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2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9)

1. 妊娠衄血

妊娠衄血,常從口鼻中出,此因過食辛熱之物,血熱妄行,沖傷胞絡,宜衄血丸。

衄血丸

牡丹皮,白芍(酒炒),黃芩(酒炒),蒲黃(炒),側柏葉

為末,糯米糊丸,空心白湯下百丸。

白話文:

懷孕期間流鼻血,常常從口鼻跑出來,這是因為吃了太多辛辣燥熱的食物,導致血熱亂竄,衝擊到胎兒周圍的經絡。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衄血丸來治療。

衄血丸

牡丹皮、白芍(用酒炒過)、黃芩(用酒炒過)、蒲黃(炒過)、側柏葉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糯米糊做成藥丸,在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一百顆。

2. 妊娠吐衄

妊娠憂思驚怒,傷其臟腑,氣干於上,血隨而溢。心悶胸滿,久而不已,必墮胎。若肝經怒火,先服加味柴胡湯,以清其熱:次服柴胡四物湯,以補其虛;後用加味逍遙散(方見前子淋條中)以成功。若肝經風熱,宜防風子芩丸。若心經有熱,宜安神丸(方見前子煩條中)。

若心氣不足,宜補心湯。若思慮傷心,宜妙香散。若胃經有火,宜犀角地黃湯。若膏粱積熱,宜加味清胃散。若鬱結傷脾,宜加味歸脾湯。若肺經有火,宜黃芩清肺飲。若腎經虛火,宜加味地黃丸。若氣虛不能攝血,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

加味柴胡湯

柴胡,人參(各二錢),黃芩,山梔仁(炒),生地黃,半夏(薑製,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

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一錢五分),柴胡(八分),人參,黃芩,半夏(薑製、炒黃用),甘草(各三分),姜(三片)

水煎服。

防風子芩丸

防風,條芩(酒炒黑,各等分)

為末,酒糊丸,米飲下。

補心湯

人參,茯苓,甘草,桂心,麥冬(去心),紫石英(煆),赤小豆,大棗

水煎服。

妙香散

人參,桔梗(各五錢五分),黃耆,茯苓,茯神,遠志(薑汁炒),淮山藥(各一兩),木香(二錢五分),甘草(二錢),砂仁(三錢,水飛),麝香(一錢,按麝香胎家禁忌,用須斟酌)

研極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犀角地黃湯

犀角(銼),牡丹皮(各一錢五分),生地黃,白芍(各二錢)

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神,黃耆(蜜炙),酸棗仁(各一錢半),當歸,遠志(制,各一錢),炙甘草,木香(各五分),龍眼肉(二錢五分),牡丹皮,山梔仁(炒,各一錢)

薑、棗為引,水煎服。

黃芩清肺飲

人參,天冬(去心),黃芩,地骨皮,陳皮,茯苓(各八分),知母(酒炒),山梔仁(炒,各一錢),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五分),桑白皮(炒),當歸身(各一錢半),姜(三片)

水煎服。

加味地黃丸

熟地黃(四兩),山藥,山萸肉(各二兩),牡丹皮,茯苓(各一兩五錢),澤瀉,香附(童便制,各一兩),蘄艾(去筋、醋炙,五錢)

為末蜜丸,每服七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妊娠吐衄

懷孕期間如果過度憂愁、思慮、驚嚇或憤怒,會傷害到內臟,導致氣往上衝,血也跟著往上溢出。這會造成胸悶、心煩,如果持續很久沒有改善,可能會導致流產。

如果是因為肝經有怒火,應該先服用加味柴胡湯來清除熱氣;接著服用柴胡四物湯來補養虛弱的身體;最後使用加味逍遙散(配方見前述治療子淋的章節)來調理身體,使其恢復健康。如果是肝經有風熱,適合服用防風子芩丸。如果是心經有熱,適合服用安神丸(配方見前述治療子煩的章節)。

如果是因為心氣不足,應該服用補心湯。如果是因為思慮過度而傷到心,應該服用妙香散。如果是胃經有火,應該服用犀角地黃湯。如果是因為常吃肥膩食物而累積熱氣,應該服用加味清胃散。如果是因為情緒鬱結而傷到脾,應該服用加味歸脾湯。如果是肺經有火,應該服用黃芩清肺飲。如果是腎經有虛火,應該服用加味地黃丸。如果是因為氣虛而無法固攝血液,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配方見前述治療子氣的章節)。

加味柴胡湯

柴胡、人參(各八克),黃芩、炒山梔子(各四克),生地黃、半夏(用薑汁製過,各四克),甘草(二克),生薑(三片),大棗(兩枚)

用水煎煮後服用。

柴胡四物湯

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六克),柴胡(三點二克),人參、黃芩、半夏(用薑汁製過,炒黃用)、甘草(各一點二克),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防風子芩丸

防風、酒炒黑的條芩(等量)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補心湯

人參、茯苓、甘草、桂心、麥冬(去心)、煅紫石英、赤小豆、大棗

用水煎煮後服用。

妙香散

人參、桔梗(各二十二克)、黃耆、茯苓、茯神、遠志(用薑汁炒過)、淮山藥(各四十克)、木香(十克)、甘草(八克)、砂仁(用乾淨水淘洗過後磨成粉)(十二克)、麝香(四克,由於麝香對孕婦有禁忌,使用時需要謹慎考慮)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八克,用溫酒送服。

犀角地黃湯

犀角(磨成碎塊)、牡丹皮(各六克),生地黃、白芍(各八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歸脾湯

人參、蜜炙白朮、茯神、蜜炙黃耆、酸棗仁(各六克),當歸、製遠志(各四克),炙甘草、木香(各二克),龍眼肉(十克),牡丹皮、炒山梔子(各四克)

以生薑、大棗作為藥引,用水煎煮後服用。

黃芩清肺飲

人參、天冬(去心)、黃芩、地骨皮、陳皮、茯苓(各三點二克),酒炒知母、炒山梔子(各四克),五味子(二十粒),炙甘草(二克),炒桑白皮、當歸身(各六克),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地黃丸

熟地黃(一百六十克),山藥、山萸肉(各八十克),牡丹皮、茯苓(各六十克),澤瀉、用童子尿製過的香附(各四十克),醋炙蘄艾(二十克)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用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