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28)
卷二 (28)
1. 子淋
妊娠因酒色過度,內傷胞門,熱積膀胱,小便淋澀,心煩悶亂,名曰子淋。若淋痛澀少,宜安榮散。若房勞內傷而不利,宜腎氣丸。若氣虛短少,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血虛澀少,宜滋腎丸。熱結膀胱而不利,宜五苓散。若肝腎虛熱成淋,宜知柏四物湯。若肺經鬱熱,宜黃芩清肺飲。若膏粱厚味,宜清胃飲。若肝脾濕熱,宜加味逍遙散。
腎氣丸
熟地黃,菟絲子(各八兩),當歸身(三兩五錢),肉蓯蓉(五兩,酥炙),山萸肉(二兩五錢),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錢),破故紙(酒炒,五兩)
上為末,酒糊丸,空心淡鹽湯下五七十丸。
滋腎丸
知母(酒炒),黃柏(酒炒,各一兩),肉桂(五錢)
為末,水丸梧子大,空心白湯下百丸。
五苓散
白朮(蜜炙),茯苓,豬苓(各一錢),澤瀉(一錢二分),肉桂(五分)
水煎服。
知柏四物湯
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黃芩,知母,黃柏(各一錢)
水煎,溫服。
黃芩清肺飲
山梔仁(炒,二錢),黃芩(一錢)
水煎服。如不利加鹽豉二十粒。
清胃散
生地黃(一錢五分),升麻,當歸,丹皮(各一錢),黃連(一錢五分)(夏月加倍)
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
當歸,白芍,白朮(蜜炙),茯神,柴胡(各一錢),甘草(五分),丹皮,山梔仁(炒,各七分),姜(三片)
水煎服。
白話文:
子淋
懷孕期間因為飲酒過量、性生活過度,導致胞門(子宮頸口)內部受傷,熱邪累積在膀胱,造成小便困難、排尿時疼痛不暢、心煩意亂,這種情況稱為「子淋」。
如果排尿時疼痛、困難且量少,適合使用安榮散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性生活勞累導致內部損傷,排尿不順暢,適合服用腎氣丸。如果是因為氣虛導致氣短、乏力,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藥方見前文子氣條)。如果是血虛導致排尿困難且量少,適合服用滋腎丸。如果是熱邪結聚在膀胱導致排尿不順暢,適合服用五苓散。如果是肝腎虛熱導致的淋症,適合服用知柏四物湯。如果是肺經鬱熱,適合服用黃芩清肺飲。如果是過食肥膩厚味導致,適合服用清胃散。如果是肝脾濕熱,適合服用加味逍遙散。
腎氣丸
熟地黃、菟絲子(各八兩),當歸身(三兩五錢),肉蓯蓉(五兩,用酥油烤過),山萸肉(二兩五錢),黃柏(用酒炒過),知母(用酒炒過,各一錢),破故紙(用酒炒過,五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糊狀製作成藥丸,早晨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五、六十丸。
滋腎丸
知母(用酒炒過),黃柏(用酒炒過,各一兩),肉桂(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早晨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一百丸。
五苓散
白朮(用蜂蜜烤過),茯苓,豬苓(各一錢),澤瀉(一錢二分),肉桂(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知柏四物湯
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黃芩,知母,黃柏(各一錢)。
用水煎煮後溫服。
黃芩清肺飲
山梔仁(炒過,二錢),黃芩(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排便不暢,可以加入淡豆豉二十粒。
清胃散
生地黃(一錢五分),升麻,當歸,丹皮(各一錢),黃連(一錢五分)(夏天用量加倍)。
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逍遙散
當歸,白芍,白朮(用蜂蜜烤過),茯神,柴胡(各一錢),甘草(五分),丹皮,山梔仁(炒過,各七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子痢
妊娠下痢,名曰子痢。若初起腹痛,裡急後重,元氣尚實者攻之,宜香連化滯丸。痢久元虛,日夜無度者補之,宜胃風湯。熱下迫痛裡急者解之,宜當歸芍藥湯。若痢下膿血,宜白朮湯。或痢下黃水,此脾氣下陷,治宜升補中氣。或色兼青黃,此木來剋土,治宜平肝補脾。或黃而兼黑,此水來侮土,必當溫補脾胃。
若黃而兼赤,治當補母益子,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凡子痢通治,宜芩連紅曲湯。若久痢腹痛、小便澀,宜當歸黃耆湯。
香連化滯丸
川黃連,條芩,白芍(各一錢二分),厚朴(薑汁炒),枳殼(麩炒),青皮,陳皮,當歸身(各八分),山楂肉(一錢),生甘草,南木香(各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一方有檳榔、無楂肉)
胃風湯
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白朮(蜜炙),白芍(各一錢),肉桂(四分)
水煎服。
當歸芍藥湯
白芍,白朮(蜜炙,各一錢),當歸,茯苓,澤瀉,條芩(各一錢),木香,檳榔,黃連,甘草(各七分)
水煎服。如白痢腹痛,去芩連加乾薑七分。
白朮湯
白朮(蜜炙),當歸,黃芩(各三錢)
水煎,食前服。
芩連紅曲湯
黃芩,黃連(薑汁炒),白芍,甘草(炙),橘紅,紅曲,枳殼(麩炒),建連(去皮心,各一錢),升麻(炙,二分)
水煎服。
當歸黃耆湯
當歸(酒炒),黃耆(蜜炙,各一兩),糯米(一合)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拉肚子,叫做子痢。如果剛開始拉肚子,肚子痛、想大便卻又拉不出來、身體還算強壯的,可以用藥來攻下,適合用香連化滯丸。如果拉肚子很久,身體虛弱,白天晚上一直拉不停的,就要用藥來補養,適合用胃風湯。如果是因為熱邪向下迫使而導致肚子痛、想大便卻又拉不出來的,要用藥來疏解,適合用當歸芍藥湯。如果拉出來的糞便有膿血,適合用白朮湯。如果拉出來的是黃色的水,這是因為脾氣下陷,要用藥來提升並補養中氣。如果糞便的顏色又青又黃,這是因為肝木來剋脾土,要用藥來平肝並補脾。如果糞便的顏色黃中帶黑,這是因為腎水來欺侮脾土,一定要用藥來溫補脾胃。
如果糞便的顏色黃中帶紅,要用藥來補養母氣並幫助子氣,適合用補中益氣湯(藥方在前面講到子氣的那部分)。所有子痢的通用治療方法,適合用芩連紅曲湯。如果拉肚子很久而且肚子痛、小便不順暢,適合用當歸黃耆湯。
香連化滯丸
黃連、黃芩、白芍(各4.5克),厚朴(用薑汁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青皮、陳皮、當歸身(各3克),山楂肉(3.75克),甘草、木香(各1.8克)
用水480毫升,煎煮至240毫升,空腹服用。(另一種藥方有檳榔,沒有山楂肉)
胃風湯
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白朮(用蜂蜜炙過)、白芍(各3.75克),肉桂(1.5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
當歸芍藥湯
白芍、白朮(用蜂蜜炙過,各3.75克),當歸、茯苓、澤瀉、黃芩(各3.75克),木香、檳榔、黃連、甘草(各2.6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拉白色稀便而且肚子痛,去除黃芩、黃連,加入乾薑2.6克。
白朮湯
白朮(用蜂蜜炙過)、當歸、黃芩(各11.25克)
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芩連紅曲湯
黃芩、黃連(用薑汁炒過)、白芍、甘草(炙過)、橘紅、紅曲、枳殼(用麩皮炒過)、建連(去除皮和心,各3.75克),升麻(炙過,0.75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
當歸黃耆湯
當歸(用酒炒過)、黃耆(用蜂蜜炙過,各37.5克),糯米(約50克)
用水480毫升,煎煮至240毫升,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