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產室

產室當令溫涼得宜,若產在春夏宜避風,產在秋冬宜避寒。故盛暑不可當風取涼,以犯邪,又不宜熱甚致令產母頭痛面赤,亦不宜多人喧譁驚慌,熱氣熏蒸。若夏月宜儲涼水一盆,溫則換之,以解其熱。若冬月宜儲炭火一盆,務令下體和暖衣被,亦宜加厚。庶不為寒氣所侵,可免胎寒血滯難產之患。且產後胎元即落,氣血俱虛,感邪尤易,故不可以不慎!

白話文:

產房的溫度應保持在適中舒適的狀態,不宜過冷或過熱。如果是在春夏生產,要注意避免吹風;如果是在秋冬生產,要注意避免受寒。所以,在盛夏時節,不可以為了貪涼而直接吹風,以免受到外邪侵襲;也不可以讓產婦過於悶熱,導致頭痛、臉色發紅。此外,產房內也不宜多人喧嘩吵鬧,造成產婦驚慌,或使熱氣更加悶熱。如果是在夏天,應該準備一盆涼水,水溫變溫時就更換,用來幫助產婦降溫。如果是在冬天,應該準備一盆炭火,務必保持產婦下半身的溫暖,並加厚衣被,避免受到寒氣侵襲,這樣可以避免產生胎寒、血瘀、難產等問題。而且,產後胎盤脫落,產婦的氣血都十分虛弱,特別容易受到外邪侵擾,所以絕對不可以不謹慎!

2. 穩婆

產婦臨盆必須聽其自然,不宜催逼。安其神志,不使驚慌,直待瓜熟蒂自落矣。故用穩婆必須擇老成忠厚者,預先囑之,及至臨盆,務令從容鎮靜,不得用手法催逼。世之穩婆催逼有二:有不知時候,惟恐後時者。有急完,此家復往彼家者。每因勉強試湯分之,掐之,逼之使下,多致小兒頭身未順,而手足先出,或橫生或倒產,為害不少。若痛陣未緊,眼無金花,手指中節未跳動,產門穀道未挺迸,切不可令其坐草。

又或有生息不順及雙胎未下之類,俱宜穩密安慰,不可令產母聞知,恐驚則氣散,愈難生下。又有一等詭詐奸滑穩婆,故作哼訝之聲,或輕事重報,以顯己能,以圖厚謝,以致產婦驚疑,為害不淺。又有狡猾穩婆,意欲害人,私以手指掐破胞衣者,極宜預防。總之全憑自作主將,不可專意聽信。

蓋此輩無書傳,無師授,此理毫無所知,往往多執己見,一進門來不問遲早,便令坐草,催其用力,或揉腰,或擦肚,或手入探摸,多致殞命,可不謹哉!

白話文:

產婦生產時必須順其自然,不應該強迫催生。要讓她心神安定,不要讓她驚慌,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就會生產。所以選擇接生婆,必須挑選年長穩重、忠厚老實的人,事先告訴她注意事項。等到生產時,務必讓她從容鎮定,不可以擅自使用手法催生。現在的接生婆催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生產時機,只怕太晚;另一種是急著結束這家,好趕去下一家。常常因為勉強使用湯藥幫助生產,或按壓、逼迫產婦用力,導致胎兒頭部和身體還沒轉正,手腳就先出來,或是橫位、倒產,造成很多傷害。如果產痛還不密集,眼睛沒有出現金星,手指中節沒有跳動,產門和肛門沒有明顯擴張,千萬不可以讓產婦開始生產。

還有一些情況,像是胎兒出生不順利或雙胞胎還沒生出來等等,都應該隱瞞實情,好好安慰產婦,不要讓她知道,以免她驚慌而氣散,反而更難生產。另外,有一些狡猾奸詐的接生婆,會故意發出誇張的聲音,或是把小事說成大事,來顯示自己很厲害,藉此索取高額謝禮,導致產婦驚疑不安,造成不小的傷害。還有些狡猾的接生婆,想害人,偷偷用手指戳破羊膜,這些都必須事先預防。總之,自己要當家作主,不可以完全聽信接生婆的話。

因為這些接生婆沒有學習過相關知識,沒有老師教導,對於生產的道理一無所知,往往固執己見,一進門來不問生產進度,就讓產婦開始生產,催促她用力,或是按摩腰部、腹部,甚至用手去探摸,很多因此喪命,不得不謹慎小心啊!

3. 弄痛

妊婦臨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正產之候。或腹雖痛而腰不甚痛,非正產之候。胎高未陷下者,非正產之候。穀道未挺迸者,非正產之候。水漿未破,血未出者,非正產之候。漿血雖出,而腹不痛,非正產之候。且令穩食安睡,或扶行熟忍,不可坐草。

白話文:

孕婦臨近生產時,肚子會感到疼痛,時痛時停,這種情況叫做「弄痛」,並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或者,肚子雖然痛,但腰部不太痛,也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胎兒位置還很高,沒有下降到骨盆,也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肛門還沒有明顯突出,也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羊水還沒破,也沒有出血,也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即使羊水破了、出血了,但肚子不痛,也不是真正要生產的徵兆。此時應讓孕婦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或者扶著她走動,請她稍微忍耐一下,不可以隨便坐下生產。

4. 試痛

妊娠七八月後已能動,或母有火,或起居不時,令胎不安,致動而痛,不必驚慌。照常穩食安眠,一二日自安,或痛不止,服安胎飲一二劑自愈。蓋腹痛一陣緊一陣者,正產也。若一陣慢一陣,或乍緊乍慢者,皆試痛也。切勿輕意坐草。

安胎飲

黃耆(蜜炙),杜仲(薑汁炒),茯苓(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白朮(蜜炙黃,五分),阿膠(炒珠,二錢),續斷(八分),甘草(三分),糯米(百粒)

水煎,入酒一杯和服。

若胸中脹滿,加紫蘇、陳皮各八分;下血加蘄艾、地榆各一錢,阿膠加倍。

白話文:

懷孕七、八個月之後,胎兒已經能活動,可能是因為母親體內有火氣,或是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胎兒不安穩,因而產生胎動和疼痛,這時候不必驚慌。照常正常飲食,安心睡眠,一兩天就會自然平靜下來。如果疼痛不止,服用一兩帖安胎飲就能痊癒。因為腹痛一陣緊接著一陣的,是正常的生產陣痛。如果是一陣慢一陣,或是時而緊時而慢的,都是試產的假性陣痛,千萬不要輕易地就去生產。

安胎飲

炙黃耆、薑汁炒杜仲、茯苓(各3.75克),黃芩(5.625克),蜜炙白朮(1.875克),炒珠阿膠(7.5克),續斷(3克),甘草(1.125克),糯米(約100粒)

用水煎煮,加入一杯酒調和後服用。

如果胸口脹悶,加入紫蘇、陳皮各3克;如果出血,加入蘄艾、地榆各3.75克,阿膠加倍。

5. 脈訣

欲產之婦脈離經(一呼三至),沉細而滑亦同名。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朝午後定知生。

白話文:

孕婦的脈象如果出現「離經脈」(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三次),或是脈象沉細且帶有滑動感,都表示即將生產。如果半夜感覺到疼痛,就應該準備生產;如果疼痛是從早上到中午才開始,那生產時間應該會在下午。

6. 臨產宜正臥

產母臨月最戒曲身眠臥,蓋產母畏痛,多不肯直身行動,以致胎元轉身不順,兒將到產門被母曲腰遮閉,再轉又轉閉,則必無力而不能動,必致難產。人見其不動則為死胎,其實因無力非死也。此時任有良方妙藥,不能令子有力而動,只要產母心安氣和,漸漸調理,可保無虞。

又有胞水已下,子忽不動,停一二日,三五日者,調治之外,切戒驚恐憂懼暴躁,蓋驚則神散,憂則氣結,暴躁則氣不順,血必妄行,多至昏悶,知此善調,自然無患。

白話文:

孕婦臨盆時,最忌諱彎曲身體睡臥。因為孕婦害怕疼痛,大多不願意挺直身體活動,導致胎兒轉身不順利。當胎兒快到產門時,被母親彎曲的腰部遮擋住,轉來轉去都受阻礙,一定會因為沒有力氣而無法移動,導致難產。人們看到胎兒不動,就認為是死胎,其實是因為無力,並不是死亡。這時候,即使有再好的藥方,也不能讓胎兒有力氣移動,只要孕婦心情安定平和,慢慢調理,就可以確保平安無事。

另外,如果羊水已經破了,胎兒突然不動,停一兩天、三五天的情況,除了調理身體之外,切記不要驚慌恐懼、憂愁焦慮或暴躁。因為驚慌會使精神渙散,憂愁會使氣血鬱結,暴躁會使氣血不順,血液也會妄行,大多會導致昏迷。明白這些道理並妥善調理,自然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