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22)
卷二 (22)
1. 惡阻
妊娠之初,經脈內閉,育養胎元。腸胃阻洳,散入焦膈。逆氣上衝,食飲輒吐。此由子宮經脈絡於胃口故。逢食氣引動精氣上衝,故惡聞食氣,喜啖酸鹹,四肢倦怠,多臥少起,厭厭困懶,名曰惡阻(俗謂病兒)。輕者但以所思之物,任意與之必愈。甚者宜烏附湯。若嘔吐痰水,宜參橘湯。
若脾胃虛弱,宜異功散。若痰涎壅滯,宜半夏茯苓湯。若嘔吐清水,惡寒發熱,宜白朮散。或體肥惡阻痰必盛,宜加味六君湯:體瘦惡阻火必多,宜加味溫膽湯。若飲食停滯,胸膈脹悶,宜和中飲。若胸背脹滿,宜芩連半夏湯。若腹中疼痛,宜和胃飲。若暴怒氣逆,胎氣上逼而嘔吐者,宜解肝煎。
烏附湯
烏藥,香附(制),白朮(蜜炙),陳皮(各一錢),人參,炙甘草(各八分),姜(三片)
水鍾半,煎七分服。
嘔甚者加丁香、砂仁各七粒。
參橘湯
人參,陳皮,麥冬(去心),白朮(蜜炙,各一錢),厚朴(薑製),茯苓(各五分),炙甘草(三分),淡竹茹(一丸),姜(三片)
水煎,溫服。
異功散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陳皮(各一錢),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
半夏茯苓湯
白朮(蜜炙),半夏(湯泡、炒黃),陳皮,砂仁(炒,各一錢),茯苓(二錢五分),炙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二枚),烏梅(一個)
水煎服。
白朮散
白朮(蜜炙,二錢),人參(一錢),丁香(六分),甘草(三分)
姜三片。
水煎服。
加味六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陳皮,半夏(湯泡、炒黃),枳殼(麩炒,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一鍾半,煎七分服。
加味溫膽湯
麥冬(去心,二錢),陳皮,半夏(湯泡、炒黃),茯苓(各一錢五分),枳實,黃芩,蘆根,竹茹(各一錢),黃連(薑製)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溫服。
和中飲
茯苓,陳皮,半夏(湯泡、炒黃),厚朴(薑製,各一錢半),山楂肉,白扁豆(炒,各一錢),甘草(五分),砂仁(七分),姜(三片)
水煎服。
如火鬱於上加山梔仁(炒)一錢。
芩連半夏湯
黃芩(一錢五分),白朮(蜜炙),半夏(薑製、炒黃),赤茯苓(各一錢),黃連,當歸,枳殼(麩炒),香附(制),人參,蒼朮(米泔浸),砂仁,甘草(各五分),姜(七片)
水煎服。
和胃飲
陳皮,桔梗,厚朴(薑製),小茴香,益智仁,藿香(各八分),砂仁(五分),蒼朮(米泔浸,四分),甘草(三分)
水煎服。
解肝煎
陳皮,半夏(薑製、炒黃),厚朴(薑製),茯苓(各一錢五分),蘇葉,白芍(各一錢),砂仁(七分),姜(三片)
白話文:
惡阻
懷孕初期,由於經脈內收閉塞,主要是為了孕育胎兒。但此時腸胃功能受到阻礙,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氣機散亂到胸膈之間。由於氣機上逆衝擊,吃東西就容易嘔吐。這是因為子宮的經脈與胃口相連的緣故。每當進食,食物的氣味會牽動精氣上衝,所以會厭惡食物的氣味,反而喜歡吃酸鹹的東西。同時會感到四肢疲乏、只想躺著,整天懶洋洋的,這種情況就叫做惡阻(俗稱害喜)。
輕微的惡阻,只要給孕婦想吃的東西,讓她隨意食用就能好轉。嚴重的則適合服用烏附湯。如果嘔吐痰水,適合服用參橘湯。
如果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適合服用異功散。如果痰液壅塞,適合服用半夏茯苓湯。如果嘔吐清水,而且感到怕冷發熱,適合服用白朮散。體型肥胖的孕婦,惡阻時多半痰多,適合服用加味六君湯;體型瘦弱的孕婦,惡阻時多半火氣大,適合服用加味溫膽湯。如果是因為飲食停滯導致胸膈脹悶,適合服用和中飲。如果感到胸背脹滿,適合服用芩連半夏湯。如果腹中疼痛,適合服用和胃飲。如果是因為突然暴怒導致氣機上逆,胎氣上逼引起的嘔吐,適合服用解肝煎。
烏附湯 烏藥、香附(製過)、白朮(蜜炙)、陳皮各一錢,人參、炙甘草各八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再服用七分即可。
如果嘔吐嚴重,可加入丁香、砂仁各七粒。
參橘湯 人參、陳皮、麥冬(去心)、白朮(蜜炙)各一錢,厚朴(薑製)、茯苓各五分,炙甘草三分,淡竹茹一丸,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溫服。
異功散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陳皮各一錢,生薑三片,紅棗兩枚。
用水煎煮後服用。
半夏茯苓湯 白朮(蜜炙)、半夏(用湯泡過再炒黃)、陳皮、砂仁(炒過)各一錢,茯苓二錢五分,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烏梅一個。
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朮散 白朮(蜜炙)二錢,人參一錢,丁香六分,甘草三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六君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陳皮、半夏(用湯泡過再炒黃)、枳殼(用麩炒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紅棗兩枚。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七分服用。
加味溫膽湯 麥冬(去心)二錢,陳皮、半夏(用湯泡過再炒黃)、茯苓各一錢五分,枳實、黃芩、蘆根、竹茹各一錢,黃連(薑製)炙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紅棗兩枚。
用水煎煮,溫服。
和中飲 茯苓、陳皮、半夏(用湯泡過再炒黃)、厚朴(薑製)各一錢五分,山楂肉、白扁豆(炒過)各一錢,甘草五分,砂仁七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因體內火氣鬱積,可加入炒過的梔子仁一錢。
芩連半夏湯 黃芩一錢五分,白朮(蜜炙)、半夏(薑製並炒黃)、赤茯苓各一錢,黃連、當歸、枳殼(用麩炒過)、香附(製過)、人參、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砂仁、甘草各五分,生薑七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
和胃飲 陳皮、桔梗、厚朴(薑製)、小茴香、益智仁、藿香各八分,砂仁五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四分,甘草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解肝煎 陳皮、半夏(薑製並炒黃)、厚朴(薑製)、茯苓各一錢五分,蘇葉、白芍各一錢,砂仁七分,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