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種子藥食宜慎

種子之方本無定軌,因人而藥,各有所宜,寒者宜溫,熱者宜涼,滑者宜澀,虛者宜補,去其所偏則陰陽和,而生化著是,即種子之奇方也。今人不知此理,而但知傳方,豈宜於彼者,亦宜於此耶?且或見一人偶中,而不論己之宜否,而偏聽如神競相制服,一若張冠李可戴也。

況所傳種子之方,大抵興陽壯熱之品居多,甚至煅煉金石及製取毒穢悍劣,諸物炫詭矜奇,但助房中之樂,不顧喪身之禍,求嗣者所宜慎也。

白話文:

關於用種子藥來調理身體這件事,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規則,應該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來用藥,各有各適合的。體質虛寒的人適合用溫熱的藥,體質燥熱的人適合用寒涼的藥;容易滑脫的人適合用收澀的藥,體虛的人適合用補益的藥。把身體偏頗的狀況調整回來,使陰陽調和,身體的生機自然就會旺盛,這才是用種子藥的奧妙之處。

現在的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只是知道流傳下來的藥方就照著用,難道適合別人的藥方,就一定適合自己嗎?而且有些人看到別人碰巧用對了藥,也不管自己適不適合,就盲目地相信,爭相服用,好像把張三的帽子硬戴在李四的頭上一樣。

更何況流傳下來的種子藥方,大多是溫陽壯熱的藥物居多,甚至還有用煅燒的金石和有毒穢氣的強烈藥物,來炫耀它的奇特,這些藥物只是為了增加房事的樂趣,卻不顧身體會因此受損的禍害,想要求子嗣的人,實在應該要謹慎小心啊!

2. 男子艱嗣病源

疾病之關於胎孕者,男子則在精,女子則在血,無非不足而然。凡男子之不足,則有精滑、精清、精冷,或臨事不堅,或流而不射,或夢遺頻數,或便濁淋澀,或好女色,以致陰虛,陰虛則腰腎痛憊;或好男風,以致陽極,陽極則亢而亡。陰或過於強固,強固則勝敗不洽;或素患陰疝,陰疝則肝腎乖離。

此外或以陽衰,陽衰則多寒;或以陰虛,陰虛則多熱,是皆男子之病,不得盡諉之婦人也。倘得其源而醫治之,則事無不濟矣。

白話文:

關於懷孕的疾病,男子的問題在於精液,女子的問題在於血液,都離不開精血不足。男子方面的不足,有精液滑脫、精液清稀、精液寒冷,或是性行為時無法堅挺,或是有精液流出卻無法射精,或是頻繁夢遺,或是小便混濁且淋漓不暢,或是喜好女色導致陰虛,陰虛就會腰痠腎疲;或是喜好男色導致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就會過於亢奮而耗盡。陰氣如果過於強盛固結,就會導致陰陽不協調;或是本身就患有陰疝,陰疝則會導致肝腎功能失調。

此外,有因為陽氣衰弱導致的,陽氣衰弱容易怕冷;也有因為陰氣虛弱導致的,陰氣虛弱容易發熱。這些都是男子的疾病,不能全部歸咎於女子。如果能找到病因並加以治療,那麼事情沒有不成功的。

3. 婦人不孕病源

婦人所重在血,血能構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於經候見之;欲治其病,惟於陰分調之。蓋經即血也,血即陰也,陰以應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為病則有或先或後者,有一月兩至者,有兩月一至者,有枯絕不通者,有頻來不止者;有先痛而後行者,有先行而後痛者;有淡色、紫色、黑色者,有瘀而為條、為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帶濁者,有元氣下陷而變為崩漏者;有子宮虛冷而陽氣不能生化者,有血中伏熱而陰氣不能凝成者;有血癥氣瘕,子臟不收、月水不通者,皆真陰之病也(主治之法詳載調經上、下兩卷)。夫真陰既病,則陰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陰氣不足者不能攝胎。

攝育之權總在命門,以命門為衝任之血海,而胎以血為主,血不能自生而又以氣為主,是皆真陰之謂也。故凡補命門,或氣或血,皆可謂之補陰,而補陰之法,即培根固本之道也。凡自壯至老,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而況為先天后天之肇基舍,是無以用其力矣。是以調經種子之法,亦惟以填補命門顧惜陽氣為主。

然精血之都在命門,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陽心脾之間。蓋心主血,養心則養血,脾胃主飲食、健脾胃則氣布,二者胥和則氣暢血行,此情志飲食,又當先經血而為之計者,無非補陰之源也。使不知本末先後面妄為之,治則烏足以言調經種子之法。

白話文:

婦女最重要的是血液,血液充足才能產生精華,使胎兒孕育成功。要了解婦女的疾病,只能從月經的狀況來觀察;要治療這些疾病,只能從調理陰分的方面下手。因為月經就是血,血就是陰液,陰液呼應月亮,所以月經每月按時來潮,這是正常的現象。當出現疾病時,就會有月經提早或延後,有的一個月來兩次,有的兩個月來一次,有的月經完全停滯不來,有的月經頻繁不止;有的先腹痛後行經,有的先行經後腹痛;有的月經顏色淡、紫色、黑色,有的出現血塊;有的精血不足,化為帶下;有的元氣下陷,變成崩漏;有的子宮虛冷,陽氣無法化生;有的血中有伏熱,陰氣無法凝結;有的血瘀氣滯,子宮收縮不好,月經不通,這些都是屬於真陰的疾病(治療的方法詳細記載在調經上、下兩卷中)。

當真陰發生病變時,陰血不足的就無法孕育胎兒,陰氣不足的就無法保住胎兒。

懷孕與生育的關鍵都在命門,因為命門是衝任二脈的血海,而胎兒以血為主,血不能自己產生,又以氣為主。這些都屬於真陰的範疇。所以凡是補養命門,無論補氣或補血,都可以稱為補陰,而補陰的方法,就是培養根本,鞏固本源。從壯年到老年,這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更何況命門是先天和後天的基礎,沒有它就無法發揮力量。因此,調經和幫助懷孕的方法,也主要以填補命門和顧惜陽氣為主。

然而精血的集中地在命門,而精血的來源又在心脾之間。心主血,養心就能養血;脾胃主飲食,健脾胃就能使氣運行。心脾二者協調,就能氣血暢通。所以情志和飲食,又必須先經過血的調理才能產生作用,這無非是補陰的來源。如果不明白本末先後的順序而妄加治療,又如何能談得上調經和幫助懷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