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3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2)

1. 妊娠泄瀉

妊娠泄瀉,不渴,小便清白者,宜加味三白散。若內熱,煩渴,小便清赤澀者,宜加味黃芩湯。若嘔逆,喜飲,水穀不化,小便不利者,宜黃連阿膠丸。若或清或白,水穀不化,腹痛、腸鳴為洞泄者,先服五苓散,次服黃連阿膠丸,若水穀不化,瀉痛不止者,宜白朮防風湯。若瀉黃水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者,宜戊己丸。

凡妊娠泄瀉,通治以補脾、行滯、安胎為主,宜六君湯加減,未應,宜益黃散加減。若五更泄瀉,乃脾腎虛弱,宜五更時服四神丸,午間服白朮散;未應,或應而復泄,飲食不思,急服八味丸,補命門真火,以生脾土。若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肢體倦怠,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

加味三白散

白朮(蜜炙),茯苓(各三錢),白芍,厚朴(薑製),蒼朮(米泔浸、炒),砂仁(炒、去殼,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

水煎服。

加味黃芩湯

黃芩(二錢),白芍(一錢),甘草(五分),白朮(蜜炙,三錢),茯苓(一錢二分),通草(八分)

水煎服。如腹痛加砂仁、黃連(薑汁炒,各一錢)。

黃連阿膠丸

黃連,茯苓,阿膠(炒,各一兩)

上為末,水熬阿膠為丸,空心,米飲下,(或加乾薑五錢亦可)。

五苓散

豬苓,茯苓,白朮(蜜炙,各一錢),澤瀉(八錢),肉桂(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米飲下。

白朮防風湯

白朮(蜜炙,三錢),白芍(炒,二錢),陳皮(炒,一錢五分),防風(一錢)

水煎,食前服。如久瀉加升麻三分。

戊己丸

黃連(薑汁炒),吳茱萸(鹽水泡),白芍(各一兩)

水丸,米飲下。

六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半夏(薑製、炒黃),陳皮(各一錢),甘草(蜜炙,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如米食傷加谷葉(炒)一錢。麵食傷加蘿蔔子(炒)一錢。肉食傷加山楂肉一錢。寒熱嘔吐加柴胡、生薑各八分。嘔吐腹痛手足逆冷加乾薑一錢、肉桂五分。

益黃散

陳皮(一錢),青皮,訶子肉,甘草(炙,各五分),丁香(一分)

水煎服。如瀉黃色加木香、肉果(煨)各五分。若嘔吐不食、腹痛、惡寒加木香、乾薑、肉桂各五分。

四神丸

破故紙(四兩,酒炒),五味子(炒),肉豆蔻(煨,各二兩),吳茱萸(一兩,泡),大棗百枚(生薑八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勿用)

淨取棗肉搗丸,每服二錢,五更時淡鹽湯下。

白朮散

白朮(蜜炙,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丁香(各二分),姜(三片)

水煎服。

八味丸

熟地黃(八兩),淮山藥(薑汁炒),山萸肉(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肉桂附子(制極熟,各一兩)

白話文:

妊娠泄瀉

孕婦拉肚子,如果不會口渴,小便顏色清澈,應該服用加味三白散。如果體內有熱,感到煩躁口渴,小便顏色清澈但帶紅色且排尿困難,應該服用加味黃芩湯。如果出現噁心想吐,喜歡喝水,吃進去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排出來,而且小便不順暢,應該服用黃連阿膠丸。如果大便時而清澈時而混濁,吃進去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排出來,還伴隨著肚子痛、腸鳴,像水瀉一樣,先服用五苓散,接著再服用黃連阿膠丸。如果吃進去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排出來,且腹瀉疼痛不止,應該服用白朮防風湯。如果拉出的糞便像黃水一樣還帶有泡沫,腸鳴肚子痛,脈搏沉而緊且頻數,應該服用戊己丸。

凡是孕婦拉肚子,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補養脾胃、疏通氣滯、安胎為主,可以服用六君湯並根據情況加減藥材。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服用益黃散並根據情況加減藥材。如果是在清晨五更時分拉肚子,這是因為脾腎虛弱,應該在五更時分服用四神丸,中午服用白朮散;如果效果不佳,或者效果好轉但又復發,且食慾不振,應該趕緊服用八味丸,補養命門的真火,以幫助脾土的運作。如果元氣下陷,出現發熱口渴、身體疲倦,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方子在前面關於子氣的章節中)。

加味三白散

白朮(用蜂蜜炒過),茯苓(各12克),白芍,厚朴(用薑汁製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砂仁(炒過,去殼,各4克),甘草(2克),生薑(3片)

用水煎服。

加味黃芩湯

黃芩(8克),白芍(4克),甘草(2克),白朮(用蜂蜜炒過,12克),茯苓(4.8克),通草(3.2克)

用水煎服。如果肚子痛,可以加入砂仁、黃連(用薑汁炒過,各4克)。

黃連阿膠丸

黃連,茯苓,阿膠(炒過,各4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水將阿膠熬化後做成藥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也可以加入乾薑20克)

五苓散

豬苓,茯苓,白朮(用蜂蜜炒過,各4克),澤瀉(32克),肉桂(2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12克,用米湯送服。

白朮防風湯

白朮(用蜂蜜炒過,12克),白芍(炒過,8克),陳皮(炒過,6克),防風(4克)

用水煎服,飯前服用。如果腹瀉很久了,可以加入升麻1.2克。

戊己丸

黃連(用薑汁炒過),吳茱萸(用鹽水泡過),白芍(各40克)

用水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六君湯

人參,白朮(用蜂蜜炒過),茯苓,半夏(用薑汁製過、炒黃),陳皮(各4克),甘草(用蜂蜜炙過,2克),生薑(3片),大棗(2枚)

用水煎服。如果因為吃了米飯而導致不適,可以加入炒過的穀芽4克。如果因為吃了麵食而導致不適,可以加入炒過的萊菔子4克。如果因為吃了肉食而導致不適,可以加入山楂肉4克。如果有發冷發熱、噁心嘔吐的狀況,可以加入柴胡、生薑各3.2克。如果噁心嘔吐、肚子痛、手腳冰冷,可以加入乾薑4克、肉桂2克。

益黃散

陳皮(4克),青皮,訶子肉,甘草(炙過,各2克),丁香(0.4克)

用水煎服。如果拉黃色稀便,可以加入木香、肉豆蔻(煨過)各2克。如果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肚子痛、怕冷,可以加入木香、乾薑、肉桂各2克。

四神丸

破故紙(160克,用酒炒過),五味子(炒過),肉豆蔻(煨過,各80克),吳茱萸(40克,泡過),大棗100枚(與生薑80克切片同煮至棗爛,去除生薑不用)

將棗肉取出搗爛做成藥丸,每次服用8克,在清晨五更時分用淡鹽水送服。

白朮散

白朮(用蜂蜜炒過,4克),人參(2克),甘草(炙過),丁香(各0.8克),生薑(3片)

用水煎服。

八味丸

熟地黃(320克),淮山藥(用薑汁炒過),山茱萸(各160克),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120克),肉桂、附子(炮製極熟,各4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藥丸,用淡鹽水送服50丸。(要注意,牡丹皮、肉桂、附子屬於孕婦禁忌藥材,使用時必須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