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一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2)

1. 久崩成漏

久崩成漏,遠年不休,此中氣下陷,下元不固,而虛之甚者也。宜服補中益氣湯,兼鹿角丸。

補中益氣湯

人參(三錢),黃耆(蜜炙),白朮(蜜炙),白芍(酒炒),當歸身(酒洗),川芎,陳皮(各一錢),柴胡(七分),炙甘草(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鹿角丸

鹿角霜,當歸身,茯神,龍骨(煅),阿膠(牡蠣粉炒珠),柏子仁(炒),香附(酒炒),山藥(各二兩),川芎,川續斷(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上為末,取白茅根搗汁糊丸,補中益氣湯送下七十丸,空心服。

白話文:

長時間的崩漏如果變成持續不斷的滴漏,而且持續很多年都沒有停止,這是因為體內中氣下陷,下焦元氣不固,並且虛弱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同時配合鹿角丸。

補中益氣湯

人參(三錢),黃耆(用蜂蜜炒過),白朮(用蜂蜜炒過),白芍(用酒炒過),當歸身(用酒洗過),川芎,陳皮(各一錢),柴胡(七分),炙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紅棗兩枚,加水煎煮後服用。

鹿角丸

鹿角霜,當歸身,茯神,龍骨(煅燒過),阿膠(用牡蠣粉炒成珠狀),柏子仁(炒過),香附(用酒炒過),山藥(各二兩),川芎,川續斷(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茅根搗出的汁液做成藥丸,用補中益氣湯送服七十丸,在空腹時服用。

2. 崩後下白帶

脈訣曰: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髓枯,言始病。血崩久,則血少復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血海將枯也。宜服補經固真湯、養陰丸。

補經固真湯

乾薑(研末),人參(各二錢),郁李仁(酒蒸搗泥),柴胡,炙甘草,陳皮,黃芩(生用,各一錢),白葵花(七朵)

上除黃芩,以水二鍾,煎藥至一鍾半,再入黃芩煎至一鍾,空心熱服,以美膳壓之。

養陰丸

龜板(酒炙),黃柏(酒炒),枳殼(麩炒),乾薑,炙甘草

為末,醋丸。日服二次,溫湯下。

白話文:

崩漏後出現白帶

醫書脈訣上說:崩漏這種病拖久了就會變成白帶,如果漏血持續很久,就會導致骨髓枯竭,這是說剛開始發病的情況。血崩時間長了,會導致血液減少,陽氣也跟著耗損,因此白色黏滑的液體會不斷流出,這表示血海(指女性的子宮及相關機能)快要枯竭了。應該服用補經固真湯和養陰丸。

補經固真湯

乾薑(研磨成粉末)、人參(各二錢)、郁李仁(用酒蒸過後搗成泥)、柴胡、炙甘草、陳皮、黃芩(生用,各一錢)、白葵花(七朵)

除了黃芩之外,將其他藥材加兩碗水煎煮至一碗半,再加入黃芩煎煮至一碗。空腹時趁熱服用,用美味的食物壓住藥味。

養陰丸

龜板(用酒炙烤過)、黃柏(用酒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乾薑、炙甘草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做成藥丸。每天服用兩次,用溫水送服。

3. 漏下不止

婦人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由勞役,脾胃虛損,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體發熱,大便泄瀉,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宜服黃龍湯。

黃龍湯

黃耆(蜜炙,一錢五分),當歸,白芍,白朮(蜜炙),蒼朮(米泔浸),陳皮(各一錢),生地黃,炙甘草(各三錢),熟地黃(五錢),柴胡(二錢),水煎服。

白話文:

婦女經血持續不斷,顏色鮮紅,起因是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受損,出現呼吸短促、氣往上衝的感覺,且不斷自發性流汗,身體發熱,大便稀溏腹瀉,四肢無力,沒有食慾。應該服用黃龍湯來治療。

黃龍湯

黃耆(用蜂蜜拌炒過,一錢五分),當歸,白芍,白朮(用蜂蜜拌炒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陳皮(各一錢),生地黃,炙甘草(各三錢),熟地黃(五錢),柴胡(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4. 殺血心痛

婦人血崩而心痛甚者,名曰殺血心痛。此因心脾血虛,心無所養,是以作痛。若小產去血過多,而心痛甚者亦然。但當專用甘溫,以養營氣。宜用十全大補湯,倍用參、術,連服數十劑,以痛止為度。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朮(蜜炙,各三錢),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茯苓,黃耆(蜜炙,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白話文:

婦女血崩導致心痛劇烈的,稱為「殺血心痛」。這是因為心脾血虛,心臟沒有足夠的血液滋養,所以才會疼痛。如果小產時失血過多,導致心痛劇烈的也是一樣的原因。這種情況應當專門使用甘甜溫熱的藥物,來補養身體的營氣。適合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倍使用人參和白朮,連續服用數十劑,直到疼痛停止為止。

十全大補湯

人參、蜜炙白朮(各三錢)、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茯苓、蜜炙黃耆(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

加上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用水煎煮後服用。

5. 帶下虛熱

婦人帶下,脈數虛而兼熱,宜服千金散。

千金散

枸杞子(一兩),生地黃(五錢),酒一鍾,煎至半鍾服。

白話文:

婦女的白帶問題,如果脈象呈現虛弱且兼有熱象,應該服用千金散來治療。

千金散的配方如下:

枸杞子(一兩),生地黃(五錢),加入酒一盅,煎煮至剩半盅後服用。

6. 赤白帶下證治

帶下令人不產育,宜急治之。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所以專為帶下醫也。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皆濕熱結於任脈,滲入膀胱,出於大小腸之分,溲出津液淋瀝以下,故曰白帶下。輕則下而不多,重則下而無度,淋露日久,遂使精血乾枯,肌肉消瘦。治當升陽益陰,則清濁自分,補脾養胃,則濕熱自除。尤當斷厚味,補元陽,而帶下可止矣。

赤白帶經驗方

當歸(酒洗),生地黃(酒洗),白芍(酒炒),白雞冠花子,白朮(蜜炙),建蓮肉(去心),川芎(各一錢),炙甘草(七分),扁豆花(炒,七分)(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赤帶)

水煎食遠服。瘦人多熱,加黃連(薑汁炒)、黃柏(酒炒)、香附(醋製)各五分;肥人多痰,加南星(制)、蒼朮(米泔浸)、半夏(制)各六分;久下不止,加熟地黃一錢,山茱萸八分;氣虛,加人參(去蘆)、黃耆各七分;赤帶,加黃芩(酒炒)一錢,荊芥六分;腹痛加煨姜一片,或加葵花五朵更炒(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赤帶)。

白話文:

白帶(或赤白帶)這種病會導致女性不孕,應該及早治療。據說扁鵲經過邯鄲時,聽說當地貴婦人患有此病,所以特別針對這種病進行醫治。赤帶是因為熱邪進入小腸,白帶是因為熱邪進入大腸。追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濕熱聚集在任脈,滲入膀胱,然後從大腸和小腸的分界處流出,小便時就會有液體滴滴答答地流出,所以稱之為白帶下。輕微的症狀是分泌物不多,嚴重的則會大量流出,長期淋漓不止,就會導致精血枯竭,肌肉消瘦。治療上應該升提陽氣、滋養陰液,這樣就能使清濁分開;補益脾胃,就能去除濕熱。尤其要戒除油膩厚味的食物,補充元陽,這樣白帶就能停止。

赤白帶經驗方

當歸(用酒洗過)、生地黃(用酒洗過)、白芍(用酒炒過)、白雞冠花子、白朮(用蜂蜜炙過)、建蓮肉(去除內心)、川芎(各一錢),炙甘草(七分),扁豆花(炒過,七分)(白帶用白扁豆花,赤帶用赤扁豆花)

用水煎煮,在飯後服用。體型瘦的人多半是熱症,可以加入黃連(用薑汁炒過)、黃柏(用酒炒過)、香附(用醋製過)各五分;體型肥胖的人多半是痰濕,可以加入南星(製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半夏(製過)各六分;若是長期下帶不止,可以加入熟地黃一錢、山茱萸八分;如果氣虛,可以加入人參(去除蘆頭)、黃耆各七分;若是赤帶,可以加入黃芩(用酒炒過)一錢,荊芥六分;若有腹痛,可以加入煨過的薑一片,或加入葵花五朵炒過(白帶用白葵花,赤帶用赤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