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Licorice Root, Sweet Herb
- 別名:炙甘草,甜根子,蕗草,粉草,甜草根,蜜草,靈通,紅甘草,甜草,國老,棒草,蜜甘,美草,粉甘草
- 藥品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或同屬植物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山西, 河北, 甘肅, 新疆, 陝西, 青海, 遼寧, 吉林, 西北地區, 黑龍江, 歐洲,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草原, 荒地, 河岸, 沙質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甘草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甘草,味甘性平,自古以來即被視為解毒良藥,其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其解毒作用並非單純的「化解毒素」,而是透過多重機制,調節身體狀態,達到解毒目的。
《蘭室祕藏》中李東垣認為甘草「甘溫能除大熱」,生用能平氣、補脾胃,瀉心火;炙用則能補元氣、散表寒、除邪熱。此處已點明甘草能調和陰陽,針對不同體質及病症,發揮不同的解毒功效。 它能「緩急」、「協和諸藥」,使其不互相抵觸,無論是熱性藥物或寒性藥物,都能藉由甘草來調整其藥性,使藥力發揮得更平和有效。
《本草衍義補遺》強調甘草「大緩諸火」,說明其能緩解體內各種熱邪,但因其緩和作用較強,下焦病症用量需謹慎。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指出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能協調陰陽、營衛,並舉出許多配伍例子,如與黃芩、白芍藥配伍治痢疾腹痛;與金銀花、紫花地丁配伍消腫毒等,說明其解毒作用並非單獨存在,而是通過與其他藥物配伍,發揮協同作用。
《本草正義》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甘草主要功效在於「補土」,並強調其「緩急」的作用,能緩和麻黃、附子的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峻猛傷身。但同時也指出,在病勢危急、需要快速見效的情況下,則不宜使用甘草,以免延緩治療進度。 《本經疏證》更進一步說明,甘草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廣泛應用,其作用並非單純解毒,而是調和諸藥,使藥物發揮最佳療效,避免藥物單獨作用過於強烈,造成身體負擔。
綜上所述,甘草的解毒功效並非單一直接的化解毒素,而是透過其甘平、緩急、調和的特性,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間接達到解毒的目的,其作用機制複雜,且與其用量、炮製方法、配伍藥物密切相關。
2. 清熱解毒
甘草,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清熱解毒功效並非單純的「降火」,而是透過多種作用機制實現的。 不同醫家對其功效的理解,也呈現出豐富的層面。
《蘭室祕藏》李東垣認為甘草「甘溫能除大熱」,生用清瀉心火,炙用則溫補三焦,散寒除熱。這說明甘草的清熱作用並非單純的寒涼之性,而是與其溫補特性相結合,達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效果。其「緩急」、「協和諸藥」的特性,更使其成為調和諸藥的關鍵,無論是寒熱藥物,都能藉由甘草調整藥性,避免藥物相剋。
《本草衍義補遺》則強調甘草「大緩諸火」,但指出下焦藥物少用甘草,因為其緩和作用可能阻礙藥效直達病竈。此處點明甘草的清熱解毒並非急劇的攻伐,而是溫和緩解,需根據病症部位和藥物性質來靈活運用。
《本草匯言》則從多個角度闡述甘草的清熱解毒作用,例如與黃芩、白芍藥配伍治痢疾腹痛,與金銀花、紫花地丁配伍消腫解毒,甚至與川黃連配伍解胎毒。這說明甘草的清熱解毒功效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與其他藥物配伍,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不同病症的目的。 書中也提及甘草能「運毒走表」,暗示其在某些情況下能協助毒素排出。
總體而言,古代醫家對甘草清熱解毒功效的理解,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或「消滅細菌」,而是通過其甘平、緩急、調和等特性,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清熱解毒、扶正祛邪的效果。 其使用方式,更需要根據病情的虛實寒熱,以及所配伍藥物的性質來調整,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3. 活絡止痛
甘草,味甘性平,素有「國老」之稱,歷代醫家皆重視其活絡止痛之效,其機理並非單純止痛,而是藉由整體調節,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從古籍記載中,我們能窺見甘草活絡止痛功效的奧妙。《蘭室祕藏》李東垣認為,甘草生用能瀉心火,炙用能補三焦元氣,對於心火乘脾引起的腹痛,尤其有效。其「緩急」之性,更能協調其他藥物,使寒熱藥性不互相衝突,達到平衡。 《本草衍義補遺》則指出甘草「大緩諸火」,說明其能緩解體內各種炎症反應,但下焦病症使用需謹慎,以免藥力不足。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闡述甘草的和中益氣、補虛解毒作用。它能健脾胃、協調陰陽,並能緩和純寒純熱藥物的藥性,使其不致過於峻猛。文中提及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治療咽喉腫痛、痰咳等症,皆說明其活絡止痛的作用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本草正》則強調甘草的調和作用,能解毒、和性、緩急,並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而《本草正義》則指出甘草的主要功效在於補土,並強調其緩急作用,能制約其他藥物的峻猛之性,但對於病情危急、需快速治療的狀況則不宜使用。其他典籍如《本草通玄》、《藥品化義》、《本草備要》、《湯液本草》、《本經疏證》等,也從不同角度論述了甘草的緩急、調和、補益等作用,佐證其在活絡止痛方面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甘草活絡止痛的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其整體調節作用的體現,它通過緩急、調和、補益等作用,協同其他藥物,最終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4. 補血
甘草,藥性平和,味甘,古籍中記載其補血功效並非直接,而是透過其獨特的藥理作用間接達成。其補血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甘草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本草匯言》指出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能「協陰陽,和不調之營衛」,《本草正》更進一步說明其「助參、耆成氣虛之功,助熟地療陰虛之危」,說明甘草可以輔助其他補益藥物,共同增強人體的整體機能,從而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氣為血之帥,氣足則血旺,甘草益氣,自然能間接達到補血的效果。
其次,甘草能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蘭室祕藏》李東垣認為甘草「緩急,而又協和諸藥」,能使寒熱藥性得到平衡。很多補血藥材性質較為峻烈,甘草能緩和其藥性,使藥力平和地發揮作用,避免因藥性過急而損傷正氣,影響補血效果。 《本草正義》也提到甘草「甘能緩急」,可以調和各種藥物,使之不傷正氣,從而提升補血藥效。
再者,甘草可解毒。《本草匯言》提到甘草能「解百藥毒」,此處的毒不僅指外來毒素,也包括體內瘀滯的病邪。體內毒邪的清除,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間接有利於補血。
綜上所述,甘草的補血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血液,而是通過益氣養陰、調和藥性、解毒等多種途徑,間接促進人體氣血的生成和運行,從而達到補血的目的。古籍中多數記載其為輔助藥物,與其他補血藥材配合使用,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通玄》、《本草正》等書也指出,脾胃虛弱者方可使用,脾胃實滿者則需慎用。
5. 生津止渴
甘草,中醫常用藥材,其生津止渴之效,古籍多有記載,並與其藥性密切相關。
《本草衍義補遺》指出甘草「味甘,大緩諸火」,說明其能緩解體內各種熱邪,而津液虧損,口渴多與體內陰虛火旺有關。因此,甘草的甘味能滋潤,緩解燥熱之症,達到生津止渴之效。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區分生甘草與炙甘草,認為生甘草「涼而瀉火」,炙甘草「溫而補中」,但都能針對不同情況達到止渴的目的。生甘草清熱瀉火,適用於實熱型口渴;炙甘草則溫補脾胃,適用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口渴。
《本草正》稱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並提到其能「助參、耆成氣虛之功」,說明甘草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補益功效,間接改善因氣陰兩虛導致的口渴。 《本草通玄》則強調甘草補脾土之作用,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健運,才能更好地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津液,從而緩解口渴。
綜上所述,甘草生津止渴的功效,並非單純依靠其甘味滋潤,而是通過緩和體內寒熱,補益脾胃,協同其他藥物等多重途徑來實現。不同炮製方法下的甘草,更能針對不同病因的口渴症狀,發揮其獨特的療效。 古籍中所述的甘草治療方法,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其生津止渴之效,也與整體調理身體機能息息相關。
6. 潤肺
甘草,素有「國老」之稱,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潤肺功效,並非單純的滋潤,而是透過多種途徑實現。
從多部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甘草潤肺的機理。例如,《蘭室祕藏》指出甘草「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這說明炙甘草具有溫和的補益作用,能溫補元氣,緩解表寒,並治療咽喉腫痛等肺系疾患。其溫和的特性,能使寒邪不致深入肺臟,從而達到潤肺的效果。
《本草匯言》則提到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能治療「肺氣衰虛」。 它並非直接滋潤肺臟,而是通過益氣補虛,提升肺臟功能,間接達到潤肺的效果。 文中也提到甘草能與其他藥材配伍,如與蘇子、二陳等配伍治療痰涎咳嗽,說明其潤肺作用,往往是通過調和臟腑、疏通氣機來實現的。
《本草正義》則闡述甘草的甘味具有緩急的作用,能調和諸藥,避免藥物過於峻猛而傷及肺氣。 這也說明甘草的潤肺功效,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其調和作用密不可分。 它能使其他藥物的功效發揮得更平和、更有效,從而避免對肺部的進一步損傷,起到間接潤肺的作用。
總而言之,甘草潤肺功效並非單一直接的滋潤,而是通過其溫和的補益作用、益氣補虛的作用,以及調和諸藥的作用,間接提升肺臟功能,緩解肺部不適,最終達到潤肺的效果。 古代醫家們對甘草潤肺功效的認識,是建立在整體觀念之上,並非單純針對肺臟本身。
7. 止咳化痰
甘草,味甘性平,歷代醫家皆認為其具有止咳化痰之效,且其應用之廣泛,更見於諸多醫學典籍。其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呼吸系統,而是通過調節整體臟腑功能,間接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蘭室祕藏》中,李東垣認為甘草生用能瀉心火,炙用則能散表寒,均能達到緩和正氣,改善咳嗽痰多的症狀。此處強調甘草的調節作用,而非單純的宣肺化痰。 生甘草清熱瀉火,適合熱邪導致的咳嗽;炙甘草溫和補益,則適用於寒邪客肺或肺氣虛弱引起的咳嗽。
《本草衍義補遺》指出甘草「大緩諸火」,說明其能緩解肺中燥熱,從而達到止咳作用。但需注意,其「緩」的作用,也可能使其對於下焦痰濕較重的咳嗽療效欠佳。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指出甘草能健脾胃、固中氣,並舉例說明其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達到消痰順氣的效果,例如與蘇子、二陳等藥同用治療痰涎咳嗽。這說明甘草的止咳化痰功效,往往體現在其與其他藥物合用,協同作用的過程中。
《本草正》則稱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認為其能和解諸藥,使寒熱之藥得以平和作用,此「調和」作用亦是其止咳化痰功效的重要機制。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甘草止咳化痰功效的理解,並非單純的單一藥物作用,而是強調其在整體臟腑調節中的作用。甘草可以緩解肺部的寒熱,調和藥性,並通過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其應用需根據病情辨證施治,單獨使用或與其他藥物配伍,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8. 清熱瀉火
甘草,藥性平和,看似並無明顯的清熱瀉火之效,但綜觀歷代醫家論述,其清熱瀉火功效實則存在,且作用機制獨特,並非單純的寒涼之劑。
《蘭室祕藏》李東垣指出,甘草生用「甘溫能除大熱,故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其清熱瀉火之效在於調節臟腑功能,尤其針對心火亢盛、乘脾犯胃者,透過補益脾胃,間接達到瀉心火的目的。 甘草的調和作用更為關鍵,它能「緩急」、「協和諸藥」,使寒熱藥性趨於平衡,避免藥物相爭,從而達到清熱而不傷正的效果。
《本草衍義補遺》則認為甘草「大緩諸火」,但因其緩和作用較強,下焦火熱病症的應用需謹慎。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闡述甘草能協同其他藥物清熱解毒,例如佐以枳實、鼠粘清肺開咽,佐金銀花、紫花地丁消腫解毒,說明甘草的清熱瀉火功效常體現在配伍應用中,發揮協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正義》提到,甘草清熱瀉火的作用並非直接的寒涼攻邪,而是藉由其調和作用,緩解體內熱邪的亢盛。 對於外感熱邪未清,或濕熱痰飲等證,甘草的甘膩之性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甘草的清熱瀉火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依據其性味、炮製方法以及與其他藥物的配伍關係而有所不同。 它更像是一位「和事佬」,在體內建立平衡,間接達到清熱瀉火的目的,而非直接的攻伐之法。
9. 補氣
甘草,其補氣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制並非單純的「補」,而是以其獨特的藥性,達到協調、緩和、增強其他藥物功效的目的,間接達到補氣的效果。
《蘭室祕藏》李東垣認為,甘草生用能「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用則「補三焦元氣」。這說明甘草的補益作用與其炮製方法有關,生甘草偏於清熱瀉火,炙甘草則偏於溫補。其能緩和寒熱,協調諸藥,使藥性不互相抵觸,間接達到調和氣機,恢復臟腑功能的平衡,從而達到補氣的目的。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指出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能「健脾胃,固中氣之虛羸」。它強調甘草能補益脾胃之氣,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氣旺盛,則全身之氣血運行通暢,自然達到補氣的效果。 文中更提到甘草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例如與黃耆、防風配伍「能運毒走表」,說明其補氣作用往往是通過輔助其他藥物,以達到整體功效的提升。
《本草通玄》則從脾胃入手,說明甘草補益脾土,脾土健運則氣機通暢,但需注意的是,脾胃實證者不宜服用,否則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提示甘草的補氣功效需辨證論治,並非所有氣虛都適用。
總而言之,甘草的補氣功效並非單純的增加氣量,而是通過其和中、調和、緩急等作用,協調臟腑功能,間接達到補益正氣的效果。其運用需根據不同病情和炮製方法,謹慎施治。 各家醫籍對其功效的闡述各有側重,但都肯定了甘草在補氣及整體調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甘草的古代典籍
甘草的現代功效
1. 止痛功效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止痛除煩的功效。
甘草用於止痛,最有名的就是「芍藥甘草湯」。此方出自張仲景《傷寒論》,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腹痛、攣急等證。方中,芍藥具有緩解痙攣、鎮痛的作用,甘草具有補中益氣、調和營衛的作用,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千年來,芍藥甘草湯可謂治痛第一方,無論人體上下內外諸般痛症,均可用此方為主,隨證加味,以增強止痛效果。
2. 平衡荷爾蒙
甘草既能益氣補脾,又能清熱解毒。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影響體內的激素分泌,幫助平衡體內的荷爾蒙水平。甘草還能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緩解壓力,改善睡眠,從而調節內分泌,平衡荷爾蒙。
3. 抗過敏
甘草中之甘草甜素,乃抗過敏之良藥。能抑制、緩解過敏症狀。甘草甜素能抑制過敏原與免疫球蛋白E(IgE)之結合,阻斷過敏反應之發生。又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減緩過敏症狀。
4. 抗發炎
甘草酸(Glycyrrhizin) 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顯示,甘草酸具有顯著的抗炎和抗過敏作用,能夠抑制多種發炎相關的酶,如細胞色素P450、11-β-羥甾脫氫酶等,從而降低炎症介質的生成。此外,甘草酸能增強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效果,進一步提升其抗炎能力。
甘草甜素(Glycyrrhizic acid) 同樣具有抗炎作用,這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實現的。
甘草中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如liquiritigenin 和 isoliquiritigenin,這些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性,能夠中和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從而間接降低發炎反應。
5. 保肝利膽
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可抑制肝纖維組織增生、減輕間質炎症反應、減輕肝壞死和氣球樣變性。
6. 防癌抗腫瘤
甘草甜素可預防DEN誘發的肝癌前病變,並有明顯劑量效應。並可預防小鼠肝損害及肝癌,還可以抑制十二指腸腺癌、子宮頸癌細胞生長。
美國從1950年代開始就有多項關於甘草藥理的研究,顯示其具有抗發炎、抗腫瘤潰瘍、抗癌以及抑制病毒感染等多種效益,甚至列為一級抗癌食材。
7. 降膽固醇
甘草根中的甘草酸被研究認為可以干預膽固醇的合成和分解。它可能通過抑制肝臟中的HMG-CoA還原酶(一種關鍵的膽固醇合成酶)來降低膽固醇的生產。
甘草的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可能有助於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氧化,進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甘草的成分可能促進膽汁酸的產生和分泌,膽汁酸是由膽固醇轉化而來,增加膽汁酸的生產可以間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研究表明甘草可能對脂蛋白的代謝有正面影響,改善脂質分布和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含量。實驗發現甘草甜素注射家兔,膽固醇、甘油三酯皆降;小量甘草甜素,兔動脈硬化減輕。
8. 抗心律失常
注射炙甘草提取液30分鐘後,對於氯仿誘發小鼠室顫、腎上腺素誘發家兔心律失常、烏頭鹼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發豚鼠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並能減慢心率
對哇巴因、烏頭鹼、否地高辛、氯化鈣四種藥物均因K+、Na+、Ca2+離子濃度發生變化而造成的心肌細胞節律紊亂,炙甘草注射液有明顯的對抗作用,推測炙甘草具有慢鈣通道的阻滯作用。
中藥方劑炙甘草湯,千年來用於改善心律失常效果顯著!
9. 抗菌抗病毒
甘草具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甘草酸能抑制病原菌生長,治口腔潰瘍、喉嚨痛、口臭等。甘草皁苷、黃酮等成分也有抗菌作用,對抗多種病原微生物。
甘草甜素可抑制HIV病毒複製,甘草多糖(GPS)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
研究發現,甘草苷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複製。
10. 提升免疫力
甘草含有增強免疫的成分LH-1,其主要成分為葡聚糖。實驗表明,給小鼠靜脈注射LH-1,可提高小鼠免疫記憶細胞生成量,促進繼發性免疫反應。因此,甘草中含有影響免疫功能的物質,其製劑的加工方法至關重要。
11. 抗潰瘍作用
甘草酸,甘草之最要活性成分,能增胃腸道黏液分泌量,護胃腸道黏膜,減胃酸損傷,達抗潰瘍之效。甘草亦具抗炎、抗氧化、調節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助胃腸道修復保護。
12. 抗氧化
甘草在西方國家廣泛被使用,它富含甘草甜素、甘草酸等類三萜化合物,以及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多糖等營養成分,藥用價值極高,不但能抗菌、減少內臟發炎、防止癌症發生,更能有效消除體內活性氧。
而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更加明顯!
甘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6g,調和諸藥用量宜小,作為主藥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於中毒搶救,可用30-60g。凡入補益藥中宜炙用,入清瀉藥中宜生用。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研末敷。
甘草的炮製
- 甘草:揀去雜質,洗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晾乾。
- 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甘草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
- 《雷公炮炙論》:凡使甘草,須去頭尾尖處,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乾,細銼使。一斤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又先炮令內外赤黃用良。
- 《綱目》: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漿水炙熟。
- 《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草注意事項重點
- 禁忌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 實證中滿腹脹忌服。
- 濕盛脹滿、浮腫者不宜使用。
- 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
- 甘草流浸膏在治療胃潰瘍時,易發生血壓增高、浮腫等症狀。
- 長期高劑量服用甘草甜素(每日超過 500mg,連續服用 1 個月),可能產生「假性醛固酮減少症」。
甘草相關的方劑
甘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甘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甘草甜素(Glycyrrhizin), 甘草酸(Glycyrrhinic acid), 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 / Glycyrrhetinic acid), 葡萄糖醛酸(Glycuronic acid), 甘草黃苷/甘草苷(Liquiritin), 甘草素(Liquiritigenin), 甘草苦苷(Glycyamarin), 異甘草黃苷(Iso-liquiritin), 二羥基甘草次酸(Dihydroxyglycyrrhetic acid), 甘草西定(Licoricidin), 甘草醇(Glycyrol), 5-O-甲基甘草醇(5-O-methyl glycerol), 異甘草醇(Iso-glycyrol), 甘露醇(Mannitol), 葡萄糖(Glucose), 蔗糖(Sucrose), 蘋果酸(Malic acid), 樺木酸(Betulic acid), 天冬醯胺(Asparagine), 菸酸(Niacin), 生物素(Biotin), 揮髮油(Volatile oil), 澱粉(Starch), 烏拉爾甘草皁苷(Uralsaponin), 甘草皁苷(Licoricesaponin), 異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 新甘草苷(Neo-liquiritin), 新異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 甘草利酮(Licoricone), 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 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苷(Liquiritigenin-4'-apiofuranosyl(1→2)glucopyranoside), 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苷(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 新西蘭牡荊苷Ⅱ(Vicenin Ⅱ), 芒柄花苷(Ononin), 異甘草黃酮醇(Isolicoflanonol), 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苷(Isoliquiritigenin-4'-apiofuranosyl(1→2)glucopyranoside), 甘草香豆精(Glycycoumarin), 甘草酚(Glycyrol), 異甘草酚(Isoglycyrol), 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 新甘草酚(Neoglycyrol), 甘草吡喃香豆精(Licopyranocoumarin), 甘草香豆酮(Licocoumarione), 5,6,7,8-四氫-4-甲基喹啉(5,6,7,8-tetra-hydro-4-methylquinoline), 甘草苯並呋喃/甘草新木脂素(Licobenzofuran / Lico-neoligna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正二十三烷(n-tricosane), 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 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 甘草葡聚糖GBW(Glucan GBW), 甘草多糖(Glycyrrigan), 多糖(Polysaccharide), 水仙苷(Narcissin), 煙花苷(Nicotiflorin), 芸香苷(Rutin), 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 紫雲英苷(Astilbin), 烏拉爾醇(Uralenol), 新烏拉爾醇(Neouralenol), 烏拉爾寧(Uralenin), 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 烏拉爾醇-3-甲醚(Uralenol-3-methylether), 烏拉爾素(Uralene), 槲皮素(Quercetin), 烏拉爾新苷(Uralenneoside), 東莨菪素(Scopoletin), 黃羽扇豆魏特酮(Lupiwighteone), 乙形刺酮素(Sigmoidin), 甘草寧(Gancaonin), 18α-羥基甘草次酸(18α-hydroxyglycyrrhetic acid), 24-羥基甘草次酸(24-hydroxyglycyrrhetic acid), 24-羥基-11-去氧甘草次酸(24-hydroxy-11-deoxyglycyrrhetic acid), 11-去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c acid), 3β-羥基齊墩果-11,13(18)-二烯-30-酸(3β-hydroxyolean-11,13(18)-dien-30-oic acid), 甘草萜醇(Glycyrrhetol), 光果甘草酯(Glabrolide), 異光果甘草酯(Isoglabrolide), 去氧光果甘草內酯(Deoxyglabrolide), 21α-羥基異光果甘草內酯(21α-hydroxyisoglabrolide), 甘草環氧酸(Liquoric acid), 光果甘草苷(Liquiritoside), 光果甘草苷元(Liquiritogenin), 異光果甘草苷(Isoliquiritoside), 異光果甘草苷元(Isoliquiritoside), 光果甘草寧(Glabranin), 光果甘草醇(Glabrol), 光果甘草定(Glabridin), 光果甘草酮(Glabrone), 光果甘草素(Glabreene), 7,2'-二羥基-3',4'-亞甲二氧基異黃酮(Glyzaglabrin), 7-乙酰氧基-2-甲基異黃酮(Glazarin), 7-甲氧基-2-甲基異黃酮(7-methyoxy-2-methylisoflavone), 7-羥基-2-甲基異黃酮(7-hydroxy-2-methylisoflavone), 生松黃烷酮(Pinocembrin), 櫻黃素(Prunetin), 光果甘草香豆精(Liqcoumarin), 果膠(Pectin), 槲皮素-3-雙葡萄糖苷(Quercetin-3-glucobioside), 山柰酚(Kaempferol), 肥皂草素(Saponaretin), 芫花素(Genkwanin), 山柰酚-3-雙葡萄苷(Kaempferol-3-glucoboside), 甘草次酸-3-芹糖葡萄糖醛酸苷(Apioglycyrrhizin), 甘草次酸-3-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苷(Araboglycyrrhizin), 烏拉爾甘草皁苷(Uralsaponin), 4',7-二羥基黃酮(4',7-dihydroxyflavone), 甘草黃酮(Licoflavone), 甘草杳耳酮(Licochalcone), 刺毛甘草查耳酮(Echinatin), 5'-異戊烯基甘草二酮(5'-prenyllicodione), 脹果甘草二酮(Glycyrdione), 脹果甘草寧(Glyinflanin), 光果甘草內酯(Glabrolide), 粗毛甘草素(Glyasperin), 熊竹素(Kumata kenin), 黃寶石羽扇豆素(Topazolin), 甘草異黃酮(Licoisoflavone), 半甘草異黃酮(Semilicoisoflavone), 甘草異黃烷酮(Licoisoflavanone), 3'-(γ,γ-二甲基烯丙基)-奇維酮(3'(γ,γ-dimethylallyl)-kievitone), 甘草異黃烷(Licoriisoflavan), 1-甲氧基菲西佛利醇(1-methyoxyficifolinol), 異甘草香豆精(Isoglycycoumarin), 戊拉爾甘草皁苷(Uralsaponin), 黃甘草皁苷(Glyeurysaponin), 黃甘草苷(Glycyroside), 南酸棗苷(Choerospondin), 廣豆根黃酮苷(Sophoraflavone), 夏弗塔雪輪苷(Schaftoside), 三色堇黃酮苷(Isoviolanthin), 苜蓿紫檀酚-3-O-葡萄糖苷(Medicarpin-3-O-glucoside), 雲南甘草次皁甙D(Glyyyunnanpro-sapogenin D), 雲南甘草皁甙元(Glyyunnansapogenin), 馬其頓甘草酸(Macedonic acid), 7-甲氧基-4'-羥基黃酮(7-methoxy-4'-hydroxyflavone), 7-甲氧基-4'-羥基黃酮醇(7-methoxy-4'-hydroxyflavonol), 雲甘苷(Yunganoside), 下箴刺桐鹼(Hypaphorine), 西北甘草異黃酮(Glycyrrhisoflavone), 西北甘草異黃烷酮(Glycrrhisoflvanone), 甘草黃酮醇(Glycyrrhisoflavonol), 甘草查耳酮A(Licochalcone A), 甘草寧(Gancaonin), 5-O-甲基甘草酚(5-O-methylglycyrol), 刺毛甘果查耳酮(Echinatin), 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 甘草異黃酮(Licoisoflavone), 光果甘草素(Glabreene), 光果甘草定(Glabridin), 18α-甘草次酸/烏熱酸(18α-glycyrrhetic acid / Uralen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