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31)
卷二 (31)
1. 妊娠消渴
妊娠消渴,此乃血少,三焦火勝而然,宜活血湯。
活血湯
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炒,各三錢),生地黃(八分),黃柏(酒炒),麥冬(去心),山梔仁(炒,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發生消渴症(類似現代的妊娠糖尿病),是因為身體的血液不足,加上三焦的火氣太旺盛所導致。應該使用活血湯來治療。
活血湯的配方是:
熟地黃、當歸、川芎、炒白芍各三錢,生地黃八分,酒炒過的黃柏、去心的麥冬、炒過的梔子仁各五分,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2. 妊娠臟躁
妊娠臟躁,無故悲泣,象如神靈數欠伸推。其故或由肺有風邪,或由寒水攻心,故無故而悲傷哭泣,宜甘麥大棗湯。若大便燥結,腹滿努力難解,宜清燥湯。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錢),小麥(一合),大棗(十枚)
水煎服。
清燥湯
栝蔞仁(炒研),白芍(酒炒),當歸身(各一錢半),枳殼(麩炒),條芩(各一錢),生地黃,麥門冬(去心),麻仁(炒,各二錢),松子仁(三錢)
河水煎,入白蜜十匙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出現臟躁,沒有原因地悲傷哭泣,情況就像被神靈附身一樣,常常打呵欠和伸懶腰。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肺部有風邪入侵,或者是由於寒氣和水濕侵犯心臟,所以才會無緣無故地悲傷哭泣。應該服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如果出現大便乾燥難解,腹部脹滿,排便困難的情況,應該服用清燥湯。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錢),小麥(一合),大棗(十枚)
用水煎煮後服用。
清燥湯
栝蔞仁(炒過並研磨),白芍(用酒炒過),當歸身(各一錢半),枳殼(用麩炒過),黃芩(各一錢),生地黃,麥門冬(去心),麻仁(炒過,各二錢),松子仁(三錢)
用河水煎煮,然後加入十匙蜂蜜服用。
3. 妊娠燥渴
心脾二經,氣通於口舌。妊娠臟腑氣虛,榮衛不調,陰陽隔絕,熱乘心脾,津液枯少,故煩躁而舌乾口渴也,宜人參犀角湯。若胃經實火,宜竹葉石膏湯。胃經虛熱,宜竹葉黃耆散。胃經氣虛,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加麥冬、山梔仁。若肺經虛熱,宜紫蘇飲。若肝經火動,宜加味逍遙散(方見前子淋條中)。
若腎經火動,宜加味地黃丸(方見前妊娠吐衄條中)。若咽間作痛,宜加味知母散。若口乾不能臥,宜加味安胎飲。
人參犀角湯
人參,麥冬(去心),知母(炒),山梔仁(炒,各一錢),栝蔞根,犀角(磨入,各八分),條芩,甘草(各五分)
水煎,溫服。夏加竹瀝,入薑汁少許沖服。
竹葉石膏湯
石膏(二錢),竹葉(十片),半夏(薑製、炒黃),甘草,麥冬(去心),人參(各一錢),粳米(一撮),姜(三片)
水煎服。
竹葉黃耆湯
淡竹葉(二錢),人參,黃耆,生地黃,當歸,麥冬(去心),白芍,甘草,石膏(煆),黃芩(炒,各一錢)
水煎服。(一方有川芎)
紫蘇飲
人參,甘草(各五分),大腹皮,川芎,紫蘇葉,白芍,陳皮,當歸(各一錢),姜(三片),蔥白(三莖)
水煎服。
加味知母散
黃耆,赤茯苓(各一錢),子芩,麥冬(去心),知母(炒),甘草,山梔仁(炒,各五分)
加竹瀝為引,水煎服。
加味安胎飲
人參(一錢),川芎,條芩(各八分),白朮(蜜炙),當歸,熟地黃,紫蘇,陳皮,甘草(各四分),砂仁(三分),麥冬(去心),甘葛(各七分)
薑、棗為引,水煎服。
白話文:
妊娠燥渴
心經和脾經的氣,是通過口舌來傳導的。懷孕時,如果臟腑的氣虛弱,導致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失調,陰陽之氣無法正常交流,熱邪就會侵入心經和脾經,使得體內的津液耗竭減少,因此會感到煩躁不安、舌頭乾燥、口渴。這種情況適合服用人參犀角湯。
如果是由於胃經實火引起的,則適合服用竹葉石膏湯。如果是胃經虛熱,則適合服用竹葉黃耆散。如果是胃經氣虛,則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藥方在前面的「子氣」條目中),並加入麥冬、山梔仁。如果是肺經虛熱,則適合服用紫蘇飲。如果是肝經火氣妄動,則適合服用加味逍遙散(藥方在前面的「子淋」條目中)。
如果是腎經火氣妄動,則適合服用加味地黃丸(藥方在前面的「妊娠吐衄」條目中)。如果咽喉疼痛,則適合服用加味知母散。如果口乾到無法入睡,則適合服用加味安胎飲。
人參犀角湯
人參、麥冬(去心)、知母(炒過)、山梔仁(炒過,各3.75克),栝樓根、犀角粉(磨成粉加入,各3克),條芩、甘草(各2克)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夏天可以加入竹瀝,並加入少許薑汁一起服用。
竹葉石膏湯
生石膏(7.5克),竹葉(10片),半夏(用薑製過並炒黃),甘草、麥冬(去心)、人參(各3.75克),粳米(一小撮),生薑(3片)
用水煎煮服用。
竹葉黃耆湯
淡竹葉(7.5克),人參、黃耆、生地黃、當歸、麥冬(去心)、白芍、甘草、煅石膏、黃芩(炒過,各3.75克)
用水煎煮服用。(有藥方加了川芎)
紫蘇飲
人參、甘草(各2克),大腹皮、川芎、紫蘇葉、白芍、陳皮、當歸(各3.75克),生薑(3片),蔥白(3根)
用水煎煮服用。
加味知母散
黃耆、赤茯苓(各3.75克),子芩、麥冬(去心)、知母(炒過)、甘草、山梔仁(炒過,各2克)
加入竹瀝作為藥引,用水煎煮服用。
加味安胎飲
人參(3.75克),川芎、條芩(各3克),白朮(用蜜炙過)、當歸、熟地黃、紫蘇、陳皮、甘草(各1.5克),砂仁(1.1克),麥冬(去心)、葛根(各2.6克)
用薑、棗作為藥引,用水煎煮服用。
4. 妊娠霍亂
妊娠霍亂,或邪在上胃脘,則當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則當臍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則腹中痛,而吐利俱多。吐多傷氣,利多傷血,邪擊胎元,母命易殞。氣血傷而無以養胎,子命易傾,此急證也,宜香蘇散。若吐瀉頻作,先服六和湯,次服丹溪安胎飲。
香蘇散
香附,紫蘇葉(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蔥白(五莖)
水煎服。
如轉筋加木瓜一錢,胎動加白朮(蜜炙)一錢,夏加黃芩一錢,冬加人參、白朮各一錢。
六和湯
扁豆(二錢),人參,木香(各一錢),半夏(薑製、炒黃,七分),茯苓(八分),砂仁(五分),杏仁(去皮尖、搗,十粒),陳皮,藿香,甘草(各四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丹溪安胎飲
人參(一錢),川芎,條芩(各八分),白朮(蜜炙),當歸,熟地黃(各二錢),紫蘇,陳皮,甘草(各四分),砂仁(三分)
薑、棗為引,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的霍亂,如果病邪侵犯上胃脘,就會出現心口痛而且嘔吐頻繁;如果病邪侵犯下胃脘,就會出現肚臍周圍疼痛而且腹瀉次數多;如果病邪侵犯中胃脘,就會出現腹部疼痛,同時嘔吐和腹瀉都很嚴重。嘔吐過多會損傷氣,腹瀉過多會損傷血,病邪侵襲胎兒,母親的性命容易喪失。氣血損傷而無法滋養胎兒,胎兒的性命也容易不保,這是一種緊急的病症,應該使用香蘇散來治療。如果嘔吐和腹瀉頻繁發生,先服用六和湯,然後服用丹溪安胎飲。
香蘇散的組成:香附、紫蘇葉(各八克),陳皮(四克),甘草(二克),生薑(三片),蔥白(五根)。用水煎服。
如果出現抽筋,可以加入木瓜四克;如果出現胎動不安,可以加入蜜炙白朮四克;夏天可以加入黃芩四克;冬天可以加入人參和白朮各四克。
六和湯的組成:扁豆(八克),人參、木香(各四克),半夏(薑汁炮製後炒黃,約三克),茯苓(約三克),砂仁(二克),杏仁(去皮尖,搗碎,約十粒),陳皮、藿香、甘草(各約一克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水煎服。
丹溪安胎飲的組成:人參(四克),川芎、條黃芩(各約三克),蜜炙白朮、當歸、熟地黃(各八克),紫蘇、陳皮、甘草(各約一克半),砂仁(約一克)。用生薑和紅棗做藥引,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