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半夏瀉心湯

Ban Xia Xie Xin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1%
脾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7%
肝經 9%
膽經 5%
大腸經 5%
最後更新日:2022-07-30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弦脈,數脈

舌象舌苔淡薄黃

疼痛上腹胃脘痛,頭痛,肋間神經疼痛,肚臍周圍腹痛,下腹部痛(小腹痛)

症狀消化不良,口臭,睡眠障礙,口瘡嘴破口角炎,腹瀉,噁心反胃,口乾口渴,嘴裡發苦,咽喉有異物感,暈眩,皮疹紅疹,胃腸脹氣,噯氣,食慾不振,心悸

現代疾病胃食道逆流(胃酸),腸炎,大腸激擾綜合症,慢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膽囊炎,胃潰瘍,原發性高血壓,心律不整,帶狀疱疹,遺精,濕疹,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胰臟炎,胃癌

方劑介紹

半夏瀉心湯也是現代人在網路搜尋非常熱門的方劑,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這個中藥方劑很有效,尤其是台灣人最愛搜尋此中藥。如果將這個中藥曾經治療過的疾病全部列出來(見下方清單),是真的會讓人驚訝不已!
這個中藥方劑專門治療因為中氣虛弱,肚子寒熱錯雜,升降失常,因而導致腸胃不和的常用方。是調整體內又寒又熱,辛開苦降治法的代表方。
此本主要就是治療「心下痞」證,這個抽象文字是古代的名詞。「痞」就是「痞塞不通」的意思,是指人體上下不能交通的狀態。
「心下」就是指「胃脘部位」,屬於脾胃病變。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因為體內中氣虛弱、寒熱錯雜,所以形成痞證
心下痞證的位置
心下痞證的位置
此證原是「小柴胡湯證」的變化型,原本是「少陽病」的證候,因為誤下傷脾胃,導致脾胃升降失常,中焦阻塞而形成心下痞。很適合現代人吃西藥之後出現的胃腸不適副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脾為陰臟,其氣主升」,「胃為陽腑,其氣主降」,脾胃升降失常,所以往上出現「嘔吐」或「乾嘔」,往下出現腸鳴、腹瀉下利。嚴重的時候會出現若心下满而硬痛,形成「結胸證」。
古人運用這個中藥方劑,主要治療「上中下」症狀:上嘔吐、中痞滿、下腸鳴,明顯是胃腸功能紊亂狀態。本方調整寒熱夾雜,可以視為胃腸發炎症的消炎劑,以及胃腸功能紊亂的調節劑
《傷寒論》中除了提到半夏瀉心湯之外,還有生薑、甘草瀉心湯之變方。半夏瀉心湯主要重在胃痛、乾嘔及腸鳴。甘草瀉心湯對於口腔潰瘍(嘴破)、陰部潰爛具有奇效。
這三種瀉心湯不但可以治療脾胃疾病,更可以改善身心疾病。現代中醫運用半夏(生薑、甘草)瀉心湯之疾病清單分類如下:
  1. 消化系統疾病:凡因寒熱錯雜於中,損傷脾胃,導致中焦升降失司,證見心下痞悶、嘔吐,腸鳴、下利,食慾不振者均可應用半夏(生薑、甘草)瀉心湯或加減治療。近代用於治療很多消化系疾病,例如:胃脘嘈雜、嘔吐酸水、胃食道逆流、口臭、噯氣、厭食、食慾不振、胃炎(急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返流性胃炎、幽門梗阻、賁門痙攣)、十二指腸炎、潰瘍(胃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竇部潰瘍、胃角部潰瘍、胃大彎潰瘍、胃小彎潰瘍、消化系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潰瘍大出血、大腸激擾綜合症、賁門痙攣、急性腸炎、腹瀉、慢性結腸炎、小兒暑瀉、小兒消化不良、胃下垂、便秘、胃扭轉、膽囊炎、消化道腫瘤(胰頭腫瘤、賁門癌、食道中段癌術後綜合症)、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轉氨酶持續異常,胃粘膜脫垂、多涎症、假性胰腺襄腫等。
  2. 精神疾病:甘草瀉心湯方劑治尤其可改善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包含各種精神病,例如:嚴重失眠、精神官能症、狐惑病、臟躁、歇斯底里、惡夢、夜遊症、癲病,尤其是「白塞氏綜合症」,類似於《金匱要略》之狐惑病之精神恍惚不安,治療效果很好。
  3. 泌尿系統:有醫家將本方用於治療腎病綜合症或腎功能衰竭,因這些病患雖病位在腎,但就臨床證候而言,濕濁瀰漫,寒熱錯雜於中,中焦升降失常,常出現心下痞悶,噁心嘔吐,口乾口苦,大便不調。此外,還有報道,用治尿路感染、腎炎尿毒症尿素性腸炎獲得療效。
  4. 循環系統:凡屬寒熱錯雜,心下滿悶,噁心欲嘔,或嘔吐痰涎,食少腹脹,心悸胸悶,或心律不齊等心血管疾病,可用本方或其加減治療取效。據報道屬此證候之心悸、胸痹、高血壓、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律失常,均可用本方治療。
  5. 婦科或男科陰部疾病:由於濕熱或痰熱內阻,致胸院痞悶,噁心嘔吐,或腸鳴腹瀉,寒熱夾雜,脾胃不和,升降失司者,均可用本方或加減治療。較多地用於妊娠惡阻的治療。陽痿、遺精,改善陰部或龜頭潰爛、腫癢有一定效果。
  6. 癌症:有醫家運用半夏瀉心湯治療食道癌、胰頭腫瘤、膽囊癌致肝轉移、賁門癌,均取得滿意療效。近幾年有報道用半夏瀉心湯配合化療,減少化療的毒副作用的。
  7. 其他:有醫家運用半夏瀉心湯還治療呼吸系統的痰熱喘咳、慢性支氣管炎;神經系統的失眠、頭痛、梅核氣。生殖系統的陽痿、早洩、遺精。五官科的過敏性鼻炎、口舌生瘡、梅尼爾氏綜合徵、慢性牙齒疾病。外科的手術後頑固性嘔吐,眼科術後嘔吐;皮膚科的濕疹、帶狀皰疹。此外,亦有報道用本方治療嗜酸性細胞增多症、舞蹈症、午時腋汗等,均有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散結除痞,又善降逆止嘔。臣以乾薑之辛熱以溫中散寒。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熱平調,辛開苦降之用。

因體內寒熱錯雜,又緣於中虛失運,故方中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使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諸藥。綜合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寒去熱清,升降復常,則痞滿可除、嘔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湯」去柴胡、生薑,加黃連、乾薑而成。因無半表證,故去解表之柴胡、生薑,痞因寒熱錯雜而成,故加寒熱平調之黃連、乾薑,變和解少陽之劑,而為調和腸胃之方。後世師其法,隨證加減,廣泛應用於中焦寒熱錯雜、升降失調諸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主治虛實互見之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
  • 陰虛嘔逆者忌用

現代藥理研究

本方主要有抗潰瘍、止嘔、鎮吐、抗炎、解熱、鎭痛、降壓、利膽等作用。功效如下:

  1. 防治胃潰瘍:半夏瀉心湯對大鼠幽門結紮性胃潰瘍有一定預防作用,對醋酸性胃潰瘍有明顯治療作用,但對胃液量、胃酸、蛋白酶等無明顯影響。其中甘草、人參、半夏、乾薑、黃連均有防治胃潰瘍的功能,但全方作用明顯優於單味藥甘草或人參、乾蓋、甘草等複合藥組。
  2. 止嘔、鎭吐之作用:半夏和乾薑均具有止嘔、鎭吐之作用。並分別具有鎮咳和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半夏:能降低嘔吐中樞的興奮性而鎮吐,又能鎮靜中樞和末梢神經而鎮痛。
  3. 抗炎、抗菌、解熱、鎭痛之作用:黃連、黃芩均具有明顯之抗發炎、解熱、鎭痛作用。並能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和促進淋巴細胞轉化,黃芩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過敏作用。
  4. 降壓、利膽作用:黄芩和黄連均有明確的降壓作用。黃芩甙和黃連所含之小檗鹼均能促使膽汁分泌增加,有利膽作用。
  5. 提高體溫、滋養強壯:乾薑為辛辣健胃藥,內服能剌激胃粘膜而增加分泌,並能使血液循環加快、體溫增高、振奮精神而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恢復。黨參、大棗具有滋養強壯功效。
  6. 其他:黃連對血管本滑肌有鬆弛作用,對子宫、膀胱、支氣管、胃腸等本滑肌有興奮作用。黃芩尚有鎭靜、鎭痙等作用。人參尚能促進大鼠蛋白質合成。

半夏瀉心湯的經絡型態

為什麼現代人經常到網路上搜尋「半夏瀉心湯」,這是因為現代人的典型經絡型態(見下圖),就是上半身熱,下半身寒之「寒熱夾雜」狀態
現代人典型的經絡型態,就是寒熱夾雜
現代人典型的經絡型態,就是寒熱夾雜
這種經絡型態經常是以「鐵三角經絡型態」為基礎,形成「肝脾不調」、「肝胃不和」之狀態,因此很容易與「柴胡湯」相關方證相應,延伸出半夏瀉心湯證。
因此,現代人很容易出現各種脾胃不舒服症狀,延伸出各種身心疾病。這都是體內肝經、脾經腎經與膀胱經為主的異常狀態下化熱,加上體內深深之寒氣累積多年之後之成果。只要經常進行經絡檢測,觀察及改善這種經絡體質,就可以預防及治療各種未來即將發生的各種疾病。

相關證候

肝脾不調

肝脾不調

肝脾不和,脾虛肝乘,脾虛肝旺,肝鬱脾虛,肝脾氣滯,肝氣犯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甘草瀉心湯

相似度 100%

生薑瀉心湯

相似度 93%

黃連湯

相似度 85%

六物黃芩湯

相似度 76%

進退黃連湯

相似度 76%

柴陷湯

相似度 75%