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乳少

乳汁乃衝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為經,上則為乳。產後飲食最宜清淡,不可過咸,蓋鹽止血少乳且發嗽。若氣血虛而乳少者,或產時去血太多,或產前有病,以及貧苦之婦,僕婢下人,產後失於調理,血脈枯槁。或年至四十氣血漸衰,往往無乳,急服通脈湯。虛者,補之也。若乳將至而未能過暢者,宜湧泉散。

滯者,通之也。若肥胖婦人痰氣壅滯,乳滯不來者,宜漏蘆湯。壅者,行之也。或用赤小豆煮粥食之即通。若乳少無以乳兒,以致母子俱瘦,飲食減少,宜參朮地黃湯。

通脈湯

黃耆(生用一兩),當歸(五錢),白芷(一錢),通草(二錢,上用),七星豬蹄(一對)

煮湯,吹去浮油,煎藥服之,服後覆面睡臥即有乳。如未效,再服一劑。

若新產者無乳者,水酒各半煎服。不用豬蹄;若年少力壯,體素強健者,宜加紅花三分,以消惡露。

湧泉散

當歸,黃耆(生用),通草(各二錢),穿山甲(炒研),瞿麥(各一錢五分),王不留行(一錢五分),七星豬蹄(一對)

煮汁一碗,入酒一杯煎服(以木梳於乳上梳之)。

漏蘆湯

漏蘆(二兩),蛇蛻(一條),土瓜根(一兩)

上為末,酒調服二錢。

參朮地黃湯

人參,熟地黃,白朮(蜜炙,各二錢),當歸,川芎,黃耆,麥冬(去心),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陳皮(四分)

上加大棗二枚,水二鍾,煎一鍾服。

白話文:

乳汁是由衝脈和任脈的氣血所化生,向下則成為月經,向上則成為乳汁。產後飲食最適合清淡,不可以過鹹,因為鹽會止血、減少乳汁,還會引起咳嗽。如果因為氣血虛弱而導致乳汁不足,可能是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或是產前就有疾病,以及貧困的婦女、僕人、下人等,產後沒有好好調理,導致血脈枯竭。或是到了四十歲,氣血逐漸衰退,常常會沒有乳汁,要趕緊服用通脈湯。屬於虛弱的,就要用補的方式來治療。如果乳汁將要來卻不能順暢地流出,適合用湧泉散。

屬於滯塞的,就要用疏通的方式來治療。如果肥胖的婦女痰氣壅塞,乳汁滯留不來,適合用漏蘆湯。屬於壅塞的,就要用疏通的方式來治療。也可以用赤小豆煮粥食用,就能疏通乳汁。如果乳汁太少,無法哺乳嬰兒,導致母子都消瘦,食慾也減少,適合用參朮地黃湯。

通脈湯

生黃耆一兩、當歸五錢、白芷一錢、通草二錢(使用上方通草)、七星豬蹄一對。

加水煮湯,撈掉浮油,煎藥服用,服藥後臉朝下睡臥,乳汁就會來。如果沒有效果,再服一劑。

如果是剛生產完沒有乳汁的,可以用水酒各一半煎服,不用豬蹄。如果年輕力壯,體質原本就強健的,適合加入紅花三分,來幫助排除惡露。

湧泉散

當歸、生黃耆、通草各二錢,炒過並研磨的穿山甲、瞿麥各一錢五分,王不留行一錢五分,七星豬蹄一對。

加水煮成一碗汁液,加入一杯酒一起煎服(並用木梳在乳房上梳理)。

漏蘆湯

漏蘆二兩,蛇蛻一條,土瓜根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服二錢。

參朮地黃湯

人參、熟地黃、蜜炙白朮各二錢,當歸、川芎、黃耆、去心的麥冬、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陳皮四分。

加入大棗兩枚,加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