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8)
卷二 (8)
1. 九月胎證
妊娠八九月,胎動不安,心腹疼痛,面目青冷,汗出,氣欲絕。此由勞動用力傷胎宮,宜鉤藤湯。若胎動下血,宜膠艾芎歸湯。
鉤藤湯
白話文:
懷孕八、九月,胎動不安,心腹疼痛,臉色蒼白發冷,出汗,氣息虛弱。這是因為勞動用力過度損傷胎宮,應使用鉤藤湯治療。如果胎動伴有下血,應該使用膠艾芎歸湯治療。
鉤藤,當歸,人參,茯苓(各一錢),桔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五分)
水煎服。
膠艾芎歸湯
白話文:
鉤藤、當歸、人參、茯苓(各1錢),桔梗(1錢5分),桑寄生(5分)
阿膠(蛤粉炒成珠),當歸,川芎,艾葉(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阿膠(以蛤粉炒製成珠狀的阿膠),當歸,川芎,艾葉(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2. 十月胎證
妊娠難產多由氣血虛弱,榮衛澀滯,以致之故。生不可催,只宜調和氣血。氣充血盈,產自無虞。若素稟虛弱,胎素不安者,臨月宜常服五福飲。若胎氣逆,臨褥難產者,宜保生無憂散。若素患產難者,欲縮胎易生,宜達生散。若保產催生屢試屢驗,惟資生湯、福胎飲堪稱神劑。
五福飲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難產多是氣血虛弱、榮衛澀滯所導致。因此,不能催產,只宜調和氣血。氣血充足盈滿,自然能順利生產。若本來身體虛弱,胎兒也不安定的孕婦,到了臨月時應經常服用「五福飲」。若胎氣逆而難產的孕婦,應服用「保生無憂散」。若本來就患有難產症的孕婦,想要縮小胎兒體積以利生產,應服用「達生散」。若保產催生的藥方屢試屢驗,唯獨「資生湯」與「福胎飲」可以被稱為有效的神方。
人參(二三錢),熟地黃(三四錢),當歸(二三錢),白朮(蜜炙,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煎七分,食前溫服。
保生無憂散
白話文:
人參(六到九公克),熟地黃(十二到十五公克),當歸(六到九公克),白朮(先用蜂蜜炙過,四公克),炙甘草(三公克)
當歸(酒浸、炒),枳殼(鹽水炒),川芎,木香(不見火),白芍(酒炒),炙甘草(各一錢半),血餘(煅、存性、另研末),乳香(另研末,各五分)
水煎,入血餘、乳香二味末藥,不拘時服。
達生散
白話文:
-
當歸(用酒浸泡、炒)
-
枳殼(用鹽水炒過)
-
川芎
-
木香(不經過火)
-
白芍(用酒炒過)
-
炙甘草(各一錢半)
-
血餘(煅燒過,保留藥性,另研磨成末)
-
乳香(另研磨成末,各五分)
大腹皮(二錢,豆汁浸水洗四次,淨,曬乾),人參,陳皮,紫蘇葉,當歸身,白芍(酒炒),白朮(蜜炙,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蔥白(一莖)
白話文:
-
大腹皮(二錢):一種中草藥,取自竹葉蘭的根。在使用前,將它浸泡在豆汁中,然後用清水洗淨四次,最後曬乾。
-
人參(一錢):一種中草藥,具有補氣養血、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
陳皮(一錢):一種中草藥,取自柑橘的果皮。經過曬乾或烘乾後使用,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紫蘇葉(一錢):一種中草藥,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和胃的作用。
-
當歸身(一錢):一種中草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白芍(一錢,酒炒):一種中草藥,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作用。在使用前,將它與酒一起炒製。
-
白朮(一錢,蜜炙):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在使用前,將它與蜂蜜一起炙烤。
-
炙甘草(五分):一種中草藥,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作用。在使用前,將它烤炙至表面微黃。
-
蔥白(一莖):一種蔬菜,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和胃的作用。
黃楊樹頭七枚,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冬加砂仁、枳殼。
水煎服。
資生湯
白話文:
黃楊樹頭七枚,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冬加砂仁、枳殼。
黃楊樹的根尖部分,取七枚,春季加上川芎, 夏季加上黃芩,秋季和冬日加上砂仁和枳殼。
紫厚朴(薑汁炒),蘄艾(醋炒,七分),當歸(酒洗),川芎(各一錢五分),川貝母(去心、另研),菟絲子(各一錢),川羌活,甘草(各五分),荊芥穗,生黃耆(各八分),枳殼(麩炒,六分),白芍(酒炒,一錢二分),薑(三片)
白話文:
-
紫厚朴(薑汁炒):將紫厚朴放入薑汁中炒製。
-
蘄艾(醋炒,七分):將蘄艾放入醋中炒製,取七分的量。
-
當歸(酒洗):將當歸用酒洗淨。
-
川芎(各一錢五分):取一錢五分的川芎。
-
川貝母(去心、另研):將川貝母去心後 отдельно 研磨。
-
菟絲子(各一錢):取一錢的菟絲子。
-
川羌活,甘草(各五分):取五分的川羌活和甘草。
-
荊芥穗,生黃耆(各八分):取八分的荊芥穗和生黃耆。
-
枳殼(麩炒,六分):將枳殼放入麩皮中炒製,取六分的量。
-
白芍(酒炒,一錢二分):將白芍放入酒中炒製,取一錢二分的量。
-
薑(三片):取三片生薑。
水二鍾,煎八分,入川貝母末和勻,空心溫服。臨月服三五劑,永無難產之患。若七個月服起,七月服一劑,八月服二劑,九月服三劑,十月服三五劑,臨產再服一劑,其效如神。
福胎飲
白話文:
將兩升水煮至八分滿,加入川貝母粉末均勻攪拌,在空腹時溫熱服用。在預產期前一個月開始服用三到五劑,就能永遠沒有難產的困擾。如果從懷孕七個月開始服用,第七個月服用一劑,第八個月服用兩劑,第九個月服用三劑,第十個月服用三到五劑,分娩前再服用一劑,其效果如同神靈一般。
當歸(一兩,酒洗),枳殼(麩炒),川芎(三錢),益母草(二錢),黃耆(五錢)
水煎服。臨盆將產,服此最妙。
白話文:
當歸(一兩,用酒洗過),枳殼(用麩炒過),川芎(三錢),益母草(二錢),黃耆(五錢)
3. 安胎總論
妊娠脾胃旺,氣血充,則胎安產易,子亦多壽,何必服藥。若氣血衰,脾胃弱而飲食少思,則虛證百出。或不妊,或妊而屢墮,更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耗散真元,皆墮胎之由也。故參朮、條芩乃安胎之聖藥,芎、歸、熟地實補血之良方。佐以蘇葉、陳皮可為常服之劑。妊成六月之前,其胎尚未轉運,茯苓性降,不宜多用。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脾胃旺盛,氣血充足,則胎兒安穩,生產容易,孩子健康長壽,根本不必服藥。如果氣血衰弱,脾胃虛弱,飲食不振,就會出現各種虛證。或者不能受孕,或者懷孕後經常流產,或者受到六淫外邪侵襲,七情內傷,耗散真元,這些都是導致流產的根源。因此,人參、白朮、條芩、芩芩是安胎的聖藥,當歸、熟地黃是補血的良方。佐以蘇葉、陳皮可以作為常服的劑量。懷孕六個月前,胎兒尚未轉運,茯苓性降,不宜多用。
黃耆肥胎,豈可常加。香附雖胎喘宜加,久服則虛人有害。砂仁雖止嘔定痛,多服亦動血行胎。歷考丹溪之論不過數言。安胎之方止於三四,若能加減醫治,可以十全八九。
白話文:
黃耆和胎兒肥胖,不能經常加入。香附雖然可以治療胎兒喘息,但長時間服用會對虛弱的人有害。砂仁雖然可以止嘔、鎮痛,但服用太多也會導致血行不暢,胎動不安。如果仔細研究丹溪的理論,也不過是幾句話。安胎的方子只有三、四種,如果能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就可以十之八九地治癒安胎。
4. 胎寒不安
胎寒之證,或吞酸吐酸,或嘔惡脹滿,或喜熱畏涼,或下寒泄瀉,或脈多沉細,而胎有不安者,宜溫胃飲、理陰煎加減主之。
溫胃飲
白話文:
胎寒的證狀,或吞酸吐酸,或嘔吐惡心脹滿,或喜歡溫暖怕寒冷,或腹瀉,或脈搏多沉細,而胎動不安,宜用溫胃飲、理陰煎加減治療。
人參(一二錢),白朮(蜜炙,二錢),扁豆(炒,二錢),乾薑(炒焦,一二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二錢,滑泄者不用)
水煎,食遠溫服。
白話文:
人參(一到二錢),白朮(用蜜糖炙過,二錢),扁豆(炒過,二錢),乾薑(炒焦,一到二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到二錢,拉肚子的人不要用)
若下寒帶濁加破故紙二錢。氣滯加木香七分。腹痛加砂仁七分。泄瀉加白豆蔻一錢。如兼外邪及肝腎病,加肉桂、桂枝,甚者加柴胡一錢。脾虛下陷加升麻三五分。濕痰痞滿加茯苓。脾胃虛極,嘔吐不止,倍用參朮。
白話文:
如果出現下寒帶濁,再增加炒過的廢紙兩錢。氣滯則加木香七分。腹痛則加砂仁七分。泄瀉則加白豆蔻一錢。如果兼有外邪及肝腎病,則再增加肉桂、桂枝,嚴重者加柴胡一錢。脾虛下陷則加升麻三五分。濕痰痞滿則加茯苓。脾胃虛極,嘔吐不止,則參朮加倍使用。
理陰煎
熟地黃(三五錢),當歸(二三錢),炙甘草(一二錢),乾薑(炒,一錢)
水煎,溫服。
白話文:
理陰煎 熟地黃(3-5錢),當歸(2-3錢),炙甘草(1-2錢),乾姜(炒,1錢) 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或加肉桂一錢。若脾腎兩虛,或嘔或脹,加茯苓一二錢。腰腹疼痛加杜仲(炒斷絲)、枸杞各一錢。腹脹滯痛加陳皮、砂仁各一錢。如兼外邪加柴胡一錢。
白話文:
可以添加一錢的肉桂。如果有脾腎虛弱的情況,還有嘔吐或脹痛的症狀,可以添加一到二錢的茯苓。如果感到腰腹疼痛,可以添加一錢的杜仲(炒斷絲)和一錢的枸杞。如果有腹脹和疼痛的情況,可以添加一錢的陳皮和一錢的砂仁。如果還有外邪的情況,可以加一錢的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