。

  7. 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應該蓋上厚被子,否則腹中寒冷,血氣運行不暢,容易疼痛。

6. 乳少

乳汁乃衝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為經,上則為乳。產後飲食最宜清淡,不可過咸,蓋鹽止血少乳且發嗽。若氣血虛而乳少者,或產時去血太多,或產前有病,以及貧苦之婦,僕婢下人,產後失於調理,血脈枯槁。或年至四十氣血漸衰,往往無乳,急服通脈湯。虛者,補之也。若乳將至而未能過暢者,宜湧泉散。

白話文:

乳汁是衝脈和任脈氣血轉化而成的,因此向下流動就成為經血,向上流動就成為乳汁。產婦在產後飲食應該清淡,不能太鹹,因為鹽會止血減少分泌乳汁還會引起咳嗽。如果氣血虛弱導致乳汁分泌不足,可能是生產時失血過多,或產前有疾病,以及貧苦的婦女、僕婢下人,產後沒有得到良好的調理,導致血脈枯槁。但也可能是在四十歲左右,氣血逐漸衰退,常常會沒有乳汁,這時必須服通脈湯加以急救。氣血虛弱的人,應該服用補藥來補氣血。如果乳汁快要分泌但是不是很順暢,應該服用湧泉散。

滯者,通之也。若肥胖婦人痰氣壅滯,乳滯不來者,宜漏蘆湯。壅者,行之也。或用赤小豆煮粥食之即通。若乳少無以乳兒,以致母子俱瘦,飲食減少,宜參朮地黃湯。

通脈湯

白話文:

滯者,要疏通它。如果肥胖婦女痰氣壅滯,乳汁不通暢,應該服用漏蘆湯。壅者,要運行它。可以用赤小豆煮粥服用,就能通暢。如果乳汁少,不能哺乳嬰兒,導致母子都消瘦,飲食減少,應該服用參朮地黃湯。

黃耆(生用一兩),當歸(五錢),白芷(一錢),通草(二錢,上用),七星豬蹄(一對)

煮湯,吹去浮油,煎藥服之,服後覆面睡臥即有乳。如未效,再服一劑。

白話文:

  • 黃耆:一兩(生用)

  • 當歸:五錢

  • 白芷:一錢

  • 通草:二錢(上用)

  • 七星豬蹄:一對

若新產者無乳者,水酒各半煎服。不用豬蹄;若年少力壯,體素強健者,宜加紅花三分,以消惡露。

湧泉散

白話文:

如果產後沒有乳汁,可以用水和酒各一半煎服。不要加入豬蹄。如果產婦年輕力壯,身體健康,可以加入三分紅花,以幫助排出惡露。

當歸,黃耆(生用),通草(各二錢),穿山甲(炒研),瞿麥(各一錢五分),王不留行(一錢五分),七星豬蹄(一對)

煮汁一碗,入酒一杯煎服(以木梳於乳上梳之)。

漏蘆湯

白話文:

  • 當歸:四錢

  • 黃耆(生用):四錢

  • 通草:四錢

  • 穿山甲(炒研):三錢

  • 瞿麥:三錢

  • 王不留行:三錢

  • 七星豬蹄:一對

漏蘆(二兩),蛇蛻(一條),土瓜根(一兩)

上為末,酒調服二錢。

參朮地黃湯

白話文:

漏蘆(60 公克),蛇蛻(一條),土瓜根(30 公克)

人參,熟地黃,白朮(蜜炙,各二錢),當歸,川芎,黃耆,麥冬(去心),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陳皮(四分)

上加大棗二枚,水二鍾,煎一鍾服。

白話文:

人參:2錢

熟地黃:2錢

白朮(蜜炙):2錢

當歸:1錢

川芎:1錢

黃耆:1錢

麥冬(去心):1錢

茯苓:1錢

炙甘草:0.5錢

五味子:15粒

陳皮:0.4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