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乳出

產後乳自出,乃陽明胃氣之不固,當分有火無火而治之。若無火而泄不止,由氣虛也。宜八珍湯(方見前滑胎條中)、十全大補湯(方見前產門不閉條中)。若陽明血熱而溢者,宜保陰煎,或四君子湯加梔子。若肝經怒火上衝,乳脹而溢者,宜加減一陰煎。若乳多脹痛而溢者,宜溫帛熨而散之。

若未產而乳自出者,以胎元薄弱,滋溉不全而溢也,謂之乳泣,生子多不育。

保陰煎

白話文:

產後乳汁自行溢出,這是因為陽明胃氣不固造成的,應根據是否有火來辨證治療。如果是沒有火,但乳汁仍不斷流出,這是由於氣虛引起的,應使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補氣補血的藥方。

如果陽明胃經有血熱導致乳汁溢出的,應使用保陰煎或四君子湯加梔子。如果肝經怒火上衝,導致乳房脹痛而乳汁溢出的,應使用加減一陰煎。如果乳汁過多,脹痛而溢出的,可以溫熱的布熨燙乳房來舒緩。

生地黃,熟地,白芍(各二錢),山藥(薑汁炒),川續斷,黃芩,黃柏(各一錢五分),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白話文:

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藥(各 12 公克),山藥(用薑汁炒過)、川續斷、黃芩、黃柏(各 9 公克),生甘草(6 公克)。

如小水多熱,或兼怒火動血者,加梔子(炒黑)一錢。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肺熱多汗,加麥冬(去心)、酸棗仁各一錢。血熱甚者,加黃連一錢五分。血虛血滯筋骨疼痛,加當歸二三錢。氣滯而痛,去熟地黃,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之類。血脫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錢或烏梅一個。

白話文:

如果尿少、尿熱,或兼有怒火動血引起的症狀,可加炒焦梔子一錢。夜間發熱、全身發熱,可加地骨皮一錢五分。肺虛引起的盜汗,可加麥冬(去心)、酸棗仁各一錢。血熱嚴重的,可加黃連一錢五分。血虛、血瘀引起筋骨疼痛,可加當歸二三錢。氣滯導致疼痛,去掉熟地黃,加入陳皮、青皮、丹皮、香附等藥物。血脫、血滑及便血長時間不瘥者,可加地榆一錢或烏梅一個。

少壯強盛者,不必用熟地黃、山藥。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脹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錢。

加減一陰煎

白話文:

對於年輕力壯的人,不必使用熟地黃、山藥。若是身體的四肢關節筋骨疼痛,或是腫脹,可以適當加入秦艽、丹皮,各取一至二錢的量。

生地黃,白芍,麥冬(去心,各二錢),熟地黃(三五錢),炙甘草(五七分),知母,地骨皮(各二錢)

白話文:

生地黃、白芍、麥冬(去心,各兩錢),熟地黃(三兩五錢),炙甘草(五錢七分),知母、地骨皮(各兩錢)

水煎溫服。如躁煩熱甚便結者,加石膏二錢;小兒熱澀者,加梔子一二錢;火浮於上者,加澤瀉一二錢,或黃芩一錢;血躁血少者,加當歸一二錢。

四君子湯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飲用。如果病人煩燥不安、發熱嚴重、大便不通暢,則加入二錢的石膏;如果小孩發熱、大便乾燥,則加入一至二錢的梔子;如果火氣浮在上面,則加入一至二錢的澤瀉,或是加一錢的黃芩;如果血氣躁動、血虛,則加入一至二錢的當歸。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薑(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白朮(以蜂蜜炙過)、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2. 吹乳

產後乳兒,乳為兒口氣所吹,致令乳汁不通,壅結腫痛,不急治之,多成癰腫。急服栝蔞散,外以南星研末,溫水調敷,更以手揉散之。若腫痛勢甚者,惟金貝煎最妙。

白話文:

產後哺乳的婦女,乳汁被嬰兒的口氣吹到,導致乳汁不通暢,乳房腫脹疼痛,如果不緊急處理,很可能會變成膿腫。

趕緊服用栝蔞散,同時將南星研成細末,用溫水調和後敷在乳房上,再用手揉散。

如果腫痛的情況非常嚴重,金貝煎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栝蔞散

栝蔞(一個),乳香(去油,二錢)

酒煎服。

金貝煎

白話文:

栝蔞散 栝蔞一個,乳香去掉油脂後取二錢。 用酒煎煮後服用。 金貝煎

金銀花,貝母(去心),蒲公英,夏枯草(各三錢),紅藤(七八錢),連翹(一兩或五七錢)

酒二碗,煎一碗服,服後暖臥片時。

如火盛煩渴乳腫者,加天花粉二三錢。

白話文:

  • 金銀花:三錢

  • 貝母(去心):三錢

  • 蒲公英:三錢

  • 夏枯草:三錢

  • 紅藤:五錢

  • 連翹:一兩或五七錢

3. 妬乳

產後無兒飲乳,或乳多兒小未能飲盡,余乳蓄結作脹。或婦人血氣方盛,乳房作脹,以致腫痛憎寒壯熱,不吮通之,必致成癰。用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若腫結不消,欲回乳者,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

白話文:

產後沒有孩子喝奶,或奶太多,孩子太小,不能喝完,多餘的奶積存,結塊,使乳房脹痛。或婦女血氣旺盛,乳房脹滿,以致腫痛,怕冷,發熱,如果不讓孩子吸奶,就會形成膿瘡。用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如果腫塊不消散,想退奶的,用炒熟的麥芽二三兩,水煎服。

4. 乳癰

乳癰屬膽胃二腑熱毒氣血壅滯,故初起腫痛發於肌表,肉色焮赤。其人表熱,或憎寒壯熱,頭痛煩渴,宜栝蔞必效散。若初起結塊,宜澤蘭湯。外用活鯽魚一尾搗爛,和臘月飴糖糟一小團研細調敷,腫消即下。如未消再敷。一法以遠志去心取肉,米泔浸炒為末,每服三錢,酒一鍾澄清飲之。渣敷患處。若膿出寒熱如瘧,宜解毒散。若膿出虛弱,宜參耆銀花湯。

栝蔞必效散

白話文:

乳癰是膽、胃兩腑熱毒氣血瘀滯引起的。所以剛開始腫痛的時候,發於皮膚表面,顏色鮮紅。病人外熱,或者怕冷發高燒,頭痛口渴,可以用栝蔞必效散。如果一開始就長硬塊,可以用澤蘭湯。外用活鯽魚一條搗爛,和臘月飴糖糟一小團研細調敷,腫消了以後就停止用藥。如果還沒消繼續敷。另一種方法是用遠志去心取肉,用米泔浸泡炒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酒澄清後喝下。藥渣敷於患處。如果膿液排出後,寒熱像瘧疾一樣,可以用解毒散。如果膿液排出後虛弱,可以用參耆銀花湯。

栝蔞(一個搗爛),金銀花,當歸,生甘草(各五錢),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一錢)

白話文:

將栝蔞搗爛,金銀花、當歸、生甘草各五錢,乳香、沒藥去油後各一錢。

水煎服。(一方有白芷、青皮各一錢)

澤蘭湯

澤蘭(一兩),青皮(三錢),白芨(五錢),枸橘葉(三十片)

水煎,入酒半鍾服。

解毒湯

白話文:

水煎服用。(一個方子里有白芷和青皮各一錢) 澤蘭湯 澤蘭(一兩),青皮(三錢),白芨(五錢),枸橘葉(三十片) 用水煎煮後,加入半杯酒一起服用。 解毒湯

人參,白朮(蜜炙),生地黃(各二錢),黃耆,銀花,茯苓(各一錢),連翹(去心,四分),青皮(三分),白芷(五分),烏梅(一枚),大棗(一枚)

水煎服。

參耆銀花湯

白話文:

人參、白朮(用蜂蜜炙烤過的)、生地黃(各兩錢),黃耆、銀花、茯苓(各一錢),連翹(去掉心,四分),青皮(三分),白芷(五分),烏梅(一枚),大棗(一枚)

人參,黃耆,白朮(蜜炙),熟地黃(各二錢),銀花,當歸(各三錢),茯苓,川芎(各八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朮(經過蜜汁煎煮過)、熟地黃(各2錢),銀花、當歸(各3錢),茯苓、川芎(各8分),甘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