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七月胎證

婦人受孕,遇三五七陽月,往往墮胎。如前次三個月而墮,則後次有胎必如期復墮。故半產後,須多服養氣血,固胎元之藥,以補其虛。若後次有胎,必先於兩個半月後即服清熱安胎藥數劑,以防三月之墮。至四個半月後再服八九劑,防過五月至六個半月,再服五七劑,以防七月及至九個月,可保無虞矣。其預防墮胎之藥,三月以前宜芎歸補中湯或泰山磐石散。

五月以前宜安胎飲或加味異功散。如嘔吐宜加味六君煎。七月以前宜保胎無憂丸或加味益氣湯,如有別證更加斟酌。此月防過尤宜服安胎丸。

芎歸補中湯

黃芩(蜜制),當歸(酒洗),白芍(酒炒),白朮(蜜炙,各一錢半),阿膠(蛤粉炒成珠),五味子(不見火),炙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服。一方無木香。

泰山磐石散

人參,黃芩,川續斷,黃耆(蜜炙),當歸(各一錢),白芍(酒炒),熟地黃(各八分),川芎,砂仁(研),炙甘草(各五分),白朮(蜜炙,二錢),糯米(三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但覺有孕,三五日常服一劑,方保無虞。若有熱者倍用黃芩,少用砂仁。胃弱者倍用砂仁,少黃芩。

安胎飲

白朮(蜜炙),當歸,條芩(炒),蘇梗(各一錢),熟地黃,白芍(各八分),川芎,香附(制),砂仁(炒、研,各六分),陳皮(五分),甘草(四分)

水煎服。如胎動不安加阿膠(蛤粉炒成珠)一錢。胎痛倍用砂仁。

加味異功散

人參,白朮(蜜炙),當歸,川芎,陳皮,茯苓,阿膠(蛤粉炒成珠),麥冬(去心),炙甘草(各等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加味六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陳皮(去白),半夏(薑製、炒黃),白扁豆(薑汁炒),砂仁(炒,各一錢),姜(五片),棗(四枚)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

保胎無憂丸

黨參(飯上蒸三次),白朮(蜜炙黃、勿焦),當歸(酒炒,各四兩),大熟地(酒蒸,六兩),茯苓(乳蒸三次),山藥(乳蒸三次),杜仲(薑汁炒斷絲),白芍(酒炒,各三兩),川芎(炒黑,二兩),續斷(酒洗、曬乾,五兩),子芩(酒炒),砂仁(炒、另研細末),甘草(蜜炙,各一兩),糯米(炒,五兩)

為末,蜜丸,每服三錢,白湯下,早晚各一服。

加味益氣湯

人參,黃耆(蜜炙),白朮(蜜炙),甘草(炙,各一錢五分),當歸(二錢),川芎,砂仁,陳皮,酸棗仁(炒,各八分),升麻(炒),柴胡(各三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空心服。

安胎丸

生地黃(四兩,砂仁末一兩、拌酒、蒸曬九次),當歸身(酒炒),白芍(酒炒),白朮(切片、飯上蒸、曬五次、蜜炙,各三兩),廣陳皮(去白),條芩(酒炒),川續斷(鹽水炒),杜仲(鹽水炒斷絲),麥冬(去心,各二兩)

白話文:

婦女懷孕時,如果遇到三、五、七這些屬陽的月份,常常會發生流產。如果上次懷孕在三個月時流產,那麼這次懷孕也很有可能在相同時間流產。因此,在流產後,必須多服用補養氣血、鞏固胎元的藥物,來補足身體的虛弱。如果之後再次懷孕,必須在兩個半月後就開始服用清熱安胎的藥物數帖,以預防三個月時流產。到了四個半月後,再服用八九帖,預防超過五個月後流產;到了六個半月,再服用五七帖,預防七個月時流產。這樣直到懷孕九個月,就能確保平安無事。

用於預防流產的藥物,三個月以前適合服用芎歸補中湯或泰山磐石散。五個月以前適合服用安胎飲或加味異功散。如果出現孕吐,適合服用加味六君煎。七個月以前適合服用保胎無憂丸或加味益氣湯,如果有其他症狀,再根據情況調整用藥。這個月特別容易流產,更應該服用安胎丸。

芎歸補中湯

黃芩(用蜂蜜浸泡後製成)、當歸(用酒洗過)、白芍(用酒炒過)、白朮(用蜂蜜炙過,以上各用一錢半),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五味子(不能用火炒)、炙甘草(以上各用五分)。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不拘時間服用。有的藥方沒有木香。

泰山磐石散

人參、黃芩、川續斷、黃耆(用蜂蜜炙過)、當歸(以上各用一錢),白芍(用酒炒過)、熟地黃(以上各用八分),川芎、砂仁(磨成粉)、炙甘草(以上各用五分),白朮(用蜂蜜炙過,用二錢),糯米(用三錢)。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只要感覺懷孕,每天或隔幾天服用一劑,就能確保平安。如果有熱象,就加倍使用黃芩,減少砂仁的用量;如果腸胃虛弱,就加倍使用砂仁,減少黃芩的用量。

安胎飲

白朮(用蜂蜜炙過)、當歸、條芩(炒過)、蘇梗(以上各用一錢),熟地黃、白芍(以上各用八分),川芎、香附(製過)、砂仁(炒過再磨成粉)、陳皮(以上各用六分),甘草(用四分)。

用水煎服。如果胎動不安,加入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一錢。如果胎痛,加倍使用砂仁。

加味異功散

人參、白朮(用蜂蜜炙過)、當歸、川芎、陳皮、茯苓、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麥冬(去心)、炙甘草(以上各用等量),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用水煎服。

加味六君湯

人參、白朮(用蜂蜜炙過)、茯苓、炙甘草、陳皮(去白色部分)、半夏(用生薑製過再炒黃)、白扁豆(用生薑汁炒過)、砂仁(炒過,以上各用一錢),生薑(五片)、大棗(四枚)。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

保胎無憂丸

黨參(用米飯蒸三次)、白朮(用蜂蜜炙過,但不要焦)、當歸(用酒炒過,以上各用四兩),大熟地(用酒蒸過,用六兩),茯苓(用乳汁蒸三次)、山藥(用乳汁蒸三次)、杜仲(用生薑汁炒過,使其斷絲)、白芍(用酒炒過,以上各用三兩),川芎(炒黑,用二兩),續斷(用酒洗過曬乾,用五兩),子芩(用酒炒過)、砂仁(炒過,再磨成細粉)、甘草(用蜂蜜炙過,以上各用一兩),糯米(炒過,用五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早晚各一次。

加味益氣湯

人參、黃耆(用蜂蜜炙過)、白朮(用蜂蜜炙過)、甘草(炙過,以上各用一錢五分),當歸(用二錢),川芎、砂仁、陳皮、酸棗仁(炒過,以上各用八分),升麻(炒過)、柴胡(以上各用三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安胎丸

生地黃(用四兩,加入砂仁粉一兩,用酒拌勻後蒸曬九次),當歸身(用酒炒過)、白芍(用酒炒過)、白朮(切片後,用米飯蒸曬五次再用蜂蜜炙過,以上各用三兩),廣陳皮(去白色部分),條芩(用酒炒過),川續斷(用鹽水炒過),杜仲(用鹽水炒過,使其斷絲)、麥冬(去心,以上各用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成藥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天早上用砂仁湯送服四錢。如果脾虛腹瀉,加入淮山藥、菟絲餅各三兩;如果氣虛,加入人參二兩;如果血虛,加入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