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2)

1. 九月胎證

妊娠八九月,胎動不安,心腹疼痛,面目青冷,汗出,氣欲絕。此由勞動用力傷胎宮,宜鉤藤湯。若胎動下血,宜膠艾芎歸湯。

鉤藤湯

鉤藤,當歸,人參,茯苓(各一錢),桔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五分)

水煎服。

膠艾芎歸湯

阿膠(蛤粉炒成珠),當歸,川芎,艾葉(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懷孕八、九個月時,如果出現胎動不穩定、心腹疼痛、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冒冷汗、呼吸困難,快要斷氣的狀況,這是因為勞動過度、用力傷到子宮所致,應該服用鉤藤湯。如果出現胎動不安還伴隨陰道出血,則應該服用膠艾芎歸湯。

鉤藤湯

鉤藤、當歸、人參、茯苓(各一錢)、桔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膠艾芎歸湯

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當歸、川芎、艾葉(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十月胎證

妊娠難產多由氣血虛弱,榮衛澀滯,以致之故。生不可催,只宜調和氣血。氣充血盈,產自無虞。若素稟虛弱,胎素不安者,臨月宜常服五福飲。若胎氣逆,臨褥難產者,宜保生無憂散。若素患產難者,欲縮胎易生,宜達生散。若保產催生屢試屢驗,惟資生湯、福胎飲堪稱神劑。

五福飲

人參(二三錢),熟地黃(三四錢),當歸(二三錢),白朮(蜜炙,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煎七分,食前溫服。

保生無憂散

當歸(酒浸、炒),枳殼(鹽水炒),川芎,木香(不見火),白芍(酒炒),炙甘草(各一錢半),血餘(煅、存性、另研末),乳香(另研末,各五分)

水煎,入血餘、乳香二味末藥,不拘時服。

達生散

大腹皮(二錢,豆汁浸水洗四次,淨,曬乾),人參,陳皮,紫蘇葉,當歸身,白芍(酒炒),白朮(蜜炙,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蔥白(一莖)

黃楊樹頭七枚,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冬加砂仁、枳殼。

水煎服。

資生湯

紫厚朴(薑汁炒),蘄艾(醋炒,七分),當歸(酒洗),川芎(各一錢五分),川貝母(去心、另研),菟絲子(各一錢),川羌活,甘草(各五分),荊芥穗,生黃耆(各八分),枳殼(麩炒,六分),白芍(酒炒,一錢二分),姜(三片)

水二鍾,煎八分,入川貝母末和勻,空心溫服。臨月服三五劑,永無難產之患。若七個月服起,七月服一劑,八月服二劑,九月服三劑,十月服三五劑,臨產再服一劑,其效如神。

福胎飲

當歸(一兩,酒洗),枳殼(麩炒),川芎(三錢),益母草(二錢),黃耆(五錢)

水煎服。臨盆將產,服此最妙。

白話文:

懷孕時生產困難,大多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身體的運行不順暢。生產這件事不能強求,只能慢慢調理氣血。當氣足血盛時,生產自然順利。如果本身體質虛弱,懷孕時胎兒就不穩定,臨近生產時可以常服用五福飲。如果胎氣不順,生產時遇到困難,可以服用保生無憂散。如果過去有生產困難的經驗,想要縮短產程、容易生產,可以服用達生散。至於保產催生的藥方,經過多次驗證都有效,只有資生湯和福胎飲堪稱神效。

五福飲

人參(二至三錢)、熟地黃(三至四錢)、當歸(二至三錢)、白朮(用蜂蜜炒過,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飯前溫服。

保生無憂散

當歸(用酒浸泡後炒過)、枳殼(用鹽水炒過)、川芎、木香(不經火)、白芍(用酒炒過)、炙甘草(各一錢五分)、血餘(燒成灰後研末)、乳香(研末,各五分)

用水煎煮,再加入血餘和乳香的粉末,不拘時間服用。

達生散

大腹皮(二錢,用豆汁浸泡後洗淨四次,曬乾)、人參、陳皮、紫蘇葉、當歸身、白芍(用酒炒過)、白朮(用蜂蜜炒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蔥白(一根)

黃楊樹頭七枚。春天加川芎,夏天加黃芩,秋冬加砂仁、枳殼。

用水煎煮服用。

資生湯

紫厚朴(用薑汁炒過)、蘄艾(用醋炒過,七分)、當歸(用酒洗過)、川芎(各一錢五分)、川貝母(去心,另外研末)、菟絲子(各一錢)、川羌活、甘草(各五分)、荊芥穗、生黃耆(各八分)、枳殼(用麩炒過,六分)、白芍(用酒炒過,一錢二分)、生薑(三片)

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加入川貝母粉末攪勻,空腹溫服。臨近生產時服用三至五劑,就能永遠避免難產的風險。如果從懷孕七個月開始服用,七個月服一劑,八個月服二劑,九個月服三劑,十個月服三至五劑,臨產前再服一劑,效果神奇。

福胎飲

當歸(一兩,用酒洗過)、枳殼(用麩炒過)、川芎(三錢)、益母草(二錢)、黃耆(五錢)

用水煎煮服用。快要生產時服用,效果最佳。

3. 安胎總論

妊娠脾胃旺,氣血充,則胎安產易,子亦多壽,何必服藥。若氣血衰,脾胃弱而飲食少思,則虛證百出。或不妊,或妊而屢墮,更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耗散真元,皆墮胎之由也。故參朮、條芩乃安胎之聖藥,芎、歸、熟地實補血之良方。佐以蘇葉、陳皮可為常服之劑。妊成六月之前,其胎尚未轉運,茯苓性降,不宜多用。

黃耆肥胎,豈可常加。香附雖胎喘宜加,久服則虛人有害。砂仁雖止嘔定痛,多服亦動血行胎。歷考丹溪之論不過數言。安胎之方止於三四,若能加減醫治,可以十全八九。

白話文:

懷孕時如果脾胃功能強健,氣血充足,胎兒就會安穩,生產也會順利,孩子也會長壽,根本不需要吃藥。如果氣血衰弱,脾胃虛弱而食慾不振,就會出現各種虛弱的症狀。可能導致不孕,或者懷孕後屢次流產,更有可能因為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外邪,或是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耗損元氣,這些都是造成流產的原因。所以人參、白朮、黃芩是安胎的良藥,川芎、當歸、熟地是補血的好方子。再搭配蘇葉、陳皮,可以當作日常服用的藥方。懷孕六個月之前,胎兒還沒轉動,茯苓藥性是下降的,不適合多用。

黃耆雖然能使胎兒發育良好,但也不適合長期服用。香附雖然適合用在孕婦氣喘時,但長期服用對虛弱的人有害。砂仁雖然能止嘔、止痛,但多吃也會導致血脈運行,加速胎動。歷代醫家朱丹溪的論述也僅僅說了幾句話。安胎的藥方也就三四種,如果能夠加以變化調整來治療,就能有八九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